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docx
- 文档编号:534416
- 上传时间:2023-04-29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2.12KB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docx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感恩生活”,包括五篇讲读课文《老师,您好!
》《但愿人长久》《古诗两首》《秋天》,写作——想象心中美好的节日,口语交际——学会感激。
这一组的课文体裁丰富,有诗歌,有历史故事,也有古诗;有感激老师的,有思念亲人的,有赞美月亮和秋天的。
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文体特点进行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其阅读兴趣,同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培养使用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培养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做记号的习惯。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在理解自然段意义的基础上简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5、培养主动阅读相关拓展阅读的习惯。
6、能读懂习作的要求,按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并把过程或原因交代清楚。
7、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
三、课文解读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应该透过汉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现代文明修养的教育与熏陶。
本单元真正体现了“注重人文,渗透德育”。
第1课《老师,您好!
》主要的目标是感受教师事业的辛劳和伟大,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感情。
第2课《但愿人长久》以故事形式写了北宋大文豪苏轼创作名词《水调歌头》的经过,属于“文包诗”类文章。
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张扬了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的积极向上的情怀。
第3课《古诗两首》中《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转任途中经洞庭时所作。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蛾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所作,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第4课《秋天》是一首诗歌,描写了秋天迷人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请。
四、单元教学设想
1、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适度的探究想象、感悟。
本单元文本景美,情真,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多读少讲,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情入境的朗读,学生间交流各自的读书感受,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
如在第1课《老师,您好!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情感以及生活见闻,加深对教师及教师工作的理解和认识,真正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情感。
在第2课《但愿人长久》教学中,通过联系即将到来的中秋节,让学生曾有或正有的思亲之苦与苏轼的思亲之情产生共鸣,再通过对苏轼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的体会,反过来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思亲之情。
在《秋天》教学中,可以带着学生到大自然中走一走,感受秋天的变化,感受秋天丰收的气息。
3、关于口语交际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有创意地自行灵活安排。
明确活动的内容和目的,落实好活动的形式和组织,提出展现活动结果的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的场景,说话要自信,放松,创造融洽交谈气氛。
五、教学课时安排:
《老师,您好!
》 2课时
《但愿人长久》2课时
《古诗两首》2课时
《秋天》2课时
习作一 2课时
练习一 3课时
1.《老师,您好》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编织 崇高 浸透 创造 智慧
塑造 朝霞 辛劳 祝愿 波涛
二、我知道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三、想一想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四、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交流:
生字读音、课文朗读。
2.全班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1.学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说一说老师“好”在哪里?
再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感受。
2.为什么课题中用“您”而不用“你”,体会作者对老师有什么样的感情。
3.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
那么,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结合自己的实际说一说。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成功并不遥远》
课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āoxiá shǎnyào shìyè chónggāo
( )( )( ) ( )
jìntòu sùzào pūshè xīnláo
( ) ( )( )( )
chuàngzào zhēnlǐ qíngbùzìjīn
( )( ) (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浸透(jīnjìn) 塑造(sùsuò)
· ·
衷心(zhōngzōng) 编织(bīnbiān)
· ·
三、把下列语句补充完整
笔尖飞舞,
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_________________;
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________________茁壮的新苗。
课后作业
1.访问老师,请老师说说“老师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2.举办一次班会,题目是“歌颂老师”(会上让同学唱一唱、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夸一夸)。
板书设计
1.老师,您好
成长浸透心血
创造蕴含辛劳
像春蚕纺织丝线
似甘露洒向新苗
2.《但愿人长久》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预习学案
预习达成目标:
1、我会读:
观赏 品尝 心绪不宁 形影不离
屈指 但愿 十全十美 悲欢离合
2、我知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找出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有关词语。
苏轼的情感为什么会有变化?
在自读中边圈画边感悟。
二、拓展升华:
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整首词。
课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pǐncháng wánshuǎ mányuàn
( ) ( ) ( )
guānshǎng dàn yuàn kuānwèi
( ) ( ) ( )
bēihuānlíhé yīnqíngyuánquē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廷( ) 耍( ) 尝( )
挺( ) 要( ) 赏( )
洒( ) 慰( ) 隐( )
酒( ) 蔚( ) 稳( )
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比喻亲兄弟感情深厚。
( )
形容彼此关系亲密。
( )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
埋怨
宽慰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先以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为话题,看看学生们预备怎样和家人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也有了兴趣,当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畅想如何与家人团聚时,我问:
你们知道,千年以前,同一轮明月下的苏轼却在忍受着思念亲人的痛苦吗?
我以为学生会自然而然的体会到那种痛苦,但上课的时候我却发现学生并不能很好体会到苏轼的感受。
在课前就让学生查一下苏轼的生平资料和创作《水调歌头》这首词的背景或当时的情况。
在课上请学生起来介绍介绍,教师再作适当的补充,让学生们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了全面而又比较深的认识后,再让学生体会苏轼思念亲人的痛苦,那样学生的体会就会更深刻。
3.《古诗两首》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
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预习学案
预习达成目标:
1.我会读:
遥望 湖光 白银 三峡 秋月
青螺 峨眉 平羌 清溪 渝州
2.我会做:
镜( ) 峡( ) 眉( ) 螺( )
境( ) 夹( ) 媚( ) 累( )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自读两首古诗,这两首诗在内容上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2.这两首诗中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最优美,为什么?
。
3.第二首诗中作者写了哪些地名?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作者是什么样的感情?
二、拓展升华:
背诵两首以前学过的写景的古诗。
三、学生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缤纷的世界》
课堂检测
填空
1、《望洞庭》是()朝诗人( )的作品。
诗中(“ ”)是写远望洞庭。
这两句是( )句,把( )比作( ),把( )比作( )。
2、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和”是( )的意思,“未”是( )的意思,可以用( )来形容。
3、《峨眉山月歌》是( )代诗人( )的作品。
诗人在( )的( )乘船远行,从( )出发,驶向( ),最后到达( )。
读了古诗,我眼前出现了( )、( )、( )等景物。
拓展练习:
填写有关“月亮”的诗
( ),低头思故乡。
野旷天低树,( )。
( ),天涯共此时。
小时不识月,( )。
课后作业:
1.画一画诗中所描述的景色。
2.收集没学过的李白诗两首。
教学反思:
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将“湖面”写成“潭面”?
;在这首诗中,作者将“湖面”写成“潭面”,是诗人认为自己的心胸是非常宽阔的,
在作者的心中,洞庭湖的湖面比自己的心胸那要小得多,但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呢?
在教学之前,我为了让学生更加好的理解,我在黑板上板书“湖面”、“潭面”,让学生区别哪个大,哪
个小,学生就很快地明白了,“湖面”比“潭面”大,然后通过出示法国的哲学家卢梭的名言。
“在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但是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但是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怀。
”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慢慢地明白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再联系诗,通过学生反复地读,理解诗人的想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理解了作者将“湖面”写成“潭面”的原因。
《峨眉山月歌》与《望洞庭》写的都是秋夜景色,但又有不同,《望洞庭》侧重于写景《峨眉山月歌》侧重于抒情。
学习《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时,我重点抓住“思”字,让学生自学古诗,并从古诗的字词入手,深入理解诗意,并抓住文中的两个比喻,做到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古诗内容,感悟情感,读好诗歌,体会秋夜思人的意境,也体会28个字的诗歌包含5个地名的不着痕迹的写法。
我首先告诉学生这是李白离开四川到外地赴任时在途中写的。
然后提出问题:
你能读读诗,再联系插图,想象李白离开时的场景吗?
接着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让学生充分展开合理的想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意。
在讨论中老师参与学习小组讨论。
最后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诗歌中的文字变成鲜明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丰富的情感,培养提高学生感知语言形象的能力。
在理解“下渝州”时,教师在下面标示出“渝州”的位置,问学生为何这样画?
从而自然而然理解“下”的含义!
为了让学生理解“影入平羌江水流。
”我引入了一支歌“月亮走,我也走”。
这里是“船儿走,月亮也走”孤独的离乡秋夜有着月儿的相送与陪伴,才能排解点思友之情。
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秋天》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预习学案
预习达成目标:
1.我会读:
明丽 酿造 烦恼 羊肠小路
照耀 珍藏 柔韧 井井有条
2.我知道
秋天有什么特点?
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我不解: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在下面:
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本首诗你觉得哪几句写得最优美?
为什么?
2.为什么要“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
课堂检测
1.我会填:
( )的田野 ( )的汗珠 ( )的阳光
( )的高粱 ( )的向日葵 ( )的稻穗儿
( )的羊肠道( )的野菊花
2.按课文填空
1.秋风在田野里( ),秋风在小路上( );秋风抓一把桂子的( ),把夏天的( )轻轻涂掉。
2.稻穗儿( ),蝉声儿(),成熟的向日葵在( );野菊花( )田间羊肠小路,( )都长了肥膘。
课后拓展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描写秋天的古诗。
练习一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处处留心,了解水獭的正确读音,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2.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3.朗读背诵名人名言。
4.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分场合控制说话的音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学生理解。
(1)学生自读短文。
(2)全班交流从短文中你了解了哪个字的正确读音。
2、举例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事件。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同桌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学生分组自读短文。
3.讨论小作者写的日记中好的地方在哪里?
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别扭?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这次练习一的口语交际是学会感谢。
这个题目设立的真的很好。
我们面对的孩子,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的关注特别多,在学校、在社会人际交往上就缺乏感恩的心,许多关怀和帮助在他们看来本来是理所应当的。
这一口语交际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学会怎样说感谢的话语,如何表达自己感谢的心情。
更重要的是在交际中培养学生的懂得感谢,心怀感谢的品质。
同时在交际中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开课从我感谢同学们教师节给我的惊喜入手,请学生说说你有想感谢的人吗?
为什么感谢他?
学生开始说的时候,范围比较狭窄,多是感谢同学借给他文具用品。
为开阔学生思维,我们共同读了口语交际的提示。
学生此时,思维有所拓展,由身边的同学,引发到父母,再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
接着,我们面临的是如何表达感谢的问题?
好几个孩子站起来就说:
谢谢你借我……或者说:
××我感谢你的对我的××。
在语言上比较贫乏。
如何引导学生用富于激情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感谢呢?
我想到了《老师,您好!
》同样是感谢的话语,这位诗人是用自己的笔,写下激情的诗来表达情感的。
你们能用自己的笔写下几句诗来感谢你想感谢的人吗?
然后请学生随性写上几句,并朗诵给大家听。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再也不是仅仅停留在口语交际的范畴中了,但我想我们的口语交际应该是个大的概念,不单是用嘴说话。
于是,我请学生再说说,你们还曾经用过什么方式表达过自己的感谢呢?
孩子们热情高涨,有的说:
我在母亲节的那天,早早起床,乘汽车到很远的地方,给妈妈买了一个工艺品。
有的说:
在妇女节的那天,我为妈妈做了一顿饭。
有的说……学生骄傲的将自己感谢的故事说给同学听。
我想这同样是口语交际。
最后,请学生小组进行情景再现,将说、演、听、看汇为一体。
教后小记
今天的口语交际,使我有了一个观念上的转变。
就是对口语交际命题的把握,形式的创造,都应该站在大语文观的角度上。
不仅仅为了让学生会说一两句话,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多项能力的培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