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散文阅读复习教案.docx
- 文档编号:5397930
- 上传时间:2023-05-08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50.25KB
小说散文阅读复习教案.docx
《小说散文阅读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散文阅读复习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说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初中语文课本中所出现的散文篇目,了解作为中考选文的散文常见的类别;
2、了解散文阅读考查的常见考点,掌握解答的常用方法,提高答题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散文阅读考查的常见考点,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解答方法,提高学生答题能力。
2、了解答题常见错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三、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1、复习课文导入:
提问:
下列课文篇目属于散文有哪些?
《紫藤萝瀑布》《小石潭记》《行道树》《那树》《谈生命》
《春》《与朱元思书》《济南的冬天》《五柳先生传》
《散步》《土地的誓言》《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岳阳楼记》
《安塞腰鼓》《阿长与〈山海经〉》《爱莲说》《地下森林断想》
《背影》《藤野先生》《敬畏自然》《端午的鸭蛋》
2、指导学生对课内散文进行分类。
类别
篇目
典型考题
备注
记人
《老王》
《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006《宛如英雄》
2007《城市农夫》
2008《田野上的白发》
2009《蔷薇几度开》
人——感情
叙事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散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背影》……
2001年南京《父亲的信》
事——情
写景
《春》
《济南的冬天》
《与朱元思书》
《土地的誓言》
《小石潭记》
……
景——情
状物
《紫藤萝瀑布》
《爱莲说》
《地下森林断想》
《行道树》……
2003年南京《丁香赋》
物——情
文化
《安塞腰鼓》
《吆喝》
《那树》……
2005年南京《水性江南》
文化——情
哲理
《谈生命》
《敬畏自然》
《人生》……
形象——哲理
3、了解《考纲》要求,明确考点:
〖投影显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说出从中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根据上述投影展示,结合你的阅读积累,你能说出中考散文阅读有哪些考点吗?
〖常见考点分析〗
考点一:
理解作品内容,感知作品形象,把握作品情感。
〖例1〗〖2009·南京〗12.挑糖担的老人具有怎样的品性?
(3分)
▲
〖例2〗〖2008·南京〗18.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3分)
〖例3〗〖2008·南京〗19.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
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4分)
答:
(1)▲
(2)▲
〖例4〗2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比喻母亲的白发,形象地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
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例5〗〖2009·南京〗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③段中写到“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结合下文看,挑糖担老人属于走得从容、天天来去的人。
B.第④段中描写老人的糖担子,突出了一个“旧”字,暗示了老人做灶糖时间之久,也唤起了“我”对逝去生活的回忆。
C.第⑨段中的插叙交代老人的女儿不做灶糖了,表明老人做手工灶糖的技艺将后继无人,老人对此感到悲哀。
D.文中多处通过老人的“笑”来表现老人的心情,比如第▍段中“老人呵呵笑起来”,第▍段中“他看—眼,笑”都写出了老人的开心。
答题失误:
一是回答问题不完整;
二是答题不能切中肯綮,言不及文
考点二:
理解作品重要词句含义与作用。
〖例6〗〖2009·南京〗13.第⑥段中的“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
(2分)
记忆:
稀奇:
▲〖例7〗〖2006·南京〗18.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
(3分)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含义:
(2分)
作用:
(1分)
答题失误:
一是不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二是分析不全面,不完整。
考点三:
了解作品描写方法,赏析作品优美语句。
〖例8〗〖2009·南京〗19.文章对老师有多处精彩的描写。
请从本文中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
(3分)
()句赏析:
〖例9〗〖2009·南京〗14.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5分)
(1)赏析句子。
(3分)
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妆,淡淡笑。
▲
(2)句中加点的“甜”字好在哪里?
(2分)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
答题失误:
一是方法不明确;
二是分析不能结合文本内容。
考点四:
了解作品写作技巧的作用。
〖例10〗〖2006·南京〗20.“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种绝妙的表达效果,音乐中有,文学中也有。
下列课文中的相关描写不具有这种效果的一项是()(3分)
A.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完“法兰西万岁”以后,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最后一课》)
B.看着父亲艰难地过铁道时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背影》)
C.我向藤野先生告别时,他的脸色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藤野先生》)
D.时近初冬,店里没有一个顾客,我靠着火,合了眼坐着。
(《孔乙己》)
〖例11〗〖2008·南京〗22.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3分)
答:
▲
〖例12〗〖2009·南京〗简析“蔷薇”在文中的作用。
(3分)
▲
答题失误:
一是常见技巧不熟悉;
二是分析不能够结文章内容,分析不完整。
考点五:
拓展延伸。
〖例13〗〖2007·南京〗21.阅读④段中下面这句话,结合链接材料揣摩舅舅当时的心理,参照示例,从另一个角度完成后面的填空。
(3分)
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链接材料】
要问我此刻最想说什么,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爸爸。
因为,妈妈把城市的马路越扫越宽;因为,爸爸建起了新世纪的高楼大厦。
别人与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
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
舅舅流下了的泪,因为他
〖例14〗〖2006·南京〗20.“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种绝妙的表达效果,音乐中有,文学中也有。
下列课文中的相关描写不具有这种效果的一项是()(3分)
A.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完“法兰西万岁”以后,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最后一课》)
B.看着父亲艰难地过铁道时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背影》)
C.我向藤野先生告别时,他的脸色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藤野先生》)
D.时近初冬,店里没有一个顾客,我靠着火,合了眼坐着。
(《孔乙己》)
答题失误:
一是课内文章不熟悉;
二是不会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解决措施:
熟读文本,把握内容;
了解考点,熟悉方法;
结合文本,多方分析;
规范表述,准确严密。
散文阅读练习题
一.下列这些课文,哪些属于散文?
哪些不是?
为什么?
1《紫藤萝瀑布》2《小石潭记》3《行道树》4《那树》5《谈生命》
6《春》7《与朱元思书》8《济南的冬天》9《五柳先生传》10《散步》11《土地的誓言》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3《岳阳楼记》
14《安塞腰鼓》15《阿长与〈山海经〉》16《爱莲说》17《地下森林断想》18《背影》19《藤野先生》20《敬畏自然》21《端午的鸭蛋》
属于散文的有:
二.你知道散文常常考查哪些考点?
你觉得哪个考点比较难?
三.中考链接
1.〖2003·南京〗
丁香赋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
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
”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
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伦美奂。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
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蔟蔟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娇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精品》作者:
张福海)
9.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赞美丁香花是为了赞美什么。
(3分)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
”是根据写的《》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写而成。
(2分)
11.作者根据什么说丁香“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可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12.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任选一句)(3分)
①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②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13.丁香花、太阳岛、冰雪是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南京的梅花、栖霞红枫、雨花石、玄武湖等也是南京人心中的挚爱。
请你选择具有南京(含郊县)地方特征的一景或一物,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
(不得直接套用文中的原句,不超过60字)(4分)
2.〖2005·南京〗
水性江南
王本道
每次去江南,大抵是在莺飞草长的三四月间。
去的次数多了,便萌生了探究江南真谛的念头。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
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
古往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
那锐利的兵器——剑,也是源于江南的吴越。
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凌厉强悍这两种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一地,且生生不息,历千年而不朽呢?
我一度大惑不解。
一次重读《老子》,书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
江南是水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
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间,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鸣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
江南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
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
“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
莫愁湖畔莫愁女,西泠桥边苏小小,还有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秦淮河上的桃叶渡……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
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
那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诉,弦乐清丽委婉,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江南的水又时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
这坚韧而顽强的水,也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的那种英豪之气。
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
杭州的栖霞岭,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占尽风云。
那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激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
据说古代铸剑,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几经反复,才铸成一把好剑。
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
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
而持戟呐喊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发挥到了极致。
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润泽下,也尽显铮铮侠骨。
明末的秦淮八艳是有力的佐证,清末的秋瑾则是最优秀的代表。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
江南美,美在江南的水,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
这种美是刚与柔的融合。
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地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
19.文章标题“水性江南”的含义是什么?
请用文中一句话回答。
(2分)
答:
20.请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入合适的内容,要能体现刚柔相济的江南美。
(4分)
答:
江南的水,既又;
江南风物,既风姿绰约又雄伟挺拔;
江南的人,既又。
21.作者在第二、五两段中分别提到“剑”,各有什么用意?
(2分)
答:
22.你还了解哪些流传在江南大地上的美丽传说?
请举出一例。
你记得文中江南志士哪些壮怀激烈的诗句?
请写出一句。
(2分)
答:
美丽传说:
诗句:
23.仿照文中画线句,联系生活实际,在下面的横线上拟一句歌词。
(3分)
答:
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
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
,。
3.〖2006·南京〗
宛如英雄
上中学时,教我们音乐欣赏课的老师,五十多岁,常年穿一件旧工作服,颜色像他的脸色一样灰白。
他寡言少语好脾气,即使有的同学在他眼皮底下十分调皮,他也从不呵斥。
我坐在前排,每次上课总是专注地看着他的眼睛。
许多个午后,在沉闷的课堂上,他用一台老式录音机播放许多世界名曲给我们听,引导我们去触摸古典音乐的脉搏。
其实,他并不善于表达,当音乐实在精彩而话语又无从继续时,他就猛地转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很用力地写下几个大大的形容词。
因为太激动的缘故,粉笔常常折断了,他在纷飞落下的粉笔灰中奋笔疾书的样子实在令我难忘。
每当他那木讷苍老的脸上显出一种睿智神情的时候,我知道是音乐又一次激活了他。
一天下午,他为我们讲解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时,在最初的几个强音过后,他说:
“同学们请注意!
请注意!
”(A)他的双手骤然在空中抓握成拳,一绺白发披到额前。
这时,我听到一段十分短暂明晰的休止①。
他说,这休止是智者的沉默,是伟大的沉默。
虽然它稍纵即逝,但其中饱含着屈辱、忍耐和孤独,又酝酿着愤怒和抗争。
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沉默有时具有比喧嚣更强大的爆发力。
“听!
仿佛险恶叵测的命运在敲门,那种混乱与恐惧就要扼住我们的咽喉。
休止的运用仿佛黎明前的黑暗。
大师伸出手,抓住了黑夜的幽灵,把它从深渊中驱逐出来。
这种拼搏愈演愈烈,越升越高……”他紧握的双拳渐渐伸开,变成向上托着的手掌,语调也变得舒缓起来,“太阳终于升了起来,凯旋的歌声响了起来,所有的昏暗、所有的忧郁在最后欢呼的激流之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
听着贝多芬的音乐,感到那种热情、振奋、激昂潮涌而来,我渴望更多地了解大师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渴望对人生有更深的体会,这一切都是从那个休止开始的——(B)午后的阳光映着老人的白发,他就像一位遥望天际的向导。
多年以后,我逐渐明白,沉默并不是死寂,无言并不代表无心,命运坎坷的小人物也许更能从贝多芬的音乐中汲取到精神的力量。
今天,我还远不能说已经听懂贝多芬的音乐,但我读懂了我那平凡老师的内心,他在贝多芬的《命运》中获取了悲壮美与幸福感,仿佛是一位凯旋的勇士。
这正如贝多芬本人所说:
“谁能参悟我的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选自《扬子晚报》,有改动)
注:
①[休止]这里指乐曲演奏中的停顿。
16.文中的音乐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阅读全文,概括回答。
(3分)
17.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对他的客人说,“听我心里的音乐!
”本文的音乐老师从《命运》第一乐章的“休止”中听出了贝多芬心里怎样的音乐?
(用本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音乐老师听出了贝多芬心里“
”的音乐。
18.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文字的含义和作用。
(3分)
即使是最卑微的人,在贝多芬的音乐中,也能宛如英雄!
含义:
(2分)
作用:
(1分)
19.文章对老师有多处精彩的描写。
请从本文中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
(3分)
()句赏析:
20.“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种绝妙的表达效果,音乐中有,文学中也有。
下列课文中的相关描写不具有这种效果的一项是()(3分)
A.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完“法兰西万岁”以后,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最后一课》)
B.看着父亲艰难地过铁道时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背影》)
C.我向藤野先生告别时,他的脸色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藤野先生》)
D.时近初冬,店里没有一个顾客,我靠着火,合了眼坐着。
(《孔乙己》)
21.文中对一个“休止”的描述,抒写了音乐老师对生命的感悟。
生活中一定有一句歌词或一段旋律也曾深深地感动过你,请把你的感受描述出来。
(60字以内)(3分)
4.〖2007·南京〗
城市农夫
①我的舅舅是一个地道的农民。
几年前一个深秋的清晨,他挑着两个圆滚滚的蛇皮袋,能砌100多平方米的墙,一板车能拉500多块砖。
②舅舅的文化水平不高,勉强称得上是一个小学毕业生。
他深知没有文化的苦,下决心培养孩子。
如今,三个孩子一个在江西农大读书,两个在县城上中学,这在农村可是相当少见的。
舅舅的负担自然是够重的,每年得交一万多元的学费。
好在孩子们懂事,他们一边在课堂上读着朱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
他们几乎不花零用钱,在意念中把自己不必要耗费的体能蓄积起来和思念一同寄给父亲,同时用优异的成绩来赢取奖学金,以此默默地帮着父亲。
这些,使长年在外用苦力挣钱的舅舅欣慰无比,也使他更下定决心不让自己的孩子在知识面前失去尊严。
③来到城市,他从一幢高楼到另一幢高楼,白天和工友们在蛛网似的脚手架上出没,宛如一只蜘蛛,靠巨大的定力将身体附着在网上;夜晚把自己劳累了一天的身子卷进棉被,形如一节横卧在工地上的涵管,然后在梦中展开对故乡的思念……
④近3年,舅舅都没有回家过年。
在农村和城市这两块地里,他各有收获:
前者收获的是每亩一千多斤的粮食,但付出的是种子、化肥、农药等不低的成本;后者收获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现钞,而唯一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润”可观,但高空作业,难免有风险。
显然,舅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
春节留守在工地,寂寞自然少不了,他常和未回家的民工守在电视机前,把节目看了一遍又一遍。
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⑤站在高空展读大地的容颜,城市越来越高大,而故乡却越来越渺远。
潜意识里,舅舅试图从城市与乡村所形成的夹角中探求自己及家人的命运。
他从这个夹角中看到了什么?
或许看到了一座城市的繁华,当然还有一种失衡的感恩。
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留在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扇窗上的体温。
我想告诉你,一块光洁无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双粗糙斑驳的手来打磨;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常常是由一群勤劳朴实的人来建造。
一座城市因为有无数双这样的手、无数颗这样的心、无数个这样的人而倍感温暖。
我的舅舅就是这样一名如候鸟般转徙于城市和乡村的普通的农民工。
他有时想到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内心不免有些酸楚;但想到三个孩子的未来,又不由得宽慰起来。
⑥近日,接到舅舅的电话,说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了,他寄回了一年的劳动所得一万元钱,要我转交给他家里。
从银行出来,我感觉手上的一沓钞票特别重,并且有种浓重的潮湿感,仿佛一捏就能渗出汗来。
⑦如果有一天,在城市的街头有一个满身灰尘,大口嚼着开花馒头的农民工与你擦肩而过,请你一定要在心里微笑着对他说声:
“辛苦了!
”
16.如果把本文标题改为“我的舅舅”好不好?
为什么?
(3分)
▲
17.②段写道:
“他们一边在课堂上读着朱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
”孩子们为什么会在读《背影》时想到自己的父亲?
(3分)
▲
18.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1)④段:
舅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
舅舅“丰收的希望”有哪些?
(2分)
▲
(2)⑤段:
一块光洁无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双粗糙斑驳的手来打磨。
这句话里“光洁无瑕的美玉”用来比喻什么?
(1分)
▲
19.④⑤段的画线句都提到舅舅的收入,它们所表达的意思矛盾吗?
为什么?
(2分)
(1)后者收获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现钞,而唯一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润”可观
(2)他有时想到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
▲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段中“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乌黑的煤”一句,表现了舅舅饮食恶劣,生活艰难。
B.④段说“近3年,舅舅都没有回家过年”,这是因为舅舅一心投入城市建设,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
C.⑥段中“我”感觉“钞票特别重”,“一捏就能渗出汗来”,形象地表明“我”深刻理解舅舅打工的艰辛和家庭责任之重。
D.本文的主旨在于表现城市和农村不可分割的关系,肯定城市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21.阅读④段中下面这句话,结合链接材料揣摩舅舅当时的心理,参照示例,从另一个角度完成后面的填空。
(3分)
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链接材料】
要问我此刻最想说什么,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爸爸。
因为,妈妈把城市的马路越扫越宽;因为,爸爸建起了新世纪的高楼大厦。
别人与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
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
(摘自2007年央视春节晚会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的《心里话》)
舅舅流下了的泪,因为他
5.〖2008·南京〗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
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说 散文 阅读 复习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