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5887871
- 上传时间:2023-05-05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27.47KB
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系统进城考试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解析】肝硬化往往因并发症而死亡,肝硬化的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炎、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门静脉血栓形成、呼吸系统损伤、腹腔积液等。
其中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6、急性炎症反应中出血的原因是()。
A、白细胞溶酶体酶的释放
B、血管壁损伤
C、血小板减少
D、凝血因子缺乏
【答案】B
【解析】血管损伤严重,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称为出血性炎症。
7、关于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下列哪项不正确()。
A、阴性结果可排除结核病
B、年龄越小,阳性反应的意义越大
C、强阳性反应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D、机体免疫反应受抑制时,可表现为假阴性
【解析】结核菌素试验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需4~8周才建立充分的变态反应,在此之前PPD可为阴性,营养不良、HIV感染者、麻疹、水痘、癌症、严重的细菌感染包括重症结核病如粟粒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等以及卡介苗接种后,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则多为10mm以内。
8、有助于产气肠杆菌与大肠埃希菌的鉴别试验是()。
A、V-P
B、尿素酶
C、硫化氢
D、葡萄糖酸盐
【解析】大肠埃希菌V-P试验阴性,产气肠杆菌V-P试验阳性。
9、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期复极化的原因是()。
A、K+外流
B、Na+内流
C、K+内流
D、Cl-内流
【解析】窦房结细胞是慢反应细胞,其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原因是Ca2+内流;
心室肌细胞是快反应细胞,其动作电位3期复极化的原因是K+外流。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由()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A、国务院
B、国务院办公厅
C、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解析】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故选C。
11、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的定量测定可采用()。
A、以上四种方法均可
B、散射免疫比浊法
C、RIA法
D、单向琼脂扩散法
【解析】单向琼脂扩散法、散射免疫比浊法、ELISA法、RIA法均可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
12、你发现餐厅同桌同事突然呛住,满脸通红并剧烈咳嗽,此时你应()。
A、立即用手拍打其背部
B、让患者躺下,给予5个的哈姆立克急救法
C、立即至其背后施行哈姆立克急救法
D、不干扰其咳嗽,静观其变
【解析】咳嗽是机体保护性反应,有助于气管支气管内异物排出。
13、伤寒杆菌的致病特点中,使病人出现发热、不适、全身痛等症状的主要是()。
A、鞭毛
B、变态反应
C、Vi抗原
D、内毒素
【解析】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呈短粗杆状,体周满布鞭毛,鞭毛是运动器,它使鞭毛菌趋向营养物质而逃避有害物质,且具有抗原性,并与致病性有关。
增强抗吞噬作用的菌体表面结构包括荚膜、菌体表面蛋白(M蛋白)、表面抗原(K抗原、Vi抗原)。
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的内毒素,是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
随着病程发展,伤寒杆菌可使肠道组织发生变态过敏反应,导致坏死、脱落和溃疡形成
14、传染源指()。
A、体内有病原体繁殖
B、病原体能排出体外
C、病原体入侵人体
D、病原体不被清除
【解析】传染病流行的过程包括3个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我们把病原体能排出体外作为判断传染源的标志。
故选B。
15、风湿病特征性病理改变是()。
A、梭形小瘢痕
B、纤维素样坏死
C、风湿小体
D、干酪样坏死
【答案】C
【解析】风湿病主要病变发生于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全身各器官可受累,但以心脏、血管和浆膜等处的改变最为明显。
风湿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风湿小体,即Aschoff小体,对诊断风湿病有意义。
16、具有趋化作用的炎症介质是()。
A、C5a
B、C3b
C、氧自由基
D、缓激肽
【解析】具有趋化作用的炎症介质是C5a。
17、腹膜内位器官是()。
A、盲肠、肝
B、卵巢、脾
C、输卵管、子宫
D、胆囊、阑尾
【解析】根据脏器被腹膜覆盖的情况,可将腹、盆腔脏器分为三种类型,即腹膜内位、间位和外位器官。
腹膜内位器官几乎全部包被腹膜,活动度较大。
主要的器官有:
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
18、关于生理性止血机制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包括局部缩血管反应、止血栓形成和凝血块出现
B、血小板与止血栓形成和凝血块出现有关
C、局部缩血管反应持续时间较短
D、血小板减少时,出血时间缩短
【解析】生理性止血是指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几分钟之内会自行停止。
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其中,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
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时间延长,同时可能出现凝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等。
故选D。
19、下列选择中,不属于癌前病变的是()。
A、黏膜白斑病
B、乳腺炎
C、宫颈糜烂
D、皮肤慢性溃疡
【解析】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病因继续存在,久治不愈,一部分可转变为恶性肿瘤。
常见的癌前病变有黏膜白斑、子宫颈糜烂、纤维囊性乳腺病、纤维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腺瘤、大肠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皮肤慢性溃疡等。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不属于癌前病变,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
20、患者女性,27岁,游园时突然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
查体:
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双肺叩过清音,两肺哮鸣音伴呼气延长,应首先考虑()。
A、支气管异物
B、支气管哮喘发作
C、支气管扩张
D、气胸
【解析】支气管哮喘:
发作期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胸廓膨隆,叩诊呈过清音,多数有广泛的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
严重哮喘发作时常有呼吸费力、大汗淋漓、发绀、胸腹反常运动、心率增快、奇脉等体征。
根据题干中患者的表现,应首先考虑为支气管哮喘发作。
21、伤寒最常见热型为()。
A、弛张热
B、波状热
C、稽留热
D、间歇热
【解析】波状热:
体温逐渐上升达
39.0℃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22、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A、药物的脂溶性和组织亲和力
B、局部器官血流量
C、给药途径
D、血脑屏障作用
【解析】影响因素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
①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②与组织亲和力;
③局部器官血流量;
④药物理化性质和体液PH值;
⑤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收。
故选C。
23、关于胆汁的生理作用,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胆盐、胆固醇和磷脂酰胆碱都可乳化脂肪
B、胆汁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C、胆汁的消化酶可促进脂肪的消化
D、胆汁酸可与脂肪酸结合,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解析】胆汁的主要成分是水、胆色素、胆盐等,胆汁中没有消化酶。
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乳化脂肪,所以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胆盐可促进脂肪消化产物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此外,胆汁还可中和胃酸等。
24、甲状腺活动的调节不包括()。
A、自主神经的支配
B、T3、T4对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
C、下丘脑-腺垂体对甲状腺活动的调节
D、甲状腺激素对腺垂体的正反馈作用
【解析】甲状腺见垂体的反馈作用为负反馈。
25、抗休克治疗的基本措施是()。
A、处理原发病
B、补充血容量
C、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D、监测病情变化
【解析】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
氧供给不足和需求增加是休克的本质,因此,恢复对细胞,组织细胞的供氧、促进其有效的利用,重新建立氧的供需平衡和保持正常的细胞功能,是治疗休克的关键环节。
治疗休克,重点是恢复灌注和对组织提供足够的营养,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
26、以下哪种为严格胞内寄生病原体()。
A、大肠杆菌
B、白色念珠菌
C、普氏立克次体
D、结核杆菌
【解析】常见错误是错选肺炎支原体。
认为多数细菌可人工培养,那么真菌也可以,而支原体属于其他微生物,其中的立克次体、衣原体及一些螺旋体需在活细胞中生存,故认为支原体也是。
实际上支原体可以在无活细胞的培养基上生存。
27、HLA属于()。
A、共同抗原
B、半抗原
C、同种异型抗原
D、肿瘤相关抗原
【解析】HLA是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同种异体抗原,其化学本质为一类糖蛋白,由一条α重链(被糖基化的)和一条β轻链非共价结合而成。
其肽链的氨基端向外(约占整个分子的3/4),羧基端穿入细胞质,中间疏水部分在胞膜中。
HLA按其分布和功能分为Ⅰ类抗原和Ⅱ类抗原。
28、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药物是()。
A、普萘洛尔
B、环丙沙星
C、阿托品
D、华法林
【解析】环丙沙星主要用于其他抗生素产生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消化道、骨与关节和皮肤的软组织感染。
29、预防白喉的人工自动免疫制剂是()。
A、自身菌苗
B、类毒素
C、亚单位疫苗
D、抗毒素
【解析】计划免疫中的“白百破”三联疫苗是由白喉类毒素、百日咳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组成。
30、寄生虫感染时滴度明显升高的是()。
A、IgA
B、IgE
C、IgM
D、IgG
【解析】IgE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血清农地极低,可能与抗体寄生虫免疫有关,因此寄生虫感染时滴度明显增高。
31、关于胸腔积液渗出液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胸液李凡他试验(-)
B、胸液多为混浊
C、胸液LDH>200U/L,胸液LDH/血液LDH>O.6
D、蛋白含量≥30g/L,胸液/血清>
0.5
【解析】渗出液胸水特点包括:
外观混浊或为血性,比重>
1.018、细胞数>500×
106/
L、胸液李凡他试验(+)、蛋白含量≥30g/
L、符合Light标准。
32、自身免疫是指()。
A、以上选项都不对
B、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不应答
C、机体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导致组织损伤并引起临床症状
D、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产生自身抗体和自身免疫效应淋巴细胞
【解析】在正常情况下,动物的免疫系统只对自身以外的异物抗原发生反应,但由于某些原因对自身构成成分引起免疫反应时,则称为自身免疫。
33、青年病人,近1年来对家人亲友冷淡,对个人生活不关心,对家里和周围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表现出无所谓。
这些表现属于()。
A、情绪不稳
B、情感淡漠
C、情感低落
D、情感倒错
【解析】情感淡漠是患者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情感反应,如生离死别、久别重逢等也泰然处之,无动于衷。
题干描述患者对家里和周围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表现出无所谓,属于情感淡漠。
34、拉米夫定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HBeAg转换
B、抑制HBVDNA复制
C、降低ALT
D、促进肝细胞再生
【解析】常见错误:
选答“促进HBeAg转换”,有研究显示,拉米夫定能“促进HBeAg转换”,即HBeAg阴转,抗HBe阳转,但这不是拉米夫定的主要作用。
要点拉米夫定的主要作用是抑制HBVDNA的复制。
35、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36、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的底物是()。
A、甘氨酸
B、谷氨酰胺
C、天冬氨酸
D、嘌呤碱基
【解析】嘌呤核苷酸有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两种途径。
从头合成的原料包括5-磷酸核糖,甘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一碳单位、二氧化碳。
补救合成是细胞利用现成的嘌呤碱基或核苷作为底物来合成嘌呤核苷酸的。
故选D。
37、在我国最常见的疟疾类型是()。
A、卵形疟
B、间日疟
C、三日疟
D、输血后疟
【解析】间日疟是我国最常见的疟疾类型。
38、大脑由左、右大脑半球构成,连接两半球的是()。
A、基底节
B、纹状体
C、胼胝体
D、漏斗结节
【解析】胼胝体是哺乳类真兽亚纲的特有结构,位于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是大脑半球中最大的连合纤维。
39、低血糖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是()。
A、磺脲类药物
B、格列酮类药物
C、糖苷酶抑制剂
D、短效胰岛素
【解析】磺酰脲类药物属于胰岛素促分泌剂,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若药物使用过量,可造成高胰岛素血症,产生严重的低血糖血症。
40、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
A、形成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
B、形成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
C、形成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
D、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
【解析】血液凝固是由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的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因此凝血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酶复合物(也称凝血酶原激活复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三个基本步骤。
41、血管升压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A、使血管舒张,维持血压
B、减低肾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C、增加肾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D、促进肾对钠的重吸收
【解析】血管升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有V1和V2两种受体。
受体分布于血管平滑肌,激活后可引起平滑肌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受体主要分布在肾远端小管后段和集合管上皮细胞,激活后通过兴奋性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增加,cAMP再激活蛋白激酶A,使上皮细胞内含水孔蛋白AQP-2的小泡镶嵌在上皮细胞的管腔膜上,形成水通道,从而增加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
小管液中的水在管内外渗透浓度梯度的作用下,通过水通道而被重吸收。
血管升压素通过调节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而调节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对尿量产生明显影响。
42、O2的弥散系数与CO2的弥散系数相比较()。
A、基本相同
B、前者大,因为O2可与血红蛋白结合
C、前者小,因为O2分子量小
D、前者小,因为O2的溶解度低
【解析】气体在液体中的弥散(扩散)系数=溶解度/分子量。
虽然O2的分子量
(32)比CO2的分子量
(44)小,但O2的溶解度(
2.36)比CO2溶解度
(48)小很多,所以CO2的弥散系数仍较O2的弥散系数大。
43、结核性心包炎首次抽取液体()。
A、600ml
B、500ml
C、300ml
D、100ml
【解析】首次抽液以100ml为妥,以后每次抽液量300~500ml,也可留置导管引流。
44、肌肉收缩时,如后负荷越小,则()。
A、收缩最后达到的张力越大
B、开始出现收缩的时间越迟
C、缩短的速度越小
D、缩短的程度越大
【解析】后负荷是指肌肉在收缩后所承受的负荷。
后负荷影响肌肉收缩的特点是:
后负荷在理论上为零时,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为零,而缩短速度却达到最大,称为最大缩短速度,肌肉收缩表现为等张收缩;
随着后负荷的增大,收缩张力增加,但肌肉开始缩短的时间推迟,肌肉缩短的程度和速度也减小,肌肉收缩表现为先等长收缩而后等张收缩;
等后负荷增加到使肌肉不能缩短时,缩短速度为零,而肌肉的产生张
45、关于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视上核的神经元轴突延伸终止于神经垂体
B、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通过垂体门脉系统
C、下丘脑室旁核的神经元轴突延伸终止于腺垂体
D、下丘脑为枢纽,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紧密联系起来
【解析】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等部位的大细胞神经元轴突向下投射到神经垂体。
46、肺有效的通气量是指()。
A、肺活量
B、肺泡通气量
C、潮气量
D、用力肺活量
【解析】肺有效的通气量是指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47、预防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人群的健康状况
B、环境因素的生物学效应
C、人群中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D、人类疾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预防医学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48、关于非特异性免疫,正确的是()。
A、经克隆扩增和分化
B、无免疫记忆
C、作用时间长
D、病原菌感染机体96小时后发生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的掌握。
选其他四项者混淆了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点的不同,上述选项均为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49、中、重度烧伤面积达30%的成年病人,第一个24h内每1%体表面积,千克体重补液量(额外丢失)应为()。
A、2.5ml
B、1.0ml
C、1.5mlD、1.8ml
【解析】中、重度烧伤面积达30%的成年病人,第一个24h内每1%体表面积,千克体重补液量(额外丢失)为
1.5ml,基础量2000ml。
50、平静呼吸时肺内压低于大气压的时相是()。
A、呼气末
B、吸气初
C、呼吸停止时
D、吸气末
【解析】吸气初:
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呼气初:
肺内压高于大气压;
吸气末、呼气末:
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51、冠心病诊断“金标准”是()。
A、心脏X光片
B、心脏超声
C、冠脉造影
D、冠脉CTA
【解析】冠脉造影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且考虑介入性治疗者必做冠脉造影。
冠心病根据病变部位、范围、血管阻塞程度和心肌供血不足的发展速度、范围和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无症状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及猝死型冠心病。
心电图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52、最有利于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的检查是()。
A、血培养
B、血常规
C、痰标本检测支原体抗原
D、痰培养
【解析】痰标本检测支原体抗原是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最有利的检查。
53、测定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可用()。
A、溶血空斑试验
B、E花环试验
C、Westernblotting
D、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解析】检测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方法临床上使用最多,操作最简便的是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Westernblotting检测的是抗体,是体液免疫;
细胞毒试验是检测T细胞功能的试验方法;
溶血空斑试验是体外检测B细胞功能的试验;
E花环试验是检测T细胞数量的试验。
5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圳市 福田 卫生系统 进城 考试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