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锦江大桥引道路面结构层施工方案.docx
- 文档编号:590479
- 上传时间:2023-04-29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52.68KB
恩平市锦江大桥引道路面结构层施工方案.docx
《恩平市锦江大桥引道路面结构层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平市锦江大桥引道路面结构层施工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恩平市锦江大桥引道路面结构层施工方案
恩平市锦江大桥引道路面结构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恩平市锦江大桥及其引道新建工程起点位于恩平市区平石附近与省道S367线及开阳高速公路恩城出入口(锦江大道)相连接,自西北向东南跨过锦江河与国道G325线相连接,路线桩为:
K0+000~K2+384.799,其中K0+000~K1+400为水泥砼路面(已建成)。
本项目设计从K0+985开始至K2+384.799,全长约1.4km,均为大桥及引道工程。
其中锦江大桥起终点桩号:
K1+414.970~K1+691.030,全长:
276.06m。
引道路面结构工程以锦江大桥为划分界共分三部分设置:
第一部分:
桥西:
为旧水泥砼路面加高段:
K0+985~K1+418全长433m,路基标准宽度40m,路面宽度2×14(m)。
路面单幅混凝土板块划分4(块)——3.5×4×0.26(m)(纵向设置四块)。
(纵向设置3块)
2块——4×5×0.26(m)
1块——3.5×5×0.26(m)
第二部分:
桥东:
为新开路基段:
K1+688~K2+384全长696.80m,路基标准宽度31.50m,路面宽2×11.25(m),路面单幅混凝土板块划分:
第三部分:
路线交叉:
本路段共设置两个平面交叉,桩号分别为:
K1+366、K2+384.437,其中:
(1)K1+366为平面交叉、十字交叉口;被交道路为沿河路、被交路面宽14m,长度74m,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沿河路面,只有一侧(南侧)的路面,另一侧(北侧)还未修建路基路面。
现状路面与锦江大桥桥头高差较大(3m多),同时两条路的中心交点离桥头较近,为此,设计作内移处理,沿河路与主线成90°交叉口,设置导流岛作分流。
交叉口采用渠化设计,设计半径R=30m,被交路面与现状路面重叠处的路面板块凿除,本交叉口施工时应先对北侧预先修建路口。
(2)K2+384.437平面交叉为T字形交叉口,交叉角度120.34°,被交道路G325国道,路面宽21m,路基宽24.5m,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交叉口采用渠化设计设置加减速车道;加速车道长80m,减速车道长40m,渐变段长50m,加速车道设置在G325国道上,交叉口转角半径R=48m及R=105m,设置导流岛作分流。
路面结构如下:
1)、行车道硬路肩(包括平交口)
面层:
26cm厚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5.0MPa)。
上基层:
20cm厚4MPa水泥稳定石屑层。
下基层:
20cm厚2.5MPa水泥稳定石屑层。
路面结构层总厚度66cm。
2)、人行道结构:
面层:
6cm厚蒸压灰砂砖。
调平层:
2cm厚M10水泥砂浆调平层。
基层:
20cm厚1.5MPa水泥稳定石屑(压实度≥95%)。
人行道结构层总厚度:
28cm控制。
3)、路缘石
中央分隔带、人行道、导流岛的路缘石均采用C25砼预制。
其中:
a、人行道一侧采用I型:
12×46×49(cm)
b、中央分隔带一侧采用Ⅱ型:
22×56×49(cm)
Ⅲ型:
24×50×50(cm)
Ⅳ型:
15×50×50(cm)
c、导流岛分别采用Ⅲ型、Ⅳ型:
4)、中央分隔带开口设计“详见设计图”
总工程量如下表:
二、施工准备和施工组织
(一)、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路面施工前应对路基工程作全面的技术测试,路面宽度、边坡、路拱、横坡、高程、实测回弹模量、压实度等各项指标均需满足设计要求,才能进入路面结构层的施工。
2、接好水电、准备发电机组作施工备用电源,保证施工用水、用电和生活用的水电需要。
3、组织施工管理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对施工现场作充分的了解并进行技术交底,认真学习施工规范和施工规程。
4、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模板等运进施工现场。
5、落实专业施工队伍,人员、材料均要到位,做好原材料检验,施工用的各种配合比要经确认。
6、测量放样:
a、核准测量布设的全部导线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使平面位置和高程控制准确无误。
b、按规定定期检查校核测量仪器,确保精度准确。
c、放出路基中线和路面底基层的边桩和画定高程控制线。
d、每次测量都要复测校核,并做好记录,确保符合精度要求。
(二)、施工组织
1、施工管理人员:
项目经理、总工、施工员、质检、安全等共7人。
材料保管3人、测量3人、试验3人等共9人
合计:
16人
2、施工劳动力的投入
序号
人员工种名称
人数
备注
1
正副组长
4
分两班组施工
2
基层摊铺、路面砼浇筑
24
分两组实施
3
钢筋工
8
分两组实施
4
砼路面切缝填缝
12
分两组实施
5
铺砌人行道砖
12
分两组实施
6
砌路缘石
12
分两组实施
7
压路机手
2
分两组实施
8
运输司机
4
分两组实施
9
机械手
4
分两组实施
10
电工
2
分两组实施
11
搅拌站
2
分两组实施
合计
86
3、施工机械设备的投入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或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压路机
18T振动压路机
台
2
2
挖土机
1.5m3斗量
台
2
3
运输车辆
8T载重车
台
4
4
电动打夯机
电动蛙式
台
6
5
铲车
WL-50型
台
1
6
搅拌站
750型
台
2
7
振动器
平板2台、插入式4台
台
6
8
钢筋弯切机
G40
台
2
9
电焊机
交流30KW
台
2
10
砼切缝机
17KW
台
4
11
水泵
潜式
台
4
12
振动滚筒
直径d=16cm长4.5m
套
2
13
洒水车
4.5T
台
1
三、施工工作面的安排
1、本引道分两段两组同时施工,确保施工进度的要求。
a、由标段的起点至锦江大桥的起点为一段,桩号范围:
(K0+985~K1+418),包括平交口工程量在内。
b、由锦江大桥的终点至标段终点为一段,桩号范围:
(K1+688~K2+384.799),包括平交口的工程量在内。
c、拌和站统一使用,其他机械设备按实际配套投入使用。
d、接驳不了电纲电源的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供电。
2、行车道的路面结构层施工与人行道的施工实行流水作业及平行交叉作业,多项同时实施,确保施工工期的完成。
3、每一工序施工前先做试验段,取得经验全面铺开。
4、施工中落后拖延的工序应增加人力、设备或由进度较快的班组帮助赶上去,确保施工工期的完成。
5、施工期间各工序应由测量、试验、质检、现场施工员等有关人员配合跟踪实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6、为确保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工期,选用熟练的专业施工队伍。
四、本项工程施工项目目标
1、质量目标
a、水泥稳定层强度、混凝土路面强度合格率100%。
b、路面宽度、厚度、坡度、平整度合格率95%以上。
c、质量评分95%以上。
2、安全目标
确保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五、施工工期:
75天
六、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流程
a、水泥石屑稳定层
摊铺混合料
检平、碾压
路基验收
混合料搅拌
运输
找补、整形
检测
养护
下一工序
碾压
测量放样
不合格
合格
b、混凝土路面层
下一道工序
锯缝填缝
模板验收
装设传力杆
安装模板
测量放样
稳定层验收
混合料搅拌
运输
混凝土摊铺与振捣密实
混凝土整面压纹
养护
c、路侧石
验收路侧石预制件
测量放线
安装路侧石
养护
浇筑侧石后座
d、人行道施工工艺
测量定线定高程
填土调平压实
水泥稳定层摊铺压实
混合料搅拌
运输
2cm厚M10水泥砂浆调平层
养护
交工验收
铺砌人行道砖
2、施工工艺说明
A、水泥石屑稳定层:
(4MPa上基层、2.5MPa底基层、1.5MPa人行道基层)
本工程水泥石屑稳定层集中在自设搅拌站搅拌,用自卸车将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采用人工摊铺、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
(1)、技术要求
行车道上基层及底基层以及人行道基层:
1)、水泥:
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4h,终凝时间大于6h的325#普通硅酸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合格。
2)、水:
采用可食用井水,经检验合格。
3)、石屑:
坚硬、耐久、无杂质、含泥量不大于3%,最大粒径不超过1cm。
4)、行车道的上基层、底基层采用水泥石屑结构层应具有符合要求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稳定性,较小的干缩和温度变形,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表面平整、密实、路拱与砼路面层一致,高程符合要求。
上基层: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根据7天浸水抗压强度来确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4.0MPa,水泥用量约为5%~6%,具体由试验确定。
底基层:
混合料配比设计根据7天浸水抗压强度来确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5MPa(但不宜大于3.5MPa),水泥用量约为4%~5%,由试验确定。
人行道基层: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根据7天浸水抗压强度来确定,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5MPa,水泥用量约为3%~4%,由试验确定。
5)、基层应采取分层施工,行车道路面基层总厚度40cm,上下基层各20cm,施工时采用一次成型,上下基层采用连续摊铺碾压,增强层间结合,以形成整层。
(2)、机械准备
检查拌和机压路机是否运行正常,并备足容易损坏的常用备件,拌和机的计量设备要检验核准才能投入使用。
(3)、混合料的拌和
1)、配合比设计,在开工前七天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2)、混合料搅拌前对原材料、水泥、石屑核准是否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并测定石屑的含水量,调整实际用水量,确保最佳含水量,搅拌时间足够,确保混合料用料准确,搅拌均匀,颜色一致。
(4)、混合料的摊铺
1)、对路基进行验收,摊铺温度8℃以下及雨天不得施工。
2)、摊铺前要固定边桩,用红漆油画定控制高程,摊铺时通线检查高程、坡度、平整度。
3)、测量及试验人员跟踪施工,底基层压实检测合格后,应立即放样上基层的控制边桩,并用红漆油画定控制高程,确保连续施工。
4)、先做试验路段确定松铺厚度和压实遍数,每层都采用一次性摊铺压实成型。
5)、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具摊铺,初定松铺厚度1.3~1.35,最后以试验确定。
6)排水井的边缘或其他构造物的边缘,大型压路机压实不到的地方,人工摊铺的松铺厚度控制在10~15cm左右,用打夯机夯实。
(5)、混合料的碾压
1)、混合料摊铺整平后,立即进行碾压,采用18T以上压路机碾压。
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慢后快”的原则,并在水泥终凝前完成。
2)、先稳压两遍(静压)通线检查,将高出的位置铲除掉,低的位置补上,检查后再进行振动压6~8遍,最后一遍静压收光。
3)、碾压速度先慢后快,头两遍的碾压速度为1.5~1.7km/h,后6~8遍2~2.5km/h。
相邻碾压的轮迹每次重叠1/2后轮宽。
碾压顺离由两侧向路中推进,先压路边两三遍后逐渐移向中心,并检测纵横断面控制高程。
4)、碾压过程从稳压至振压成型,设置施工警示牌,禁止一切车辆驶入稳定层施工范围。
5)、若碾压中出现局部“弹簧”现象,立即停止碾压,可采用翻松凉干或加上水泥粉拌匀吸干等方法处理后再压,若出现推移可适量洒水,整平压实。
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压实度大于或等于设计值,整个碾压过程均需保持湿润,保持最佳含水量±3%范围碾压完成。
6)、分段施工,衔接处留一段不压,供下一段施工回转机械之用。
7)、接缝施工时,将前一段施工的斜面铲除,使端头侧面与路床垂直,再进行下段摊铺,或采用预留50cm不碾压,待新连接铺筑后一起压实。
(6)、养护
压实完成后应进行洒水养护,防止暴晒开裂,整个养生期间都应保持潮湿状态,养生期不少于10天,也不宜多于15天,养护期间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7)、质量控制
1、搅拌站堆料场的集料应按不同种类、规格质量、用料方式和顺序分别堆放,不得混淆乱取,堆料场地面作硬化处理,做好排水处理,防水浸污染集料。
2、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应以同一料源、同一次购入现场、相同规格品种的集料为一批进行检查,每一批原材料的试验项目必须齐全,试验频率必须达到要求。
3、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材料来源或规格变化必须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检查内容、频率、质量标准应符合现行规范有关的要求,当检查结果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时,应追加检测数量,查找原因,作出处理,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下道工序,影响质量造成返工浪费。
5、压实度的控制:
基层最小摊铺厚度为10cm,摊铺厚度超过20cm时分层摊铺,先摊铺一层压实后再摊铺上一层。
在碾压过程中始终保持潮湿,若表面水份蒸发过快时应及时补洒少量水份。
6、外观上:
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无明显离析、施工接口平整稳定,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7、碾压时,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无浮料、脱皮、松散等现象。
1)、检查标准:
基层、底基层检查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值
检查方法和频率
基层
底基层
1
压实度(%)
代表值
98
96
JTJ071-98附录B,每200m每车道2处
极值
94
92
2
平整度(mm)
8
12
3m直尺:
每200m2处×10尺
3
纵断面高度(mm)
+5,-10
+5,-10
水准仪:
每200m4处
4
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
每200m测4处
5
厚度(mm)
代表性
-8
-10
按附录H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
极限
-15
-25
6
横坡(%)
±0.3
水准仪:
每200m测4个断面
7
强度(MPa)
符合设计要求
每200m抽4处
2)、取样和试验
试验类型
检验频率
要求标准
基层
基层
密实度
每天或2000m2处
≥90%(重型击实)
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每天或1000m2处
>3.0(水泥类)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应在压实作业开始前进行,从施工现场取样所进行的含水量——密度关系试验应符合JTJ012-95标准方法的要求。
3)、允许误差
整个工程的施工都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表示的线位和坡度,其任何一处的表面应符合下表要求的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方法
范围
点数
弯沉值
44
全路段
压实度
90
每1000m2
检1点
灌砂法
平整度
10mm
每20m2
检1点
铺砂法
厚度
±10mm
每50m2
检1点
用3m直尺取量大值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40m2
检1点
用尺量
中线高程
±20mm
每20m2
检1点
用尺量
横坡
±20mm、±0.3%
每20m2
检1点
用水准测量
B、水泥混凝土路面
混凝土路面施工,由自设搅拌站搅拌,混凝土由搅拌运输车运输,人工摊铺施工。
(1)、技术要求:
a、水泥:
可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00kg/m3,严禁使用矿渣水泥,水泥的物理性能、化学成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b、粗集料:
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花岗岩碎石、碎石的级别不低于Ⅱ级,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压碎值<15%、针片状<15%、含泥量<1%。
c、细集料:
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砂的级别不低于Ⅱ级,宜使用河砂,砂的硅质含量不低于25%、含泥量<2%,细度数宜在2~3.5之间的中粗砂。
d、钢筋:
混凝土路面设置的拉杆、传力杆以及加强钢筋应符合国家有关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e、接缝材料:
应选用膨胀和收缩不变形,弹性复原率高、耐久性好的胀缝板,宜用塑胶、橡胶泡沫板、沥青纤维板或防腐软木嵌缝板。
填缝材料粘结牢固、回弹性好、不溶于水、高温不挤出不流淌、抗嵌入能力强、耐老化、低温不脆裂、拉伸量大、耐久性好等性能。
f、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在浇筑后选择最佳时机及时压纹。
砼面自由边、自由负隅锐角、角负隅均应设置抗弯拉钢筋或钢筋网补强。
水泥混凝土以弯拉强度为指标进行配合比设计,设计强度以28天龄期为准设计弯拉强度≥5.0MPa,弯拉弹性模量>31000MPa。
(2)、施工准备
1)、根据施工图、复测平面和高程控制桩定出路面中心、路宽边桩,并画定高程控制线。
2)、基层检查和修整,检查基层的宽度、横坡、标高,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修整。
3)、砼摊铺前必须将基底表面清理干净,并充分洒水湿透以防砼底被干基底吸食,影响成型质量。
4)、搅拌站的设备要做好检修保养,常用的容易损坏的配件备足备件,确保连续施工,计量设备要核准,做到用料准确,搅拌时间足够,做到搅拌均匀。
5)、搅拌前做好试验测定砂石含水量调整好用水量,并测定砼的坍落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模板安装
1)、采用高26cm的钢模板。
2)、安定出的线位将钢模板固定在基层上,采用钢纤打入基层固定。
3)、模板固定后用水准仪检查标高,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调整,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经常检查模板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模板底与基层出现局部的间隙用水泥砂浆填塞以防漏浆,砼浇筑前在模板的内侧涂脱模剂。
(4)、装设传力杆
1)、模板安装后,按设计图纸要求,纵缝、横向施工缝、胀缝设置传力杆。
纵向施工缝:
Φ16——长度80cm,间距60cm
Φ32——长度45cm,间距25cm
横向施工缝
胀缝
设置的原则及位置:
a、临近自由端或胀缝的3条横向缩缝须设置成传力杆施工缝形式。
b、最外侧传力杆距纵向接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一般为:
15~25cm。
最外侧拉杆距横向接缝的距离一般不少于10cm。
c、胀缝设置位置如下表:
胀缝设置一览表(桩号)
序号
桩号
缝共长(cm)
备注
1
K0+985
2800
新旧路面相接
2
K1+200
2800
3
K1+404
2250
4
K1+702
2250
5
K1+950
2250
6
K2+200
2250
7
K2+384.8
2910
新旧路面相接
d、横向施工缝设置一览表
横向施工缝设置表(桩号)
序号
桩号
缝长(cm)
施工缝条数(条)
备注
1
K0+985
2800
3
新旧路面相接
2
K1+200
2800
6
3
K1+404
2250
3
桥头搭板(西边)
4
K1+702
2250
3
桥头搭板(东边)
5
K1+950
2250
6
6
K2+200
2250
6
7
K2+384.799
1850
3
新旧路面相接
说明:
胀缝设置不包括平面交叉口范围的胀缝,该部分设置详见设计图。
2)、在侧模板上预留圆孔,传力杆从侧模圆孔上穿过,圆孔与钢筋间的空隙位置用透明胶粘贴以防漏浆。
3)、胀缝位置侧模采用薄夹板制成的夹心泡沫板,并预留圆孔将传力杆穿过采用钢筋支架固定,待浇筑砼固结后,再挖除顶面5~6cm泡沫板,灌塞PC道路封缝胶。
(5)、水泥混凝土摊铺与振捣
1)、采用自拌C30混凝土,拉弯强度fr≥5MPa,弹性模量>31000MPa,砼搅拌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浇筑,运进施工现场每一车混凝土都要测定坍落度,不合要求的要调试好。
2)、面层混凝土厚度26cm,采用一次性摊铺。
3)、混凝土均匀摊铺后,先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插密实、再用平板振动器振动拖平、后用振动滚辘、铝合金直尺配合人工修整抹面,待定浆后第二次抹浆。
4)、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以混合料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泛浆为宜,但不宜过振,过振会离析,一般控制在10~15s范围内。
5)、平板振捣器作业完成后,将振动梁放在侧模上,沿摊铺面振找拖平,最后用直径160~100mm钢管滚压使表面泛浆,配合铝合金直尺检平。
(6)、整面
1)、混凝土表面检平提浆后,开始整面,先用大抹子反复粗抹找平,再用铁抹板拖抹,小抹板精平,最后用拖光带横向拖几次,个别位置再用小抹子精抹找补配合铝合金直尺检查,直至平整度符合要求为止。
2)、在混凝土初凝至终凝的时间内,在抹平的砼表面上沿垂直于路中心的横坡方向进行压槽,深度2~3mm,压槽须平直均匀,表面粗糙色泽一致为宜。
(7)、锯缝填缝
1)、砼路面切缝均采用机械锯切槽口,在终凝后12小时可进行切槽。
2)、横向缩缝每4m或5m(按设计图)设置一道,纵缝4m或3.5m设一道,缝宽0.5cm,深度5cm。
3)、砼路面的胀缝、缩缝及施工缝纵缝均应填塞沥青混合料,缝中杂物必须用高压空气吹干净方可灌注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按规范要求配制。
(8)、接缝及角隅钢筋的布置:
(9)、养生
混凝土板整面后应立即进行养生,用砂或土工布、麻袋覆盖洒水湿润养生,养护时间七天。
(10)、质量控制
1、基层的准备
1)、面层砼浇筑前应提供不少于七天施工的合格基层。
2)、将所有挤碎、空鼓的基层清除,并用合格的基层料重做。
3)、对局部隆起的基层用锯缝机纵横锯成小块铲除掉。
4)、对基层产生的非扩展性温缩、干缩裂缝灌水泥浆处理。
5)、对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压实度不足所引起的断续的纵向裂缝先灌纯水泥浆处理,在浇筑面板砼时在该位置加钢筋网补强处理,钢筋网放置在距板底6~8cm,钢筋网采用Φ16纵横间距16cm。
长度比裂缝端部长5m。
6)、由于路基沉降不均匀引起基层纵向连续裂缝,沿裂缝两侧各锯50cm铲除掉,用合格的的基层料重新摊铺压实处理,浇筑面板砼时在该位置加钢筋网处理。
7)、对于由于路基沉降较为严重引起的纵向裂缝错位较为严重报监理办进一步调查原因作出处理的决定。
2、基准线的设置
1)、基准线桩的间距,直线段不大于10m,竖、平曲线原则5m左右,视曲线半径大小适当加密布置。
2)、基准线导线桩牢固地固定在基层上,调整基线标高时,在符合设计标高的基础上,尽量做到误差均匀一致,防止正负误差交错出现,以保证线形平顺。
3)、基准线拉力以经验复检张力,基准线线形以目测复检顺直度。
4)、基准线上板厚复检:
a、单车道横断面测3个点。
b、双车道横断面测5个点、三车道测6点、四车道测8点。
c、行车道横坡低的侧面厚度为必测点。
3、摊铺准备
1)、对基层全面清扫、清除松散石屑、泥土等污染物,摊铺位置淋水湿透。
2)、开工前全面检查各种机具的工作状况,确保工作顺利连续施工。
3)、建立行之有效、协调统一的前场施工组织管理系统,对基准线布设、钢筋布设、机具操作、板面修整、接头处理、混凝土养护等由专人负责指挥,整个现场设一名总协调跟班作业。
4)、现场的各项准备工作,基层、基准线、隐蔽工程、人员、安全等均需得到监理认可,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传力杆、缩缝和胀缝施工
1)、传力杆、缩缝、胀缝必须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合理布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布置方案。
2)、传力杆要准确定位,支架要有足够的刚度,施工过程注意检查克服变形。
5、质量检验标准
1、实测项目(如下表)
实测项目表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1△
弯拉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之内
按附录C检查
3
1△
板厚度(mm)
代表值
-5
按附录H检查
每200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恩平市 锦江 大桥 道路 结构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