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急救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6276465
- 上传时间:2023-05-06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73.54KB
自然灾害急救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自然灾害急救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急救知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要尽可能多地保存有生力量。
地震发生在一瞬间,不容多考虑,应当机立断,先保护好自己,如果有可能顺便再保护别人。
要记住:
只有保存了自己,才有可能去抢救他人。
还要注意自己脱险后,要先救活人,先救容易救的,然后再救难救的。
以争取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救更多的人。
4)护住头、口、鼻
如果自己已经被埋在了废墟下面,千万不要惊慌。
要头脑冷静,先用手保护好头部和鼻子、嘴,以免受伤和让灰土进入呼吸道。
在手能动的情况下,先用手扒掉挤压身体的土石砖块,增大活动空间。
如果四肢或上肢被压住不能动弹,就要注意保存体力、养精蓄锐。
此时,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千万不能绝望,要坚定自己能活下去的决心,要以顽强的意志等待救援。
面对危险,哭是没有用的,唯有自救互救才有活下来的可能。
5)不要大声呼喊
需要注意的是:
地震时被砸在里面后,要立足于自救,千万不要大声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你坚持的时间越长,获救的可能性越大。
须知被压在里面的人听外面的声音清楚,里面发出的声音外面却不易听见。
要积蓄体力,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大声呼救。
6)积蓄水源节省使用
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地震后受困在封闭空间时,要千方百计找水。
没有水要找容器保存自己的尿液饮用;
没有尿要找湿土吮吸。
要作较长时间打算,液体只做润唇、小饮而绝不可大喝。
如果困在里面时间过长,就要找一切可能吃的东西充饥。
7)巩固生存空间
被埋在废墟里,首要的是保护好自己。
要尽快用砖块将头上身上的天花板顶住,以防止在余震中把自己砸伤。
要想方设法用棍子给自己捅出一个出气孔,以防止窒息。
8)创造逃生条件
地震受困后,只要能动,就要想方设法钻出去。
要寻找可以挖掘的工具,如刀子、铁棍、铁片等用来挖掘废墟。
要凭眼睛和耳朵、感觉找准逃生方向:
哪里可以看到光线就说明距离短;
哪里可以听到声音就说明距离近;
哪个方向感觉风大就说明距离近等等。
9)坚持就能胜利
需要强调的是,被埋在废墟里面的人,只要能坚持下去,生存概率还是很高的。
像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市区约有86%的人被埋压,在极震区约有90%以上的人被埋压。
以数字计算,在近70万市民中,约有63万人被埋压,其中因埋压死亡近10万人,约占被埋压人数的16%。
在户外怎样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应双手交叉放在头上,最好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等,特别是要躲开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同时也要注意避开危旧房屋、狭窄的街道等危险之地。
◆避开高耸或悬挂的危险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地震时正在郊外的人员,应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地,以防滑坡、地裂、涨水等突发事件。
骑车的下车,开车的停下,人员靠边行走。
◆地震时,在车上的人会被路边坠落的物体砸伤。
其实,他们只要简单地离开车辆,靠近车辆坐下,或躺在车边就可以了。
因为,通常被压垮的车辆旁边都有一个相应的空间可供躲避。
同理,在停车场时你也不应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天花板压扁汽车,造成伤害。
◆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
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避开立交桥这类的结构复杂的构筑物,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
在家中怎样避震
◆一旦感觉到地震,应抓紧时间紧急避险。
大地震从开始到震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切勿耽误时间。
◆在地震中,木质建筑物最牢固。
木头具有弹性,并且可以与地震的力量一起移动。
如果木质建筑物倒塌了,会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间,而且木质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对人伤害较轻。
砖块材料则会破碎成一块块更小的砖。
砖块会造成人员受伤,但是,被砖块压伤的人远比被水泥压伤的人数要少得多。
因此,当所在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差时,方可考虑从室内跑出去,而住平房时最好尽快跑到室外的空旷地带。
◆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
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地震发生时不要慌,特别要牢记的是不要滞留在床上,特别是若晚上发生地震,而你正在床上时,你只要简单地滚下床。
床的周围便是一个安全的空间。
如果你正在看电视,不能迅速地从门或窗口逃离,那就在靠近沙发或椅子的旁边躺下,然后蜷缩起来。
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地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
◆避震位置至关重要。
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当建筑物倒塌落在物体或家具上时,这些物体会使靠近它们的地方留下一个空间。
这个空间就是“救命三角”。
物体越大越坚固,它被挤压的余地就越小。
而物体被挤压的余地越小,这个空间就越大,于是利用这个空间的人免于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种三角空间,包括炕沿下、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这些地方是人们可能幸存的相对安全的地点。
◆躲避时应尽量靠近水源处,尽量靠近建筑的外围,你越靠近建筑物的中心,你的逃生路径被阻挡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靠近建筑的外围,那么即使出不来也容易获得营救,但不可躲在窗户、门框下面。
地震后大楼倒塌时,很多人会被发现在门口被砸死。
因为如果你站在门框下,当门框向前或向后倒下时,你会被头顶上掉落的屋顶砸伤。
如门框向侧面倒下,你会被压在当中。
◆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
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角落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选择它为最佳避震场所。
◆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身体受限,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营救。
◆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不可躺卧,因为躺卧时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位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地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想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
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
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及后颈;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
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吸入灰土和毒气。
◆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在学校怎样避震
◆在比较安全的教室里,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闭眼,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寻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可以躲避在坚固的课桌下、讲台旁,千万不要拥挤,以免造成踩踏伤亡事件,更不能跳楼。
◆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
◆在室外的操场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同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千万不要回到教室中去
在野外和海边怎样避震
◆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以防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在海边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引发的海啸袭击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慌乱地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以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地震时,如果你正在商场、地铁、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再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在行驶的汽车内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在中国的多发区域
地震带一般被认为是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地带。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其中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3/4。
地震带内的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显著活动和相对平静交替存在,一定时期后又重复出现。
各地震带的重复期从几十年到几百年,甚至达千年以上。
各地震带的大地震发生方式有单发式和连发式之分。
前者以一次8级以上地震和若干中小地震来释放地震带内积累的能量;
后者在一定时期内以多次7~7.5级地震释放其绝大部分积累的能量。
地震带内显示的各种不同的地震活动性与该地带地壳介质性质、构造形式和构造运动强弱有关。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
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如何应对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
地震会间接引起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疫病蔓延等等,称为地震的次生灾害。
例如:
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
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
震后流行瘟疫;
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造成威胁等等,可见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水灾(海啸、水库垮坝等)、火山爆发、传染性疾病(如瘟疫)暴发、毒气泄漏与扩散(含放射性物质如核电站污染物泄漏等)、其他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停产(含文化、教育事业)、生命线工程被破坏(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社会动乱(大规模逃亡、抢劫等)。
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突如其来,往往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大中城市,那么损失不亚于一次真正的破坏性地震。
1)遇到地震引发的海啸怎么办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发生里氏8.7级强烈地震,引发波及印度洋沿岸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巨大海啸,造成印尼12万人死亡,20万人流离失所。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千米处发生9.0级的强烈地震,随即引发大海啸,并淹没了日本东北部地区,造成人员大量伤亡。
海啸是地震的次生灾害的一种,而地震活动是海啸最主要的原因。
在海洋中或在海洋附近,在地震的形成或减弱时都会发生海啸。
在地震发生时,海底板变形,造成海水移位。
在地震减弱时,地壳板块之间相互滑动,造成大量的旋流,而引发了大量海水的置换和转移。
另外,海底山崩也能导致海啸。
海底山崩常发生在地震期间或海底火山爆发时。
这些山崩以及地震中落下的沉淀物和岩石也会导致大规模的海水移动,引发海啸。
①地震海啸的两种形式
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形成的。
其形成机制有两种形式:
“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
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突然错动向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返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
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
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的巨浪。
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1983年5月26日,日本海中部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②什么样的地震会引发海啸
有些地震会引发海啸,有些则不会,这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地震强度、地震波的方向、海底地形等,细微的状况差别往往决定着生与死的界限。
地震强度是地震产生的最大震波范围的衡量标准。
7.5级以下的地震通常不会产生海啸,但也有6.0级地震产生本地小范围、破坏性稍小海啸的例子。
当地震活动导致断层周边地块产生垂直运动的时候就会引发海啸。
当海底部分地块垂直移位或者开始上下运动时,地块上面的海水也会发生位置改变。
这种运动会导致将海水往上推的能量巨大的波浪产生。
反之,将地块水平推动的地震引发海啸的可能性则小得多。
事实上,当地震能量水平推动板块时,海水不会受到影响,无论地震强度高低,海啸都不会产生。
至于海啸产生波浪的高度则取决于地块垂直运动所导致的波浪在向海岸行进过程中如何与海底地形互相作用,这可以推测海啸波行进时的规模。
当在远海时,海啸通常以每小时800~1000千米的速度行进,但在靠近陆地时,行进速度会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海啸不受气象条件影响,它的能量来自于海底的剧烈运动,不会或者很少因为行进过程中的天气情况而改变。
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全球地震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带一致。
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平均六七年发生一次,其中约80%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当海底地震导致海底变形时,变形地区附近的水体产生巨大波动,海啸就产生了。
③地震引发的海啸是否会在中国发生
中国海区地处太平洋西部,濒临西北太平洋地震带。
那么,我国沿海会不会发生地震海啸?
远洋海域发生的地震海啸会不会波及我国并造成灾害性破坏呢?
据历史记载,两千年以来,我国只发生过10次地震海啸,平均200年左右才出现一次。
这表明我国沿海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很小。
这是因为我国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水深较浅,大都在200米以内,不利于地震海啸的形成与传播。
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除了郯城~庐江断裂带纵贯渤海外,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在我国海区内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所以,即使我国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缺乏引发海啸的条件。
从1969年至1978年我国渤海、广东阳江、辽宁海城、河北唐山发生的4次大地震结果看,尽管地震震级均在6级以上,均未引发地震海啸。
然而,虽然我国近海海域不具备地震海啸的海洋条件,但地震引起1~2米波高的潮水涌上岸的情况还是发生过的。
如果发生7.5级以上强震,渤海和北黄海不会受地震海啸影响,但台湾及其附近有可能造成一定灾害。
可见地震海啸仍是我国不容忽视的海洋灾害,尤其是闽台地区,本地地震海啸灾害的潜在危险仍然存在。
④地震后一旦发生海啸你应该怎样做
◆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
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如果在船上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一定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
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作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
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个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千米远的地方。
◆当感觉强烈地震或长时间的震动时,你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撤离到两侧的斜坡、高丘、地基结实的高地上,切勿在山涧、峡谷底停留或沿河流行走,因为海啸有时会在河流中逆流而上。
◆疏散时,应避开狭窄的胡同和建筑物密集地带,当来不及到达高地时,应暂时躲避到“安全岛”或坚固的建筑物的高层。
因海啸波不止一次,而且间隔一段时间阵发性地发生,所以疏散应坚持1~2小时,切勿一次涌高之后即回去。
◆如果收到海啸警报,没有感觉到震动也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
通过收音机或电视等掌握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警报之前,勿靠近海岸。
不要去看海啸,如果你和海浪靠得太近,危险来临时就会无法逃脱。
◆一旦落入水中,尽可能寻找可用于救生的漂浮物,尽可能地保持体能,沉着冷静,等待救援
放射性物质泄漏和核辐射
地震尤其是大地震以及其引发的海啸等灾害,会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营造成危险,严重者甚至会引发核事故,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和核辐射。
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是指核反应堆里的放射性物质外泄,造成环境污染并使公众受到辐射危害。
核泄漏对人员的影响表现为核辐射,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
它有α、β、γ三种辐射形式。
α辐射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人体内后危害大;
β辐射是高速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
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1)受到核辐射致病后会有什么症状
核泄漏发生后,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引起内辐射,而γ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
核辐射的急性初期症状是恶心、呕吐、发热、腹泻。
短时间内大剂量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性损伤,称为急性放射病。
较长时间超过允许剂量的辐射损伤,称为慢性放射病。
此病常见于接收过量辐射的工作人员、公众及核武器爆炸的罹难者,主要引发造血功能障碍、内脏出血、组织坏死、感染及恶性病变等。
其中,核辐射导致的全身外照射损伤主要出现在急性放射病典型病程的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疲劳、发热和腹泻。
“假愈期”患者持续时间长短不同,症状有所缓解。
严重的发展到了“极期”则有感染、出血和胃肠症状。
经恰当治疗后上述症状会逐渐缓解。
而局部照射损伤是因受照剂量的不同,在受照部位可能出现红斑、水肿、干性脱皮和湿性脱皮、起水泡、疼痛、坏死、坏疽或脱发等症状。
局部皮肤损伤通常持续几周到几个月,严重者常规方法难以治愈。
体内污染引起的内照射一般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除非摄入量很高,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2)发生核泄漏你应怎么应对
一旦出现核泄漏事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获取尽可能多的、而且是可信的信息,并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
为此,应通过各种手段(电视、广播、电话等)保持与当地政府的信息沟通,切忌轻信谣言或小道消息。
第二件事是按照当地政府的通知,迅速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
①核事故后烟云能飘浮多远很难预测,它取决于风速和其他气象条件。
如果在室外,当判断有放射性物质散布事件发生时,你要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跑。
在突发事件的早期和中期,隐蔽是主要防护措施之一,大多数建筑物可使建筑物内的人员吸入剂量约降低一半。
选择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减少直接的外照射和污染空气的吸入。
关闭门窗和通风设备(包括空调、风扇、换气扇),但是由于隐蔽一段时间后,屋内空气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会上升,此时应当通风,以便将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降低到相当于室外较清洁的水平。
因此,相对于持久的释放而言,隐蔽的防护效果较差,隐蔽时间一般认为不应超过两天。
②根据当地政府的安排,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现场,以避免或减少来自烟囱或高水平放射性沉积物引起的大剂量照射。
③尽量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的密闭空间。
如果一定要出门,要尽可能缩短外出时间。
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戴口罩,并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和空气接触。
可用各种日常服饰,包括帽子、墨镜、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对人的体表进行防护。
④服碘保护。
在核泄漏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碘131的情况下,将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物作为一种防护药物服用,可以降低甲状腺的受照剂量。
为了使甲状腺受照剂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在摄入放射性碘以前就应该服用稳定碘;
否则就应在此后尽快实施这一措施。
如果在摄入放射性碘以前6小时内口服稳定碘的话,所提供的防护几乎是完全的;
如果在摄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碘,防护效率约90%。
措施的有效性随措施的拖延而降低,但在摄入放射性碘数小时内服用稳定碘,甲状腺吸收的放射性碘仍可被降低一半左右。
应该注意的是虽然碘对辐射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却不可盲目服用碘片,要根据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在评估事故状态以后才能决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断或因恐惧而擅自服用。
碘摄入过多会导致碘性甲状腺肿大,导致不良后果。
另外,对于像甲状腺有结节者,突眼性甲状腺肿已经治愈者,曾接受过放射性碘治疗者,甲状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甲状腺单侧切除者,有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对碘过敏者,某些皮肤病(座疮、湿疹、牛皮癣)患者等,应慎用或不用稳定碘。
⑤可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射形成的污染。
用水淋浴,并将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脱下存放起来,等到以后有时间再进行监测或处理。
⑥听从当地主管部门的安排,决定是否需要控制使用当地的食品和水。
当食品和饮水中的放射性核素的浓度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水平时,应禁止或限制使用这些受污染的食物和水。
受污染的食品可采取加工、洗涤、去皮等方法去污,也可在低温下保存,使短寿命的放射性核素自行衰变,以达到可食用的水平。
对受污染的水,可用混凝、沉淀、过滤及离子交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灾害 急救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