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品课件之五人墓碑记 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6396757
- 上传时间:2023-05-0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3.64KB
优品课件之五人墓碑记 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优品课件之五人墓碑记 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品课件之五人墓碑记 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何”)
逡巡qūnxú
n(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缳huá
n(绳索,套索)
暴pù
(同“曝”,显露)谥shì
(死后追封的称号)
户牖yǒu(窗洞,这里指代家忠)詈lì
(骂)��ji?
ng(光、明亮)
四.学生再读一遍课文
五.说说从课文中读到了什么。
……
提示:
1、五人是那些人?
他们都是怎样的人?
哪里人?
2、他们是因为什么而与阉党斗争的?
3、作者仅仅在写他们的斗争经历么?
4、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5、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赞扬五人的精神的?
教师归纳:
这是一篇墓碑记,这种文体通常记述死者的姓氏、籍贯、出身、经历等情况的,但这篇墓碑记却打破这种写法,他通过叙写苏州五位义士反抗阉党的经历,赞扬了五人仗义抗暴,不怕牺牲、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肯定了他们斗争的重要意义,进而阐述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六.在课文中找出能转换行文角度的过渡句
第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呜乎,亦盛矣哉!
”用抒情方式结住叙事以引起议论。
第2自然段的最后“独五人之激缴,何也?
”一句设问引起叙事。
第3自然段的开头“予犹记……”,其作用领起叙事。
第5自然段的开头“嗟夫”,表示上文(3、4自然段)的叙事已终结,由此转入大段议论。
第6自然段的开头“由是观之”,承接上文(5自然段)的议论并进一步展开
教师总结:
从这里看出,这篇文章叙事议论有机融合,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至第四段)主要是记叙,第二部分(第五段至结尾)主要是议论。
但在记叙中又夹着议论,在议论中又夹着记叙。
叙议结合,是文章的优点。
七.时代背景:
明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由上到下地建立了一整套特务统治。
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大多是皇上宠信的宦官。
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达七年之久,党羽遍布天下。
应天巡抚周起元得罪于魏阉而被免职。
已削职乡居的周顺昌(蓼洲周公),同情周起元,当众辱骂魏阉,魏因此怀恨在心。
天启四年,魏阉借机指使死党苏州巡抚毛一鹭加罪周顺昌并逮捕了周顺昌。
这一行为激起了苏州人民极大愤慨,于是趁毛一鹭等人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
他们毁官府,杀缇骑,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死。
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庭在苏州大肆捕人,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慷慨就义。
一年以后魏阉被皇帝贬往凤阳看陵,魏忠贤于途中畏罪自杀。
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魏忠贤生祠一夜被捣毁。
苏州乡绅吴默等人收葬颜佩韦等五人尸体重葬于魏生祠原址,并立了墓碑。
八.作业布置。
翻译课文1―4段。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
翻译1-4段,掌握“之”“于”“而”“以”等虚词、“激”“止”“闻”等实词、倒装,判断,通假古今意等语法现象。
理解根据中心选择材料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基本梳理了文章的内容,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归纳一下:
本文是一篇墓碑记,文章通过记叙五人与阉党斗争并最后献身的经过,赞扬了五人坚持正义,视死如归,英勇不屈的精神,阐述了“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的道理。
二.好,昨天我们说到记叙五人与阉党斗争并献身的经历主要集中在1―4段。
1.下面我们再听一边课文录音1―4段,感悟他们的这种杀身成仁的精神。
2.先请四位同学来翻译一下,要求能脱离翻译本。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
(这)五个人是在周蓼洲先生被逮捕的时候被正义激发而死于这件事的。
到现在,吴郡中的
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且立石
贤明的士大夫向执政的人请示后,立即清理魏忠贤被废祠堂的地址来安葬他们的遗体;
并且树立石碑
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呜呼,亦盛矣哉!
在他们的坟墓之门前,用来表扬他们的行为。
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
注意的词语:
盖:
发语词当:
在……的时候之,取独而:
连词,表结果焉:
兼词,于之,在这件事
注意的句子:
五人者,盖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判断句:
……者,……者也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被动句:
于,被,表示被动
小结:
这段交待为五人建墓立碑的经过和目的。
(2)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夫十有一月之中,
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修墓来埋葬他们,那时间只有十一个月罢了。
这十一个月之中,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所有富贵人家的人,意气昂扬踌躇满志这类人,他们因为生病而死,死而埋没不值得去说的人,
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独五人之��,何也?
也已经太多了,何况乡间的没有声名的人呢?
唯独这五人能名声显赫,为人挂念,这是为什么呢?
墓:
名作动,筑墓而:
表顺承止:
通“只”有:
通“又” 徒:
这类人 疾病:
名作动,生病 不足道:
不值得称道 之:
①结构助词,的②取独 ��:
通“皎皎”,这里指名声显要,被人记挂
运用对比,赞颂五人的壮举。
(3)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我还记得周公被戴捕,在丙寅年三月十五日。
我们社的那些品行可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
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问:
“谁为
替他声张正义,募集钱财来为他送行,哭声震动天地。
穿红衣服的卫士手握宝剑向前,问:
“谁为他们
哀者?
”众不能堪,�x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 吴者为魏之
哭泣?
”大家不能忍受,笞打并打倒他们在地。
这时以大中丞身份担任吴郡巡抚的人是魏忠贤的
私人毛一鹭,公之 逮 所由 使 也。
吴之民 方痛心 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则
死党毛一鹭,周公被逮捕就是由他主使的。
苏州百姓正痛恨这件事,于是趁他大声呵叱的时候,就
噪 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
呼叫着追赶他。
毛一鹭藏匿在厕所里才逃脱不久(他)用苏州百姓暴乱的罪名向朝庭请示,追究这事
诛五人,曰:
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袢辉谀拐咭病�
斩了这五人,这五人是:
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就是现在并葬在坟墓里的人。
注意词语:
之:
①取独②结构助词,的③代词,代周顺昌望:
农历每月十五日
行为士先者:
品行是读书人榜样的人声义:
伸张正义,声,名作动,声援,声张
赀:
通“资”,钱财而:
表修饰哀:
同情,这里引申为哭泣
�x:
鞭打,笞打仆:
使动,使……倒下抚:
动词,作……的巡抚
使:
主使痛心:
痛恨于心溷藩:
厕所
按:
①握着②追究以:
①来,表目的②以……的身份③地,表修饰④以……罪名
注意语句:
谁为哀者:
谁为他们哭泣,省略句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判断句
即今之�袢辉谀拐咭�:
判断句
请于朝:
于朝请,向朝廷请示,倒装句
这段文字记叙了苏州暴动的起因和经过。
(4)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然而,(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神情昂然,喊着中丞的名字而骂他,谈笑着死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
(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有贤明的士大夫拿出五十两银子,买了五人的首级而函之,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用匣子盛好它,终于同尸身合在一起。
所以现在的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当:
接受詈:
骂以:
地,表修饰颜色:
脸色(古今意)少:
稍微
五十金:
五十两银子函:
盒子,这里用作动词,用盒子装卒:
终于,最后
全:
完完全全
这一自然段追叙五人牺牲的壮烈情景,突出他们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气慨。
三.这四段文字记叙五人与阉党斗争的经过与慷慨就义的情景。
1.大家思考:
作者在叙述描写时是围绕他们的哪一点来写的?
坚持正义。
2.好的,可以用课文的那句话来归纳?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3.好的,接下来大家看看,文中那些内容来写“激于义”的。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资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众不能堪,�x而仆之。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而函之,卒与尸合。
4.说得好,下面思考:
苏州暴动形式复杂,声势浩大,为什么作者仅仅抓住“激于义”来写?
因为作者接下来要赞扬五人的这种坚持正义的精神,进而阐述“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看起来文章的选择真是根据中心的表达需要来确定的。
作者这样取舍,原来是为下文的议论在作铺垫。
四.作业
翻译课文5―7段。
第三教时
翻译5―7段,继续进行文言学习,理解正反对比论述的作用。
一.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五人与阉党斗争的经过,感受了他们“激于义”的精神,明白了根据中心选择材料的写法。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作者议论的方法。
二.先请同学们听课文5―7段的录音,准备翻译。
好,今天我们也要像昨天一样能脱离翻译本进行翻译。
1.嗟夫!
大阉之乱, 缙绅而能 不易 其 志者, 四海之大,
唉!
在魏阉乱政的时候,当官而能够不改变自己的志节的,(在)全国(这样)的广大地域,
有几 人 欤?
而 五人 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
有几(个)人呢?
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
蹈 死 不顾, 亦 曷故哉?
且 矫诏 纷出,
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况且(当时)假传的圣旨纷纷发出,
钩党之捕 遍于天下,卒 以 吾郡 之发愤一击, 不敢复
对有牵连的(东林)党人的逮捕遍于天下,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阉党就)不敢再
有 株治;
大阉亦 逡巡 畏义, 非常之谋 难于 猝 发, 待
有牵连治罪(的暴行了);
魏阉也犹疑不决,畏惧正义,篡位的阴谋难以立刻发动,(后来)等到
圣人之出 而投缳 道路:
不可谓 非 五人 之力也!
当今皇帝即位,(魏阉)就吊死(在)路上,(这)不能说不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注意词语:
乱:
乱政 易:
改变 欤:
句末语气词,呢 编伍之间:
指代民间
闻……之训:
接受……的教导 素:
平素,平时 以:
因为
非常之谋:
这里指篡位的阴谋 猝发:
马上发动 出:
这里指即位
注意句式:
激昂大义:
被正义激励,倒装句,被动句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省略句,(魏忠贤)(于)
这段文字赞扬了五人坚持正义的精神,评价了他们的历史功绩。
2.由是观之, 则今 之 高爵显位, 一旦 抵罪, 或 脱身以逃,
由此看来,那么今天那班(原先)爵位显赫的高官,一旦犯罪应受惩治(时),有的脱身逃跑,
不能 容于远近,而又有 剪发 杜门、 佯 狂 不知 所之 者。
不能被远近的人收留;
又有(的人)剪发为僧,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
其 辱 人 贱 行, 视 五人 之 死, 轻重固何如哉?
是以
他们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意义)轻重到底怎样呢?
因此
蓼洲周公忠义 暴于朝廷, 赠谥 美显, 荣于身后;
而 五人 亦得以
周公墓洲忠义显露在朝廷,赠赐谥号使名声荣耀,在死后(非常)荣耀;
而(这)五(个)人也得以
加 其 土封,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凡四方之士 无有不过
修建他们的坟墓,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们的姓名,凡四方的士人经过(五人墓时)没有一个不
而拜且 泣 者,斯固 百世 之遇 也!
不然, 令 五人者 保
跪拜而且流泪的人,这真(是)千载(难得)的机会呀!
不这样(的话),假令(这)五(个)人保全
其 首领以 老于户牖之下,则 尽 其 天年, 人 皆得以 隶使之,
他们的头颅而老死在家里,那么,(虽然)享尽他们的天年,但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做仆役来使唤,
安 能 屈豪杰之流, 扼腕墓道, 发其
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们拜倒(墓前),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非常愤慨,抒发他们
志士 之悲 哉!
故 予与同社 诸君子 哀 斯墓 之徒有其石也, 而为之
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
记, 亦 以 明 死生之大, 匹夫之 有 重于社稷也。
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一死)也有比国家(兴亡)重大的啊。
贤 士大夫者:
�浊湟蛑�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前面提到的)贤明的士大夫:
(是)�浊湮夤�因之,太史文公文起、姚公孟长。
杜门:
闭门不出 佯狂:
假装疯狂 所之:
逃到什么地方,之,逃
辱人贱行:
不知羞耻的人格,卑贱的品行 视:
比
固:
①到底,加强反问②真的,加强感叹 暴:
通“曝”,显示 土封:
坟墓
美显:
使名声荣耀。
美,使……美;
显,名声 斯:
这
百世之遇:
千载难得的机遇 首领:
头颅(古今意)
户牖:
代家。
户,门;
牖,窗 尽:
动词,享尽
隶使之:
像使唤奴隶一样使唤他们。
隶,名词作状语,像奴隶一样
屈:
使动用法,使……屈身拜倒 之流:
这些人 哀:
惋惜
徒:
白白,空 为之记:
为它写了这篇墓碑记。
记,动词,作记
明:
形容词作动词,说明,阐明 匹夫:
平民 社稷:
国家
于:
①在,到②比
注意句子:
容于远近:
于远近容,倒装(荣于身后、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斯固百世之遇也:
三.这两段文字在赞扬五人坚持正义的精神,并引申到所有平民的重要,提出“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1.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遍5、6两段,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议论的?
正反对比。
2.好,请同学们找出两段文字中运用对比的内容。
(1)把大阉乱政时五人的表现同缙绅的所作所为比较。
原句: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2)把五人的慷慨赴死同高爵显位抵罪后的丑行比较。
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3)假设五人不死于义尽其天年而毫无意义,同他们现在所受的敬仰比较
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教师小结:
找得好,加上课文第二段把五人的死同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的死进行比较。
通过这样正反对比,突出了五义士牺牲的光荣,使读者领会到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意义是多么重大!
也更加热烈地颂扬了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献身精神。
四.小结:
本文以明确的立场,爱憎分明的感情,记叙了五人与阉党斗争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五位义士在反阉党的斗争中坚持正义的精神,得出“匹夫之死有重于社稷”的大道理。
文章叙议结合,反复对比,使五人之义跃然纸上,展现了他们慷慨死义的壮烈事迹。
五.作业
优品课件,意犹未尽,知识共享,共创未来!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品课件之五人墓碑记 苏教版 课件 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