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研究报告教学报告-《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模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
- 文档编号:66118
- 上传时间:2023-04-28
- 格式:DOC
- 页数:13
- 大小:44KB
理论研究研究报告教学报告-《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模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
《理论研究研究报告教学报告-《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模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研究研究报告教学报告-《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模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模式》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明德小学在2012年9月开始了区级课题《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研究,经过三年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现对我校课题研究作结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
实施小班化教学是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小班化教育已经较为普及,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小班化教育由于人数少,增加了师生之间交往的额度,每个学生能更多地得到教师的关注和指导,促进了教育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目标的实现。
通过实行小班化,让学生更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增加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小班化教学已成为个性化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农村生源的自然萎缩,结合我校师生比的现状,2012年我校通过努力在班额设置上具备了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争取经过一个阶段研究,使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评价观等方面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互动、合作,发展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界定
小班:
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区别于一般在40甚至50人以上的传统教学班。
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
在小班配置条件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标的素质教育观支配直的教学活动体系,强调和谐的情境,充分有效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小班教学特征。
合作:
合作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方式,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交往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那种会合作,又能积极参与竞争的人才。
小班化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合作的习惯。
做好合作小组成员组合的研究,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对各小组的组员构成进行认真考虑,而不是随意的进行组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入手,把全班同学进行科学分组,寻求最佳的分组方案,以取得预期的最佳的合作效果,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大致相同,男女混编,并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在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况,符合教学发展需要。
坚持小组内合作为主,竞争为次;小组之间开展竞争,既达到竞争的目的,同时又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研究小组内成员的科学合理分工,帮助学生在小组中明确各自的职责,合作学习小组可以达到学生之间资源相互利用,目标的相互依赖,奖励的相互依赖,身份相互依存,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往,学会助人,学会寻求帮助。
我们采取两种分组方式:
一种是学生自主选择小组成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完成协作学习的内容;另一种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分组,有两种分法:
可分为同质组,即每个小组成员的层次相同,也可分为异质组,小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
同质组有利于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小组学习中学生活动机会均等。
异质组有利于开展“帮助差生”活动。
(2)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
“每个学习者都不就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
”亦即我们平常所说学生的知识技能不是别人教会的,而是通过他自己的学习“习得的”。
“教是为了不教”,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终身学习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着重在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合作与交流、学会搜集资料,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以保证课堂交流中听课的质量,培养认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校一至六年级年级全体学生。
重点三年级、六年级。
该课题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为行动研究法:
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实施教育行为,以验证假设。
其它方法如:
经验总结法、观察法等。
2、调查法:
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
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
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5、理性思辨:
我们拟通过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三)研究基本思路:
1、以校本培训为主线,加强教师实施语文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学习
(1)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学习小班化教学的理论知识
(2)观摩展示课,全面开展小班化教学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3)案例反思,交流分享小班化教学实施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2、以(骨干)青年教师为主体,培养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生力军。
3、以课题研究为导航,确保语文小班化教学的顺利推行。
三、课题实施情况
(一)、准备阶段:
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
1、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整理,重点研究《国内外小班化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等。
2、组成课题组,聘请课题专家,组织开题。
3、确定课题研究基本内容及课题研究方案。
4、进行实验前测。
(二)、实验阶段:
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
1、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并按设计的模式按期开设“实验课”。
2、进行实验中有关情况与调查和实验成果的检测,及时进行有关资料的分析,以使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
3、分阶段、分学科进行实验成果的分析。
(三)、总结鉴定阶段:
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
检测分析,整理材料,完成课题研究的报告。
并请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成果鉴定。
四、课题研究的总结
这三年来我校语文课组实施的是《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我校由于地域原因,学生人数较以往在不断较少,每班学生25人以下,这为我们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理论学习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教育研究的先行探索和理论总结。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思想意识,我们课题组先进行了理论学习。
1、教学互动理论
所谓互动,基本上有三种互动的方式,即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师师互动。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课堂是一种复合型的教学活动,有单向型、双向型、多向型和成员型(是一种视教学为师生平等的互动关系的教学活动),这是合作学习对“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这种教学观的拓展。
有关专家认为:
仅仅持“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这一观点来认识教学过程是不够的,过于简单化。
“互动”是合作学习教学思想的最主要思想。
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积极互赖,即指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个人与集体息息相关,只有集体成功自己才成功,因此,这种互动是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的活动。
2、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理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掀起的教育学理论。
它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最本质的特征。
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就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
首先,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同化和顺应)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次,事物的意义不能独立于主体而存在,新知识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理解和应用,然后纳入他的现有的知识结构中生成新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还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教师要构建有效的、平等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的课堂氛围,实行协作学习开发学生差异资源,改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个性的发展和对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
4、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学生间可以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题。
“只有在有交往、有知识和经验存在差异的人的场合,才会有教学的出现”。
合作学习的优越性体现在:
首先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宽松和充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发言机会肯定多于全班交流。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这样,学习者可以取长补短,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可成为整个群体所共享;其次,合作学习还能激励学生个体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在合作学习时,学生要展示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对知识的钻研就更加深刻。
在表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会使新旧知识更加融合,从而扩大了知识的应用层面。
同时,学生还会通过别人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认知的重建,促进了深层次的思维;另外,合作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和谐发展。
同学们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有助于消除学生间的隔阂、歧视和泠漠,因此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
(二)实际操作
第一:
课前“四人小组”的预习检查。
现在学校推行任务单制度,要求每节课预习,有任务就要有检查,否则学生不会真正的进行自主学习。
为了更好的督促学生和提高他们自我管理的意识,每次上课前的2分钟,由四人小组组内进行学案的检查,然后反馈给老师。
第二:
在新授课的课堂中,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引导学生互助学习,采用1对1挑战、1+1共同体的形式、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等。
五、课题研究成果
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改变了我们对教育的看法,更新了我们的教育观,对我们形成新的正确的学生观、学习观发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新课程标准是从课程角度明确了学科教学的目标和教学方式,评价方式;那么小班化教育则从教育方式上改变了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生存状态。
(一)改变了教师的思想方式,加速了课程理念的内化进程。
小班化教学实践改变了教师的思维方式,引发教师对自身的地位、作用,教学中角色定位,课堂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和重构,为此,小班化教育实践需要有先进理念的教师的智力支持才得以顺利进行。
小班化教育实践增强了我校教师自我学习的内在需求,激发了教师学习的新动机。
小班化教育实验过程,既是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变革过程,也成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接受先进理念洗礼的自新历程。
小班化教育实践给我校教师专业学习和修炼提供了一个鲜活的经验,创造了一个教师在职自修的背景和氛围,能持续激发和保证教师学习的动机和需求;目的明确,为实验服务;效果直接,现学现用,活学活用;学习行为与教学实践联系紧密,互相促进,走出了学习与教育相背离的怪圈;同时,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也避免了理论学习的庸俗化和功利化。
小班化实验以来,我校教师学习需求、学习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改善折射了小班化教育理念给教师带来的可喜变化。
(二)增强了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小班化教育实验很好地解决了科研和教育脱节的问题。
一则,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情境,新的教育要求迫使教师要了解小班化,探索新问题,研究新策略;二则,我县小班化教育初中实验刚刚起步,现成经验少,框框约束也少,给广大研究者和教师创造性发挥提供了便利。
课题研究保证了与办学目标、学校工作重心相统一,每个研究者都是研究集体的一分子;课题研究力求做到有计划,有指向,有落实,有指导,有成果。
课题组坚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教学”的宗旨,立足教学和课堂,发现问题即研究,解决问题即总结,指导教师灵活多变地从教学问题中发现课题,运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简便方法,突破难点、疑点,研究过程与教学同步,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促成了教育方式的根本转变,增进了教育行为的有效性。
小班化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方式,它理论基础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特征,赋予了教育以人文主义的光辉,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教学行为中心的落后做法,瞄准的是教师如何教得更有效,学生学得更有效、更充分,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有个性、生动活泼地发展,形成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品格。
引进小班化教育理念,实施小班化教育,我校要求教师抓住备课和上课、辅导三个核心环节用力,立足课堂教学,重视40分钟效率的提高。
1.小班化教育情境为教师准备了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情需要的前提条件。
我校生源质量一直不太好,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家庭教育缺失,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实施小班化教育以后,班级人数少了,分组教学,个别化辅导有了保障,教师精力和教学时间分配也可以作合理调整,教学空间允许教师深入到各小组,了解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指导;教学可以精讲多练,也可以腾出时间让学生自己讲,教师独占课堂话语权的现象客观上就减少了。
2.教师接受了新课程理念指导和小班化教育理论熏陶后,有了改变教育方式的内在需求和现实行动。
参加试点以来,我校实验年级课堂教学状况得到了较大改观,教师不再独尊于课堂,学习权力大部分交给了学生,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的频率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游离于课堂之外的边缘学生人数大为减少。
不少教师能自觉地运用各种评价手段,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进行即时评价;在评价的方式上,注意以赏识、鼓励为主,注重三个纬度目标达成的全面评价。
(四)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了学生的生存状态。
传统课堂之所以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处于学习动机和情绪的抑制状态,是因其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话语权,学生成了被动的受者,教师被异化为管理者和权威,学生处于受支配地位。
教师满足于课堂的“宁静”——学生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能提出学习的疑问,学习主体性被忽略和漠视,这种教育方式最终必然只能以成绩来衡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关系中隐藏各种对立和危机。
总言而之,我校开展《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模式》研究,不只改变了教师的思想,改变了教师的价值取向,也改变了我们的教育行为,改变着我们的教育对象和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
今后,这种教与学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被现实地采纳和使用,也成为小班化教育实践中发育得最为典型的教学方式。
惠阳区良井镇明德小学语文课题组罗文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模式 理论研究 研究 报告 教学 小学语文 小班 模式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