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6871243
- 上传时间:2023-05-0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17KB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掌握分析测定中的误差来源、误差的表征,以及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与表达;
3.初步了解分析化学在化工、医药、生物、信息、能源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其它学科的新技术、新成就对分析化学的促进与发展。
二、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6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和发展概况
2、了解定量分析的方法与过程
3、掌握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概念、定量分析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1、分析化学定义、分析方法分类、分析化学的发展
2、定量分析过程和方法
3、滴定分析法概论
教学重点:
分析的基本过程、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概念
教学难点: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的概念
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4学时)
1、了解如何采集试样
2、理解试样的制备方法
3、掌握样品的分解方法
1、样品的采集
2、试样的制备与分解
试样的制备与分解
试样的分解方法
第三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10学时)
1、了解偶然误差的分布特征(正态分布),有限次测量中随机误差的t分布
2、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3、理解有效数字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法则
4、掌握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准确度与精密度、误差与偏差等概念
5、掌握计算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标准偏差的方法
6、掌握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7、掌握置信度和显著性水准概念的含义
1、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2、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3、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4、显著性检验
5、可疑值取舍
6、回归分析法
7、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置信度、置信区间、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置信度、置信区间的概念;
随机误差的分布特征——正态分布,有限次测量中随机误差的t分布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10学时)
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存在形式,及分布曲线
2、掌握质子条件方程,简单溶液pH的计算
3、理解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及范围
4、理解一元强、弱酸碱的滴定曲线、滴定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
5、掌握强酸、强碱、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6、掌握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酸碱反应与平衡
2、酸碱体系中各型体的分布分数
3、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
4、缓冲溶液
5、酸碱指示剂
6、酸碱滴定原理
7、滴定误差
8、酸碱滴定的应用
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质子条件式的书写、H+浓度的计算、滴定误差的计算
质子条件式的书写;
缓冲溶液H+浓度计算
第五章络合滴定法(10学时)
1、了解EDTA的性质及其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和特点
2、掌握EDTA滴定反应中副反应系数、酸效应系数定义式和计算式。
配合物条件稳定常数的含义及计算
3、掌握配位滴定化学计量点时pM的计算
4、掌握单一金属离子直接滴定的条件,混合金属离子分别滴定条件
5、理解配位滴定中终点误差公式的意义及使用
6、理解金属离子配位滴定的适宜酸度,配位滴定中使用缓冲溶液的重要性7、了解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1、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物
2、络合物的平衡
3、副反应系数及条件稳定常数
4、络合滴定法基本原理
5、准确滴定与分别滴定判别式
6、络合滴定中的酸度控制
7、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8、络合滴定法应用
络合滴定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副反应系数及终点误差的计算
副反应系数及终点误差,特别是混合金属离子分别进行络合滴定时的计算
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法(8学时)
1、了解影响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突跃大小的因素
2、掌握标准电极电位、条件电位及能斯特方程的含义和应用,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及其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理解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原理;
氧化还原滴定化学计量点电位计算,滴定曲线的绘制
4、理解氧化还原滴定前待测组分预处理
5、理解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的原理与应用条件
6、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及其计算
1、氧化还原平衡
2、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3、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
4、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方法
5、氧化还原滴定结果计算
条件电位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常用的氧化还滴定方法(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和重铬酸钾法等)
氧化还原滴定前处理方法及其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七章沉淀滴定法(4学时)
1、了解法扬斯法所用指示剂及其确定终点的原理、测定对象与应用条件
2、掌握莫尔法的原理、测定对象、应用条件
3、掌握佛尔哈德法的原理、测定对象、应用条件
1、莫尔法
2、佛尔哈德法
3、法扬斯法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所用指示剂及确定滴定终点的原理
莫尔法、佛尔哈德法确定滴定终点的原理
第八章重量分析(6学时)
1、了解沉淀形成的有关理论的要点
2、掌握重量分析法基本原理
3、掌握较复杂沉淀平衡体系的计算;
化学因数计算,分析结果计算
1、重量分析法特点、对沉淀形式、称量形式的要求、重量分析结果计算
2、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3、沉淀的类型和形成过程
4、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5、沉淀条件的选择
条件溶度积常数Ksp的意义。
淀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沉淀完全控制的条件。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及提高纯度的措施。
晶形沉淀和无定性沉淀条件的选择。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包括化学因数的概念和计算)
沉淀溶解度的计算。
晶形沉淀和无定性沉淀条件的选择
第九章吸光光度法(6学时)
1、掌握吸收定律及其数学及其计算,偏离光吸收定律的原因
2、理解最佳显色条件和测量条件的选择,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
3、了解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4、理解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1、物质的颜色与光的选择性吸收、光吸收基本定律
2、分光光度计及吸收光谱
3、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4、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光吸收基本定律,吸收光谱
光吸收基本定律
三、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6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第三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
10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第五章
络合滴定法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8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
第九章
吸光光度法
总学时
64
四、习题要求
依据教课书和参考书布置习题,要求学生完成后上交,教师批阅并给出成绩,最后记入平时成绩。
。
五、考核要求
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
30%+期末考试成绩×
70%
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课堂提问等。
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110分钟。
六、主要参考书
1、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林树昌,《分析化学》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华中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4、李克安,《分析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彭祟慧,《酸碱平衡的处理》,北京大学出版杜,1982
6、彭祟慧,《络合滴定原理》,北京大学出版杜,198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析化学 课程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