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地区自然地理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7607948
- 上传时间:2023-05-08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61.41KB
烟台地区自然地理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烟台地区自然地理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台地区自然地理参考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芝罘组地层,集中于市区北部芝罘岛等岛屿,主要岩性为含铁石英岩、石英岩、底部夹有黑云斜长片麻岩及石榴石黑云片岩。
张格庄组和巨屯组地层在本区较少,仅在西炮台山、楼子山、乳子山南部零星出露,主要岩性为石墨、硅质透闪石、大理石岩夹透闪石片岩、滑石片岩、黑云母片岩。
燕山期侵入的花岗岩、花岗伟晶岩出露面积较大,主要在岱山石及金沟寨以西、白石路、文化路以南、乳子山以北地区成片分布。
角闪石岩、辉长岩、闪长岩、辉绿岩、煌斑岩等零星穿插于各种地层之中。
第四纪松散沉淀物复盖于基岩表面和地势低洼之处,或沿海分布,其中风化残积物为粗砂屑物质,分布于丘陵中下部;
坡积、洪积物主要为黄土状土类,呈狭长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及山间谷地;
冲积物则主要为细砂粉砂、亚粘土,集中于夹河两岸及河口地区;
海积物为细砂和淤泥,分布在海湾和连岛坝地区;
风积物为细砂,构成海岸沙丘及分布于冲积——海积平原地带。
(二)地质构造
烟台处于福山—黄务复向斜的位置。
该复向斜轴部在福山至黄务一线,有粉子山群的岗俞组所成,南北两翼基本对称,其中烟台市区所在的北翼为单斜形式,故自南向北地层由新到老依次出露岗俞组、巨屯组、张格庄组,北部芝罘则又出现较新的芝罘组。
各组地层片理产状多倾向东、南或南西。
烟台地区的这种单斜构造,被近东西向、北西向和北北东向两组断裂所切割,形成一不甚封闭的抬升断块构造。
断块边缘东部为桃村
—东陡山断裂,该断裂主要活动时期是在中生代燕山期,地貌表现为一条很宽的河谷带,大沽夹河即沿此断裂发育。
西部边缘为福山断裂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大部分隐伏于第四系之下,夹河下游大致沿此断裂发育。
南部为吴阳泉断裂,北部则为芝罘岛、倥侗岛北侧断裂,该断裂在海底表现为一条深水槽,从蓬莱阁以北海底向南东方向经芝罘岛北侧、婆婆石北至威海附近。
此外,芝罘岛南侧还有与此断裂同组出现的一些北西向断裂,如西口村断裂、连岛沙坝北段断裂,这些断裂与芝罘岛北侧断裂隔岛相背共生,共同割单斜岩层,控制着芝罘岛的形成。
三、地貌概况
烟台市地势南高北低,南及东南部为丘陵山地;
丘陵北侧为向海倾斜的狭窄的第四纪山山麓洪积台地;
市区北部至海边为海积平原及芝罘岛沙坝;
市区西及西北部是夹河与海水共同作用形成之冲积—海积平原。
(一)丘陵地貌
分布在市区南部及芝罘岛。
南部丘陵中最高山峰为岱王山,海拔403米,其次为塔山,海拔397.7米。
丘陵的山脊线呈“N”型,从西南东北向转成西北东南向,这条山脊分水岭将烟台市分为南、北、西三部分:
南部为世回尧山间平原;
北部为市区滨海平原;
西部为夹河冲积平原。
丘陵海拔高度一般为100-200米,较高的山顶有挟镏顶、
乳子山、金有顶、金黄顶、凤凰顶、胡家顶、黑山、大王山等,海拔
均在200米以上。
丘陵坡度多数在20°
左右。
丘陵形成受岩层产状影响,往往形成单面山,山丘两坡不对称,南坡缓、北坡陡。
山丘中冲沟发育,丘陵山地中,从世回尧到黄务之间,为一南北长的带状山间平原,东西宽200米,南北长2公里,平原海拔高度40-60米左右。
地表向南倾斜,土层为亚砂土、中砂和砾石。
沿丘陵边缘山麓,分布着环带状洪积黄土层台地,台地土层一般为15-35米,台地宽一般2-3公里,高出平原约4-10米。
构成台地的黄土时代主要是Q2-Q3层间夹有数层砾石层。
在一些山地边缘山谷出口处,还发育小型洪积扇。
芝罘岛也以丘陵地型为主。
该岛平面轮廓如同一株灵芝,为一大致北西60°
走向的狭棱形岛,长轴9.3公里,短轴1.5公里,岛上丘以老爷山为最高,海拔294.1米,丘陵山脊线呈北西向,石英岩单斜产状,构成单面山。
丘陵南坡脚下分布有带状洪积台山,北坡形成陡的海蚀崖。
(二)冲积、海积平原
分布广泛,从夹河口至西沙旺,为夹河与海水共同堆积的带状平原。
平原表面平坦,坡度2°
平原高出潮面1.2-1.5米,宽10-20公里。
平原上有沙丘分布,如合成革厂附近有十余个新月形沙丘。
夹河桥西胜利东村处的新月形沙丘比较典型。
沙丘一般高12-20余米,长50-5000米,多数沙丘有基岩核心。
有的细砂直接复盖在基岩上,有的细砂间接复盖在基岩上,中间夹有亚粘土,说明沙丘下部是基岩残丘。
平原上发育有古河道,如在蚕科所一带,表面有沼泽淤泥细砂土,地势低洼,南北长条状分布,宽200-400米,长5公里。
平原上还有古海湾。
据钻孔和水井剖面资料:
珠矶和南上坊村即为两个大型古河湾。
珠矶村的古河湾,其南部山前洪积台地,北部为沙丘和基岩残丘,当中为口袋形的古河湾。
南上坊村的古河湾范围南从西牟村起,越过铁路向东北,到南上坊村西,经过北上坊村西北达宫家岛,宫家岛则为过去的古海岛,此处高出平地10余米,海拔16.6米,由大理岩和片麻岩构成,南端复盖第四系的黄土层,岛的周围为海相中细砂层、淤泥和卵石层。
(三)海岸地貌及河口地貌
烟台市北临黄海,海岸线长达45公里,海岸地貌类型齐全,形态复杂多样,其中有著名的陆连岛-芝罘岛等典型海岸地貌形态。
1、海积地貌
(1)海积平原。
是本区分布最大的海积地貌,烟台市区北部街道、工厂、港口、车站和西沙旺一带的工业区就座落在这一地貌类型上。
这个海积平原是第四纪以来在古海湾中堆积而成,其范围西从西炮台山北麓,向东沿芝罘湾南岸经烟台山南部,至东炮台山北麓,为一东西狭长带状的海积平原。
平原一般标高4-5米。
宽约1公里。
平原中海相地层3-4层,总厚度10-15米。
平原表面平坦,坡度约3°
左右,微向北倾斜,平原上沟谷切割较弱,较大的山洪性河道有西南、南河、大海阳河、肇太河等,均向北流入海。
(2)连岛沙坝和古泻湖。
连岛沙坝是连接陆地与芝罘岛之间的海积地貌。
芝罘岛位于西烟台之北,原来是隔海相望的海中岛,经海积作用,形成一条长约三公里的连岛沙坝,才与大陆相连成陆连岛。
连岛沙坝两头宽,中间窄,最窄处520米。
沙坝高度最大5.4米。
从横剖面看,构成沙坝的有四条卵石堤,西侧两条较大,高而长;
东侧两条较小,其组成物质粒度也较西侧沙堤为小。
沙堤组成物质以卵石为主,卵石直径5-10cm,磨圆度好,成分有石英岩、石英片岩、斜长麻岩组成,连岛沙坝北端与芝罘岛连接处(大瞳村南)还形成一个古泻湖,面积0.154平方公里,组成泻湖的物质是青灰色、灰黑色的粉砂质泥和淤泥粉砂,富含有机质和贝壳。
这个古泻湖是连岛沙坝发育期芝罘岛南侧东西两边的沙嘴相向发育,最后连接起来,围限而成的,由于后来的不断淤泥,现在仅呈一片低洼沼泽地。
(3)海滩。
有沙质海滩和砾石滩两种。
砾石滩在基岩海岸的小海湾中分布。
如婆婆口小海湾处,高出海面1-2米,由石英岩砾石组成,砾石磨圆度好,直径0.5-10cm,海滩宽度20-40米,海滩砾石的排列有一定规律性,长轴多平行于海岸线,扁平面倾向海洋,呈复瓦状构造。
沙滩在海滨浴场、芝罘湾西岸以及夹河口东西两侧分布,高出海面0.5-1米,由中细砂组成,宽度50-100米。
芝罘连岛沙坝西侧基部至夹河口,再向西直至蓬莱市的八角口处,为一长达26公里的大沙滩。
(4)沙嘴。
海岸泥沙在沿岸流作用下纵向运动,在适宜地点形成的一端与陆相连。
前端伸入海中的堆积体,如芝罘岛西南岸冲沟出口处,有一西北东南向的砾石沙咀,成羽状分布,长约200米,宽30米,高出海面0.5米。
此处,在夹河口,入海泥沙在向东的沿岸流作用下,在河口西侧发育了三条沙嘴。
(见后文)
2、海蚀海貌
(1)海蚀崖。
海岸坡直接与海水接触,受到海水侵蚀,往往形成高而陡的海蚀崖。
芝罘岛北侧海岸上海蚀崖高30-50米,最高可达100米,为典型的基岩海蚀崖,海蚀崖片麻岩、石英岩倾向背向海,受到海蚀和崩塌风化等作用,不断后退,故崖壁陡立坡度80-90°
。
芝罘岛的南岸,海蚀崖下部是基岩,上部是第四系土层,构成复式海蚀崖。
(2)海蚀穴。
芝罘岛南北两岸普通存在洞、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多沿岩层裂隙发育。
现代海蚀穴位于海蚀崖基部,分布高度一般不高于波浪作用的高度。
(3)海蚀台。
市区前、后七处,为广阔的海蚀台,片麻岩被海水侵蚀,高潮时淹没,低潮时出露出水面。
台面平坦,宽约300米。
芝罘岛北侧海蚀崖前部也发育海蚀台。
海蚀台上岩礁林立,高大者即成海蚀柱。
(4)海蚀柱。
最典型的是芝罘岛南岛的“石公公”(现已被破坏)和北岸的“石婆婆”,“石婆婆”兀立在海中,距岸300米,石高42米,呈塔状,下部有海蚀洞穴。
3、河口地貌
夹河是烟台市区最大的入海河流,河口平面上呈短小喇叭口形距海岸两公里处的夹河桥处,河床宽约300米,到口门处展宽至1500余米。
河口近口段宫家岛处原发育曲折的河口曲流,现已经人工裁弯取直,河流径直入海。
口门处,大量泥沙在向东的沿岸流作用下,在西侧岸发育三条河口沙嘴,都向东突入河口中心,其中最新的一条(也是最外侧的一条)宽60余米,向口门中心突出700余米。
河口区距海两公里范围内的河床两侧发育大片河口潮滩,潮水可以淹没的滩地宽广平坦。
组成物质以细砂、淤泥为主,生长一些盐生植物。
一般潮水淹没不了的潮滩上部,苇草丛生,盐生,半盐生植物生产茂盛,围了一片盐沼地。
四、气候状况
(一)烟威地区气候概况
烟威二市位于胶东半岛,濒临渤海与黄海之间。
三面环海,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与同纬度内陆地
区比较,具有年温适中、气温年较差小,雨量丰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
1、气温
全区年平均气温约为11.0-12.5℃。
一般是西部高于东部,沿海高于内陆。
烟台、威海、莱州等沿海地区是全区的高温区,年平均气温12℃以上;
半岛内陆的栖霞、莱阳及海阳、文登、荣城是全区低温区,年平均温度在11.0-11.5℃;
其它各地一般在11.5-12℃。
本区气温的年变化从东向西增强,且位相不同,在春夏季西部地区气温高于东部地区,内陆地区气温高于沿海地区,秋冬季则出现相反情况。
全区最冷月大都出现在1月(个别临海区、岛屿、昆嵛山中最冷月出现在2月),平均气温均在零度以下,北部、东部沿海地区在零下1-2℃,其它地区零下2-4℃。
东部低温中心在文登,为零下3-4℃,西部低温中心在莱阳,为零下4℃。
最热月有的出现在7月,如牟平、栖霞、莱阳、蓬莱、招远、莱州等,而荣城、威海、文登、乳山、海阳、烟台、长岛等地最热月出现在8月。
与同纬度的其它地区相比,本地区有夏季较为凉爽的特点,一般气候学上常用四种温度指标来衡量一地的炎热程度,现将济南与烟台各指标比较如下表:
济南和烟台气温比较表。
有上表可见,烟台市夏季不仅气温比较低,而且基本上没有酷热天气,宜于夏季避暑疗养。
2、降水
全区年降水量为600-900mm,平均734.9mm,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其分布趋势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荣、威、海、乳等东南部在800-900m,蓬、长、龙、莱州、招等西北部地区在600-700mm,其它地区在700-800mm,全区以石岛为最多达897.5mm,长岛为最少仅578.3mm。
降水的季节分配:
春季占全年降水量的12-15%,东南部沿海地区稍多占15-17%,夏季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60%(内陆地区达63%),秋季各地降水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20%,冬季3-5%,与内陆比,季节分配相对均匀些。
3、风
该区年平均风速的地理分布特点是沿海大于内陆。
沿海地区一般是4-6米/秒,内陆地区一般是3-4米/秒。
以东端沿海的成山头最大,达6.6米/秒;
以莱阳为最小,2.6米/秒。
从季节变化看,冬春季较夏秋季为大。
北部、东部沿海地区1月份为风速最大月。
内陆等大部分地区4月份为风速最大月。
8月或9月为风速最小月。
冬季全区在强盛的冬季风控制下,大部分地区以北向风为主,夏季全区均以南向风为主。
本区由于有广大的滨海地带,海陆风极为明显。
海陆风以6-10月出现较多,各月在9-14天,11月至次年3月出现较少,各月在2-4天,4-5月在5-7天。
6-10月各地出现海陆风次数较多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内的气压系统之间的平均气压梯度小,梯度风较弱,而1-3月大的
气压系统之间的平均气压梯度较大,梯度风较强,致使海陆风被系统风掩盖,另外,夏季热陆的热力差较大。
烟台的海陆风对气温起了较大的调节作用,这在夏季特别显著,当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温,气温逐渐升高。
7-9月时,一旦海风建立,,气温上升速度骤然减慢,使人顿感清析凉爽,所以烟台、威海等沿海地区是夏季避暑休养的好地方。
4、湿度
由于本区三面环海,有较为丰富的水汽来源,所以湿度较同纬度的内陆大,且雾日较多。
如烟台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4%,济南则为58%,青岛为73%,相比之下烟台的湿度较为适中。
据医学研究,当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时最宜人,这也是烟台有利于夏季避暑的又一个有利条件。
据分析烟台市湿度适中的原因主要与其地形和主导风向有关,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的东北部,北临黄海,主导风向为西南风的西北风,特别是春夏多雾期,夜间多吹西南风,这样风从半岛内陆吹过来,使海雾不易推上岸来,因而调节了烟台市的湿度状况。
(二)昆嵛山山地气候特征
本区内地形复杂,其中丘陵低山占大部分,本次实习以昆嵛山为例,了解山地气候的变化特征。
1、气温
山地气温变化规律一般是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古诗云“人
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昆嵛山不同高度作物的成熟期明显不同,可以看出:
海拔高度对气温和积温的影响。
山地气温总的趋势是随高度递减的,但有些地方有相反的情况-山地逆温(坡地暖带),山区的谷地和盆地中因为冷空气更容易沿地表下沉,锋面过境也受地形的阻碍,移行速度减慢,因此山地逆温的出现比平原机会多,厚度大。
山地逆温在冬季表现尤为明显,夏季则表现不明显。
2、风
山地风的变化较为复杂。
首先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有递增的趋势。
体现在自然景观上,高山上到达一定海拔高度,乔木便不能生长,而只能发育一些灌木和草甸。
如昆嵛山700米以上,就很少有乔木生长。
其次风向、风速还与地形有关。
如在山口处,由于狭管效应,往往使风速增大。
位于昆嵛山中上部的海风岭,由于处于山岭上且位于风口,其风速比山顶处还大,故得名海风岭。
系统风的风向也常会因地形而变向,沿着河谷或山谷吹。
此处山地中的风还有明显的局地环流特征,即白天有从谷底吹向山顶的风—谷风,夜间有沿山坡向下吹的风-山风。
有山风转向谷风,大约是日出以后2-3小时,谷风午后达到最大,到傍晚日没前1/2-1小时谷风平息而代之以山风。
在晴好、大气环流微弱的情况下,可以观测到同一时刻不同坡向风向不同:
南坡风向偏南,北坡偏北。
白天在山顶可以清楚看到来自不同坡向的谷风风向不同。
3湿度
山地中的湿度,也像在自由大气中一样。
空气的绝对湿度随着地方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但其变化比较复杂。
一般阴坡的湿度大于阳坡。
这就是半干旱半湿润区的山地由于热量条件充足阴坡植被往往比阳坡发育良好的原因之一,从昆嵛山的植被分布可以明显地看出阴坡植被较茂密而阳坡植被较稀疏。
4降水
由于山地地形对空气的抬升作用,加之山地对大气分流的阻滞,使山地地区的降水量明显多于相邻的地区,以牟平城内和文登县城内的降水量与昆嵛山实测降水量比较以说明:
牟平文登昆嵛山
922mm868.5mm1131.7mm
另外山区天气变化较为复杂,尤其夏季,水汽较充沛,山体受热剧烈,空气本身稳定度差,常常瞬息之间风起云涌,大雨来临。
山中雾的出现频率也较大,在低凹的盆地、谷底,由于风速小,且高处冷空气向此注集,夜间冷却厉害,有利于辐射雾的形成。
在气候湿润的地区,如高地坡地上,由于气流经过时被迫上升冷却,还容易产生热雾,同时低云和锋面云系也可以在这里转变成雾。
5森林小气候,
在昆嵛山的中部,生长着大面积的茂密的针叶林,林内气温、湿度、风等气象要素都表现出森林气候的特征。
五、海水水文
(一)海水温度
1、海水的分布
(1)水平分布
不同季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情况不同。
冬季(2月)的海水温度处于一年中之最低期,水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表、底层分布比较一致,等温线大都与岸线平行,近岸低于远岸,南部沿岸高于北部(以成山角为界下同)。
如成山角水温约2.0-4.0℃,北部沿岸大致为0.0-0.3℃;
春季(5月)表层水温升到10-18℃,水温的分布趋势与冬季相反,即近岸高于远岸,表层高于底层;
夏季(8月)水温升到全年的最高值,表层水温约23-27℃,水温分布趋势与春季相同;
秋季(11月),表层水温降至11.5-17℃,与夏季相比,水温降低了11℃左右,呈现近岸低于远岸的分布趋势,等温线分布大都与等深浅的走向一致。
(2)垂直分布
根据水温垂直分布曲线的形状,烟、威沿岸海域水温的垂直分布主要存在着两种类型,即垂直均匀型和负梯度型。
垂直均匀型是指从海面到海底各层水温相差甚微,水温的垂直变幅小于0.2℃,即温度垂直分布曲线近附于直线的情况。
这是烟威沿岸海区水温垂直分布的主要类型。
冬季(2月),南岸海域几乎全为垂直均匀型,北岸这一类行仅出现在近岸海区;
春季(5月),随着气温的升高,沿岸的大部分海区表层水温已高于底层,垂直均匀型的分布范围缩小;
夏季(8月)该类型分布范围进一步缩小,只出现在浅海区;
秋季(11月),由于表层海水失热冷却以及对流和涡流的混合作用,沿岸海域的水温又开始趋于垂直均匀状态。
所以垂直均匀型的分布范围迅速扩大,负梯度型是指水温的垂直分布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情况,这是夏半年最常见的类型。
根据水温垂直梯度的大小,这一类型又可分为出现跃层(△t/△z-0.2℃/米)和不出现跃层(△t/△z-0.2℃)两种情况.
负梯度型和垂直均匀型在一年中交替出现。
冬季(2月),负梯度型主要存在于北部沿岸海域,水温的垂直梯度较小,没有出现跃层现象;
春季(5月)负梯度型的分布范围迅速扩大,几乎遍及全部海域,在远岸海区还出现较强的温跃层;
夏季(8月),除成山角附近因动力效应导致水温仍呈垂直均匀状态外,其它海域水温的垂直分布均为出现跃层的负梯度型。
2、海水温度的变化
水温具有日变化,日变幅夏半年大于冬半年,它的变化范围,夏半年为0.1-4.9℃,冬半年为0.1-3.2℃,水温的最高值多数出现在12-18时,最低值一般见于2-8时,水温具有年变化,3月最高,此时表、底层的水温分别达23-27℃和20-26℃。
2月最低,表、底层水温相应为0-4℃和0-3.5℃。
对乳山口、成山角、烟台等海洋站1975-1985年间表层水温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说明,年平均水温多年变化的趋势呈马鞍型分布,即在上述10年中呈高、低、高的分布趋势。
(二)海水盐度
1、海水盐度的分布
冬季(2月),由于降水和径流减少,河口区海水盐度上升,约为28.1-32.4×
10-3,盐度分布的总趋势是南部沿岸海域高于北部,最高值出现在乳山口附近,南部沿岸海域盐度一般为31.6-32.0×
10-3,等盐线大致呈经向分布。
北部沿岸海域约为28.1-31.6×
103,等盐线岸线作纬向分布;
春季(5月),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增大,盐度上升,一般在28.2-32.6×
10-3之间;
夏季(8月),受降水影响,河流入海径流增强,盐度降低,全海域盐度值均低于32×
10-3;
秋季(11月),盐度比夏季有所增高,但盐度的分布趋势仍与夏季相似,即南部沿岸高于北部。
垂直均匀型指从海面到海底各层盐度值比较相近,盐度的垂直变幅小于0.1×
10-3。
它是本海域盐度分布最主要的类型,存在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南部沿岸海区垂直均匀型终年存在,北部沿岸海域主要存在于蓬莱以东海区,而且比较集中于春、夏季节。
正梯度型在垂直分布曲线上,表现为盐度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加,它也可分为出现跃层(△s/△z-0.1℃/米)和不出现跃层(△s/△z-0.1℃/米)两种情况.这种类型主要存在于蓬莱以西海域.
2海水盐度的变化
海水盐度的日变化不如温度显著,且变幅夏半年大于冬半年。
以蓬莱为界,以西的渤海沿岸日变幅大于以东的黄海沿岸。
盐度的季节变化差异较大,最高值一般出现在5月,最低值出现时间不一,如烟台以西海域出现在11月,石岛至烟台沿岸海域出现在2月。
据石岛、成山角、烟台等海洋站的资料得知。
盐度的多年变化比较复杂,多年月平均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也不一致。
北部沿岸,由于受渤莱沿岸水影响,盐度最低值出现于11月至翌年2月,最高值多一般出现在5月。
南部沿岸,终年受外海水影响,盐度最高值多出现在12月至翌年6月,最低值多见于7-10月。
(三)潮汐
1、类型
从潮汐类型来看本区主要有两种:
威海至苏山岛之间为正规半日潮,蓬莱至威海及苏山岛至丁字口之间为正规半日潮区。
2、潮位与潮差
烟、威海区各站平均潮位的逐月变化是十分显著的。
它们的年变化曲线均呈一峰一谷型。
波谷出现在冬半年,以1月和2月为最低。
波峰出现在夏半年,以8月为最高。
由最低潮位岛最高潮位历时7个月,而由最高到最低潮位时进5个月。
乳山口、烟台的最低平均潮位出现在1月和2月,分别为217、195厘米;
最高潮位出现在8月,其值分别为263、240厘米。
据调查,沿海十五米等深线以内,平均潮位差约1.7米。
潮差总的趋势是半岛的南部比北部大。
从龙口到烟台,平均潮差由小到大,自烟台到成山头,由大变小,成山头到丁字湾,潮差几乎呈直线增大。
(四)波浪
1、波型与波向
胶东半岛南、北部沿岸全年各月均以风浪为主,风浪的出现频率均在94-100%之间,且无明显的季节变化涌浪的分布有地域差异,并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南部沿岸和渤海海峡是多涌浪的海域。
北隍城涌浪率为63%,比沿岸其它各站都大(见下表)。
烟台市沿岸主要台站潮差变化情况
站名
年限
多年平均
潮差(米)
平均潮差
变幅(米)
最大值出现月份
最小值出现月份
乳山口
20年
2.44
0.13
3-4
8-9月
5-6
12月
石岛
3年
1.70
0.12
9月
1、5月
成山头
2年
0.75
0.04
3、9月
1月
威海
7年
1.39
0.0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烟台 地区 自然地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