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选择题集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7710492
- 上传时间:2023-05-08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41.05KB
考编选择题集Word文档格式.docx
《考编选择题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编选择题集Word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6、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强调的是校园环境在美育中的作用。
27、能够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是指思维的广阔性。
28、有些儿童有攻击行为,家长通过不让看电视以减少这种行为称为惩罚。
29、学习苦难学生的记忆方面的最大障碍集中在短时记忆。
30、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2岁。
31、典型的迁移现象成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2、一般来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3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4、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是教育。
35、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的规律。
36、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7、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外部分组。
38、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9、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体谅模式。
40、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民主管理。
41、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别活动、小组活动和群众性活动。
4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4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44、第二信号系统的现象是谈虎色变。
45、学生小明的语文、化学、英语成绩一般,但几何成绩却很好。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小明具备较高的视觉—空间智力。
46、一个学生成绩好,大家就认为他是好学生。
这是晕轮效应。
47、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8、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急于求成的人将会选择任务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
49、加法的学习影响着乘法学习,而乘法的学习反过来也影响着对加法的重新理解。
这是一种正迁移。
50、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减缩性。
51、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意志薄弱。
52、多动症的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
53、教师私拆、毁弃学生信件和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54、某小学创造了希望树,让孩子把自己进步的希望以“果子”的形式贴到希望树上,一旦目标达到了,“果子”成熟,可以拿下来,然后再挂一个希望。
这种德育方法属于知道自我教育法。
55、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把工作、学习搞好的动机称为附属内驱力。
56、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董仲舒。
57、在学习生活中,学习者为了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总合,称为学习策略。
58、如果一个测验基本达到了测验目的,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那么这个测验具有较好的效度。
59、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个人知识和行为的稳定且相对持久的变化。
60、我国最高的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部。
61、新课程提倡新型师生关系,符合现代师生关系的是合作模式。
62、教师张某带领学生春游途中遇到林区失火,张某立即组织学生救火,救火过程中风向突然转变导致三名学生被烧成重伤,学校应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并追究张某刑事责任。
63、战国末期荀子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尊师重教,国家才会兴旺,否则国家就会衰亡。
64、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讲授法。
65、罗杰斯主张“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的威胁”。
这体现了非指导教学模式。
66、教育评价按评价目的的不同,可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67、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能力的质的差异。
68、孔子提出的“力行而近乎仁”这一观点,反映了知行统一原则。
69、学生对教师演示或描绘的现象感到惊奇与疑惑,这属于社会性情感中的理智感。
7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
一、职权影响力;
二、个性影响力。
71、某儿童的实际年龄10岁,智力年龄12岁,其智商水平属于正常偏上。
72、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这种观点是心理起源说。
73、心理评估是在心理健康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
74、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内容是: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75、教师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或对学生关禁闭。
这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76、明确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
77、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的时间是2006年9月1日。
78、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7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终身性特点的要求。
80、“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埃及教育的特征。
81、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82、当个人的外表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
这种现象是晕轮效应。
83、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84、“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分别说的是人格的稳定性和独特性。
85、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及时复习往往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这是因为及时复习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即遗忘进程呈现出的特点是先快后慢。
86、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相对稳定的、典型的总体特征。
这反映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87、“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本体性知识。
8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心境。
90、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
这种理论主张的学习方式是发现学习。
91、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为的是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92、教学过程包括不同阶段,教师通过一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过程和要求的阶段是检查知识。
93、与意志品质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盲目。
94、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95、在道德教育中,人们常常运动“对偶故事”的方法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设计这宗“对偶故事”方式所依据的德育模式是认知模式。
96、课堂教学的导入,应该对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具有启发性,这里的启发性是指导入要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给学生创造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
97、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思维是大脑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98、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积极提倡目标教学,认为完整的教学目标包括情感领域、认知领域、运动技能领域。
99、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100、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101、教师具有多样化的职业角色。
从教师职业角色特点看,教师角色有研究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
102、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103、“学而时习之”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巩固性原则。
10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
105、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是精神分析学派。
106、“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好的。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文饰。
107、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108、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学科设置。
109、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的是注意的广度。
110、探究式教学基本程序的排序是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111、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属于教学法中的演示法。
11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113、某校一名学生在跑八百米时突然死亡,后查明该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学生家长事先特将此事告知过该生的班主任。
该班主任的行为属于不作为侵权。
114、动机冲突有多种形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心理状态属于双趋冲突。
115、鲁班因茅草划破手这一事件引发思考而发明了锯,这类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主要是原型启发。
116、提出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的学者是班杜拉。
117、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结合。
118、与人的责任心有关的情感体验属于道德感。
119、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是词语逻辑记忆。
120、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12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影响这一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条件是教育的自身状况,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家庭环境、社会发展的状况。
122、少年期的儿童试图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因此,心理学把这一时期又称为心里断乳期、危险期。
123、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具体作用包括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124、考试时,有些学生会因为老师站在旁边,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这种现象是社会干扰。
125、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12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情绪记忆。
127、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教育起点机会均等。
128、学生入学后,教师会自然地成为他们亲近、尊敬甚至崇拜的对象,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
这说明学生具有向师性。
129、儿童容易模仿影视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品德不良。
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130、“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31、古代的许多学者曾经提出学习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其目的是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
132、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军事体育教育。
13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化的科学文化知识。
134、尝试记忆中的信息以意义编码为主。
135、经过学习之后,把犬科、猫科动物归位哺乳类的思维过程是系统化。
136、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清末。
137、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补充。
138、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称为习惯。
139、质的研究方法也称为“实地研究法”或“参与观察法”,它是基于经验和直觉之上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
140、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大教学论》。
141、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概念学习。
142、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思想。
143、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小组活动。
144、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开而弗达。
145、当事物不在面前时,存在于人脑中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是表象。
146、美育即审美教育。
147、“苏格拉底法”又称为问答法。
148、童话故事里的美人鱼是运动了想象的黏合加工方式塑造出来的。
149、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这样一些问题的教师处于发展的关注情境。
150、点头微笑表示赞赏,摇头表示否定。
这体现的是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151、做巴士会晕车的人,在乘船、乘火车时也有类似反应,这是条件反射的泛化。
152、能引起个体动机并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称为诱因。
153、听觉中枢位于颞叶。
154、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的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155、奥苏贝尔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156、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157、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是克服内部与外部的困难。
158、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系统系。
159、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160、教学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
阐明“个”的阶段,阐明“类”的阶段,掌握规律与范畴的阶段,获得世界经验与生活经验的阶段。
这种教学模式属于范例教学模式。
161、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
162、思维基本过程是分析与综合。
163、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始于18世纪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164、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和谐教育思想。
16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166、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
167、“其身正,不令而行”体现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为人师表。
168、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导向作用。
169、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战略目标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70、分析事物抓住其本质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特征的过程是抽象。
171、高考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狂喜状态属于情绪中的激情。
172、内部语言是非交际性语言,是指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173、人类特有的最高级的心理现象是意识。
174、面对问题情境时,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却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是冲动型。
175、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
这是感觉对比。
176、学生在考试做主观题时,其主要的记忆活动是回忆。
177、创造者把头脑中产生的新假设或新观点通过实践加以检验,这是创造性思维的验证期。
178、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孔子和苏格拉底。
179、苏联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对我国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凯洛夫的《教育学》。
180、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共同的奋斗目标。
181、课外活动包括社会、科技和文艺活动。
182、我国的教师职业就其身份特征而言,是专业人员。
183、认为遗忘是由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解除,记忆就能恢复。
这是遗忘的压抑说理论的观点。
18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
185、学生之间的主要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表现有吸引、排斥、合作、竞争。
186、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精神文化包含一些基本成分,它们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187、教学评价范围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知识的掌握、教师教学的结果。
188、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教育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影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制约教育目的、制约教育内容的选择。
189、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将道德判断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190、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191、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得、转化、评价。
19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的规模、班级的性质、对教师的期望。
193、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论,认为智力的三维结构包括内容、操作、成果。
194、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口耳相传。
195、在文字表述形式上常用“必须”“应当”等字眼,这种教育法律规范属于义务性规范。
196、世界上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是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197、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的教育学派是实验教育学。
19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的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199、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00、教育的本体功能是培养人的功能。
201、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小学时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20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反映出师生关系应具备的特点是教学相长。
203、在教育的诸多矛盾中,受教育者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才是教育中的决定性矛盾。
204、以美国“六三三”学制为蓝本确立的壬戌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建立之后。
205、教育研究必须首先遵守的原则是伦理原则。
206、永恒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的核心是永恒学科。
207、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208、第一印象对后来的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
这是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
209、伽利略大胆设想,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并通过实验证实了自己的假设。
这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品质。
210、小明最近突然对画画很感兴趣,这属于情景兴趣。
211、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212、群体规范是制约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213、广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214、班杜拉认为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216、“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德育过程。
217、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是无条件反射。
218、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219、避免失败者为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220、桑代克的学习三律指的是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221、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
222、在相关学习理论中,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是苛勒。
223、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的是科尔伯格。
224、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的是“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225、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
这是自主运动现象。
226、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上。
227、“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违背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228、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22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230、塔佩斯等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人格因素,提出了“大五”人格理论。
23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23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
233、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里模仿说本质上都是否定教育的社会性。
234、“课程评价之父”的代表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235、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
236、师生在教学上的关系是接受关系。
237、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了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238、在解应用题时,老师总是一再强调要读懂题目,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很好地完成对问题的心理表征。
239、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
24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241、把课划分为新授课、技能课、检查课等的依据是教学任务。
24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从众。
243、孔子说“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在强调教师的教学技能。
244、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其能否自觉关注学生。
245、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
24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体现的是代偿自我防御机制。
247、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比较稳定的。
248、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
249、短时记忆的特点时间很短、容量有限、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
250、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是一种通过主动作业、在经验的情境中思维的方法,从而达到经验与思维的统一、思维与教学的统一、课程与作业的统一、教材与教法的统一。
251、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252、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差异、认知方式差异、性格差异。
253、实现科学技术的积累和继承的主要途径是教育。
25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
255、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256、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是损害的发生。
257、差别感觉阈限越小表明差别感受性越高。
258、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演绎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这就是推理。
259、快速的默写写出背过的课文,说明记忆的准备性品质好。
260、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
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知觉的恒常性。
26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感觉适应。
262、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重点掌握间接经验。
263、小孩子边摆弄手指边数数,反映了他们的思维形式是直觉动作思维。
264、当外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