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考试论述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7788840
- 上传时间:2023-05-09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38.10KB
毛概考试论述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毛概考试论述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考试论述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同时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
5、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2)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3、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4、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归路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6、如何认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作出的巨大贡献?
三个必要性。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有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3、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五点可能性。
1、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
2、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3、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潮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4、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
5、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内容: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它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它是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8、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首先,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其次,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
其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最后,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意义。
其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其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总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13、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友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16、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17、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2)体现了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题的观点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向吴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
(4)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和社会主义在消除资本主义弊端方面的优越性。
(5)把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相互协调。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
答: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主要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
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判断一些认识、论述是否构成理论体系。
一要看这些认识、论述是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性质;
二要看这些认识、论述是否揭示它所论证的对象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
三要看这些认识、论述是否从它的研究对象中提出并回答了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形成一系列观点、概念、原理等理论要素;
四要看这些理论要素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能够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四)确立改革开放政策。
(五)明确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
(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七)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八)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
(九)提出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十)重申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十一)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这个命题指出了邓小平的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坚持;
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战、党建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1、如何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为了应对当代世界政治、文化、经济形势的变化,为我们党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出来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趋势,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而全面展开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所做出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不断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个辩证统一的科学体系。
(一)、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江泽民指出: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这一论述,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二)、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四)、“三个代表”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是前提和基础,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决定性因素。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明确提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任务,真正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基础和决定性因素,使经济建设得到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进步。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保证,是促进其他各项工作发展的必要条件。
只有弘扬和坚持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才能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核心和目的,是推动其他各项事业的强大动力,不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文化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个代表”思想共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辩证地统一于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构成了一个辩证统一的科学体系。
只有在三者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中坚持协调发展,整体推进,才能达到三者的有机统一,无论实际生活种种矛盾如何复杂,都要坚持三者的有机统一,而决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3、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揭示了党的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的根本立场,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中国的新发展。
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概括新思想的基本成就。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求全党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4、怎样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做到:
(一)、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三个代表”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是理论创新的典范。
贯彻、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关键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这是我们坚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前提和决定性因素。
(二)、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要求、社会的特征,“发展是硬道理”。
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鉴于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相对落后的状况,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显得重要而紧迫。
只有发展,才能有效解决我们前进中的各种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添现代化建设的新力量。
调动一切积极性,要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都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
(四)、以改革精神推动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党的建设,关键是要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的审视党、建设党,不断克服过时的、保守僵化的思想观念,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使党成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党的建设,就是要不断总结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领导广大党员和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和驾驭复杂国际、国内形势的能力,不断增强广大党员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使党在执政过程中,永不满足,永不停顿,奋斗不止,不断成熟。
同时,党要敢于正视和克服自身的错误,善于记取失误的教训,并能借鉴、吸取其他执政党的经验教训,使党能在挫折中奋斗,在不利条件下争取主动,在战胜困难中不断强大。
1、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与指导意义?
解放思想是针对思想僵化的教条主义和个人迷信等错误倾向提出来的。
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就是要从教条主义、错误的观念和“左”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努力开拓进取;
就是在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实事求是最根本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思想符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每一个重要理论观点的提出和创新,都是源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
科学地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完整准确地理解、掌握、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经济发展理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
民主法治理论与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理论的提出;
独立自主的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
党的领导和建设理论的完善;
江泽民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与全面阐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确立,等等,都是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中孕育并逐步开展的。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经济改革与发展理论、政治改革与政党建设理论到科技、教育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都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2、说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参见本章辨析题“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的答案
3、为什么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和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和精髓,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始终,是这一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理解这一理论体系的钥匙。
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邓小平分析了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改变了世界战争不可避免的判断,作出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的新判断;
总结了以往在经济建设和生产关系改造方面超越历史阶段的经验教训,作出了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的新判断。
这两大判断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论根据。
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线路,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新概括,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强调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从而确立起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这就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
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划了一整套新的蓝图。
他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具体国情,提出了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社会发展战略。
强调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既要改善又要加强党的领导以及自身建设,他从中国实际和世界形势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积极推进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外交战略。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
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确定了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的提出、形成和发展,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成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他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这一理论的各个方面,是这一理论的思想基础。
只有掌握这个理论的思想精髓,才能深刻理解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只有坚持这个精髓,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
4、联系当代社会实际,说明为什么我们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来,实际生活变动之剧烈和深刻,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特别是进入充满挑战和希望的21世纪,国际局势跌宕起伏,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人类社会处于一个大变化、大转折的阶段。
从总的来看,国际范围的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社会多样化发展,相互交错、变化多端。
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前进,甚至发生失误。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的道理所在。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结晶,从来就不是一个凝固不变、自我封闭的体系,而是始终与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紧密接触并相互作用,不断吸收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在回应时代的挑战中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
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也是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
党要践行“三个代表”,就必须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决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
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除了拥有各种先进条件外,最根本的是要靠自身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和创造力。
失去先进性、创造性,无论拥有什么条件,终归站不住,终归要失败。
因此,坚持党的先进性,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而与时俱进则是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我们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1.如何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科学内涵和价值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
(2)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抓住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2.试述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1)通过改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试 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