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人的前世今生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7970665
- 上传时间:2023-05-0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0.87KB
泰兴人的前世今生文档格式.docx
《泰兴人的前世今生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兴人的前世今生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
后稷的后世子孙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延续近八百年的周朝都是姬姓的天下。
当传至东周灵王姬泄心时,泰兴的王姓与这个时空有了第一次的交集。
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这一年也是圣人孔子诞生的那一年。
当年谷、洛二水泛滥,王宫也受到洪水的威胁,就在这个时候,东周灵王的长子姬晋,时已贵为太子,他与其父王在治洪策略上发生了分歧。
周灵王准备沿用壅堵的方法,太子晋反对道:
“不可,曾听自古为民之长者,不堕高山,不填湖泽,不泄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约之道。
”并提出聚土、疏川、障泽、陂塘等方法,来疏导洪水。
同时以禹的父亲鲧用壅堵的方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批评了周灵王的治水计划。
指出灵王所为“无过乱人之门”、“皆亡王之为也”。
太子晋的直谏,触怒了灵王,周灵王一怒之下将太子晋废黜为庶人。
太子晋被废黜后,不到三年,就抑郁而终,年仅十七岁。
诞生于太子晋被废的那一年的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他长大之后,有一次批阅诗书,当批到《逸周书·
太子晋》篇时,投笔叹道:
“惜夫,杀吾君也”。
那意思是:
太子晋如果不被灵王所废,那么他将是我孔子时代的东周君王呀。
当年太子晋卒后不久,灵王驾崩,太子晋的弟弟姬贵嗣位,是为周景王。
太子晋的儿子宗敬后来仕为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请老致仕,避居太原。
时人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成为太原王氏“立姓始祖”。
后人尊太子晋为“系姓始祖”。
(二)将门世家
太子晋的子孙饱受春秋战国之乱传至王翦时再次显贵。
王翦,关中频阳东乡人,生于周赦王四十五年(前270年)辛卯,卒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癸已,寿63岁。
王翦少年时就喜欢军事,后来效命于秦王嬴政,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大战中,王翦北征燕国、东平楚地、南下百越,攻无不克,无往不胜,为秦始皇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王翦以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
王翦配杜氏,生子六:
戊、贲、勇、刚、毅、乙。
其次子王贲,字典,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派遣王贲率领军队攻打楚国。
王贲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十几座城池。
公元前225年,王贲率军攻打魏国,引黄河之水灌淹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
同年三月,大梁城毁垣塌,魏国国君魏王假请求投降,魏国灭亡。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大举兴兵,派王贲与李信率军攻打燕国的辽东,王贲与李信夺取辽东,俘获燕王喜,灭亡燕国。
同年,王贲回军攻打代地,俘虏赵国残余势力的领导者代王赵嘉,彻底消灭赵国。
公元前221年,齐国国君齐王建派兵守卫齐国西部边界,不与秦国通使往来。
于是,秦王嬴政又派王贲与李信率军从燕国的南面攻打齐国,齐王建听从国相后胜的计策,不与秦军抵抗,带着军队投降秦国,秦军俘虏齐王建,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统一六国。
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
公元前219年,王贲曾随秦始皇东巡。
王翦、王贲父子东荡西杀,南征北战,横扫天下,相继消灭五国,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立下赫赫战功。
王贲配吕氏,生一子:
离。
王离,字明,秦大将军,封武城侯。
秦始皇在位时,王离是大将军蒙恬手下的裨将。
始皇崩,胡亥篡位,是为秦二世,李斯与赵高合谋伪造圣旨赐太子扶苏死,夺了蒙恬的兵权,蒙恬自杀。
胡亥任命王离接任大将军一职。
胡亥即位后胡作非为、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刘邦、项羽也起兵响应。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秦二世派王离与章邯等人率军攻打赵国,把赵歇和张耳围困在钜鹿城中。
后来项羽率军救赵,赶到巨鹿城外,对王离形成了反包围。
因为秦军的粮道被切断,所以最终秦军大败,王离也自殉谢世。
王离的妻子孙氏,系秦将军孙胜之女,生子二:
元、威。
王离巨鹿之战兵败自杀的消息传到家中,时为秦朝临淄令的长子王元预感到大厦将倾,秦朝将亡,杀人成狂的项羽定会对他们王家赶尽杀绝,他遂带领全家迁徙到山东琅琊。
以武功相国而兴起的王家在历经了王翦、王贲、王离三代的极度兴盛之后,又在刀勾之中迅速倒下了。
(三)两晋家声
据宋代欧阳修在《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中记载,身为王离长子的王元一直定居在琅琊,他就成为了琅琊王氏的始祖;
而王元的弟弟王威在天下渐定后又复归故里,迁往山西太原晋阳,开创了太原王氏,而三槐王氏则又是太原王氏的其中一大支。
琅琊王氏发迹于两晋时期,比三槐王氏较早出名。
王离的长子王元到琅琊后,人才辈出。
西晋有王祥、王览、王戎等名人;
东晋有王导、王羲之、王献之等名人,是为琅琊王氏家声的鼎盛时期,故世有“两晋家声”、“两晋遗风”之颂。
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中描写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家讲的就是琅琊王氏,“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更是说明了在士族如林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谢家,没有哪个士家大族勘与琅琊王氏比肩。
琅琊王氏在南渡时为东晋政权的稳固居功至伟,被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称为“第一望族”。
王氏势力最大时候,朝中官员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真正的是“王与马,共天下”。
我们泰兴属于琅琊王氏的并不为多,主要有四大支派:
东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后裔、五代十国时期的状元宰相王朴后裔、黄桥南沙王家庄支和乐学堂。
1、东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后裔
王羲之,字逸少,世人皆知他是有“书圣”之称的东晋著名书法家,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泰兴堂号为“银杏堂”的王姓其实都是王羲之的后裔。
王羲之的玄孙中有位叫王超之,字世昌,武举状元,授南朝梁武毅将军。
王超之还有一个特殊身份,他还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王导的五世孙(以王导为第一世),王导与王羲之是叔侄关系,因王导的玄孙王员之与夫人虞氏无子,于是入继了王超之延续香火。
王导与王羲之叔侄关系世系简表如下:
王融-王裁-王导-王悦之-王辉之-王杰之-王员之-王超之(入继)
王融-王正-王旷-王羲之-王徽之-王尚之-王韶之-王超之(出继)
王超之幼时跟随父亲居住在浙江剡,见长潭西山秀丽,遂家于此。
王超之的十八世孙叫王爚。
王爚(1199~1275),南宋人,这是继王导之后又一位官位最高的著名人物。
爚公,字仲潜,一字伯晦,号修斋,新昌长潭人。
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考中进士,景定二年(1261年)迁礼部尚书,咸淳元年(1265年)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咸淳十年(1274年)为左丞相,是宁宗、理宗、度宗及恭帝四朝的重臣,是南宋第七位皇帝宋恭帝赵显时期著名的宰相。
其人“清修刚劲,不阿权贵,以元老入相,值国势艰危,天下属望,极言贾似道误国丧师之罪,于是降诏切责似道不忠不孝,国是始明”。
其实这个王爚,他跟我们泰兴可是很有缘分的,他曾经在宋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在我们泰兴担任知县,而且在泰兴任职时还带领邑人进行了惊天动地的抗金斗争。
1230年,金将李全攻陷泰州,游骑逼近泰兴县城,时为泰兴县令的王爚招募乡兵抵抗,在他的感召下,孙益、顾绪、顾绚等人身先士卒,力战金兵,壮烈牺牲,最终击退了金兵,泰兴县城得以保全。
王爚当年打赢了泰兴抗金保卫战,保护了泰兴乡亲,殊不知几百年后他的一支后人又回到了我们泰兴。
当年南宋被元所灭,宰相王爚的孙辈中有个叫王鐸振(字子卿)的学富五车,元王朝邀其为官,但王鐸振辞而不受、高尚不仕,隐居在江西茶溪,后来王鐸振又迁居到扬州的仪征。
(注:
王鐸振为王爚之孙暂无官方资料实证,在此笔者仅以地方多处族谱记载为依据)
王鐸振生润宗,润宗生廷柱,廷柱生洪一。
时逢元末烽火四起,王洪一为避兵祸遂携全家南迁,一路走到镇江润东的圌山。
圌山距江苏镇江市区30公里,雄峙江浒,扼锁大江。
传说圌山原名瑞山,秦始皇东巡途经此地,见瑞气升腾,龙骧虎视,秦始皇认为“瑞”有王者之气,怕出圣人来夺其江山,立即传旨将瑞字左边的“王”去掉,用“囗”将余下的“专”框起来,以免王气外泄危及万年江山。
于是这座山便叫做“圌山”。
王洪一看到圌山山脚下有一江滨叫当江沙,爱其土沃、人淳,遂迁居焉。
后明太祖朱元璋一夺天下,定鼎金陵,人民安定,王洪一的家产日丰,遂在当江沙又买了数顷田亩。
王洪一定居镇江当江沙后种了一棵银杏树,开始立祠创谱,取其堂号为“银杏堂”,俗号:
王家山乡人。
所以琅琊王氏银杏堂的开基始祖乃是王洪一,又称润东安港王氏。
安港王氏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人丁兴旺,其族人中相继有人离开故土去往它地开基创业。
有很多族人相继来到了我们泰兴,散居泰兴沿江各地,其中就有位叫王士道的一支渡江来到了我们泰兴,定居在天星母子圩。
王士道生于嘉庆七年(1802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殁于同治七年(1868年)十一月初二日,葬于泰兴天星母子二圩(应为现在的下母子圩),是葬于泰兴天星母子二圩的第一人,由此可以推断泰兴母子圩的王姓来泰距今大约二百年,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这一带江水退去,沙土涨出,很多人在当时清朝政府的鼓励下前来开垦荒地。
王士道的长子王正魁、四子王正兴的后人主要分布于泰兴天星母子圩二圩、次子王正泰的后人主要分布于泰兴九圩港口、五子王正刚的后人主要分布于母子圩一圩(应为现在的上母子圩)。
除此之外,泰兴三十二圩、泰兴七圩港、泰兴六圩港的王姓大部分是王士道弟弟王士德的后人。
王士道的后人自来泰后就一直按照着“正、大、光、明、承、忠、啟、事”的字辈往后传承着。
2、五代十国时期的状元宰相王朴后裔
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人。
生于唐天佑二年(906年),卒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五代后汉乾佑三年(950年)状元,授职校书郎。
王朴自幼聪慧警敏、好学擅文。
登第后依附枢密使杨邠。
后汉酝酿大乱,王朴审势东归故里,避乱免难。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王朴辅佐皇子柴荣。
广顺三年,柴荣封为晋王。
拜王朴为右拾遗、开封府推官。
显德元年(954年),柴荣即位为帝,升王朴为比部郎中。
王朴此时献上了《平边策》,他主张采用战略上进攻先近后远、先易后难,战术上进攻避实就虚、扰敌令其疲惫的方法而扩展后周版图,这也为日后宋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因此,王朴又升任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同年改任左散骑常侍、端明殿学士。
显德三年,周世宗柴荣南征,任命王朴为东京副留守。
周世宗得胜还朝,升王朴为枢密副使。
又一次南征,迁为枢密使(位同宰相)。
第三次南征,授王朴以“便宜从事”留守开封。
王朴保京城无事,支持周世宗南征,大功告成。
王朴曾规划开封城,设计、扩建、运筹合理,使开封街道畅通、壮阔宏伟。
史载:
“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
”
王朴是个多才多艺的人,除了政治、工程外,对于天文、历法和音乐也有很高的造诣。
他考证诸历法之失,与司天监共撰《显德钦天历》。
他通晓音律,考证雅乐,定七声立新法,使七均、十二律、八十四调再现并留传。
他还著有《大周钦天历》、《律准》。
《全唐文》第八百六十卷有王朴文章四篇。
北宋的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和王朴曾经同朝任职,赵匡胤登基后,一天路过功臣阁,风吹开半边的门,赵匡胤正好面对殿内王朴的画像,他竟肃立不动,整理御袍,肃然鞠躬。
左右侍从问道:
“陛下贵为天子,他是前朝的大臣,对他的礼遇为何如此之重?
”赵匡胤以手指袍说:
“如果这个人还活着,朕不能穿上这件黄袍。
”王朴在世时的威望可见一斑。
王朴的后人中有一位叫王孝濂的在明朝初期迁居到了我们泰兴。
王孝濂,字绍周,号裔昌,行庆五,原籍浙江金华,洪武丙子科举人(1396年),判苏州府事,定居苏州。
后因靖难兵役遂隐不仕,事迹载金华志,后迁居泰兴城东门外王家巷。
王孝濂的子孙后来又从王家巷迁居到了现在黄桥的周家堡。
以周家堡为基地,这支王姓后人又相继迁往长生七姓庄、古溪小王庄、分界王厂村、邵家堡、小刘庄、小杨庄、周家桥等地。
3、黄桥南沙王家庄支
这一支王姓和上面的周家堡支同样自称本族属于“三槐堂”,但根据其序文中的记载:
“……始自秦王元自太原迁琅琊,继晋文献公导(即王导),渡淮迁建业,逸少公羲之(即王羲之),因官迁会稽五云乡。
其后年愈久远,系与藩中有分支而居于姑苏阊门者,以至太祖溥清公。
”由此可知,南沙王家庄这一支王姓确切的讲应该是琅琊王氏,至于是不是王羲之后裔,还待考证。
南沙大王庄迁居泰兴的一世祖王溥清,字隐泉,世居苏州阊门,因避兵祸,于明永乐年间迁徙至泰邑东野里(即现在的王家庄)。
永乐是朱元璋第四子朱棣的年号,翻阅明史可知在其统治期间,南方一带并无大的战事,成祖朱棣的用兵绝大部分都在北方。
所以南沙大王庄的王姓迁居泰兴的时间应该不是永乐年间,倒有可能是在永乐之前的建文时期,建文是朱元璋长孙朱允炆的年号,这个期间其叔叔朱棣为了夺得他的江山,发动了“靖难之役”,当时,天下大乱,特别是朱棣当年兵临长江北岸,剑指金陵城,江南的苏州城也岌岌可危,所以在这个时期迁居泰兴的江南人甚多。
“靖难之役”发生于1399——1402年,因此南沙大王庄的王姓迁居泰兴已有610多年之久。
王溥清生有三子,像现在泰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泰兴中学校长王宗先就是王溥清长子王彦正的后世子孙,以王溥清为第一世,那么王宗先校长就是第十七世。
王溥清有八个孙子,所以家族分为八大支,因子嗣繁衍兴盛,以王家庄为基地,这些王姓不断向外扩展,除大王庄外,还有东前庄、西前庄、北庄、野田桥、老岸、杨巷头、徐家庄、路庄、焦家汤(其中一支)、安乐桥等。
4、乐学堂
乐学堂在苏中地区的名号较为响亮,特别是泰州、姜堰、兴化几个地区。
“乐学堂”的声名鹊起其实与王艮有很大的关系。
王艮(1483—1541),明代哲学家,字汝止,号心斋,扬州府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本名王银,从学于王阳明,王阳明替他改名为王艮。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在名师王阳明的点化下,王艮创立了自己的学派,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亲自将王艮的平民学说冠以“泰州学派”之名。
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之后在王栋和王襞的传承下而发扬光大。
当时人们称王艮、王栋、王襞为“淮南王氏三贤”。
王栋是王艮的族弟,王襞是王艮的次子。
王艮住东台安丰场,王栋住三水姜堰镇,族谱记载:
“吾族原籍山西太原郡,自宋室南渡,始徙新安……后因兵乱复徙姑苏。
我太祖统一海内,吾祖伯寿公思归故土,仍徙江北之安丰场,此吾宗之鼻祖也。
生二世三人:
孟国祥居场北,季国祯居场南,仲国瑞徙姜堰即古之三水镇也”“……洪武七年甲寅冬十一月,命徙江南民十四万户,以实凤阳。
始祖闻有徙民之命,即携子若孙,自徙江北,卜居安丰场。
”由此可见王艮、王栋虽分居两地,但其共同的的先祖是王伯寿,且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赶散”时迁居至此,王艮、王栋均为伯寿公第七世子孙。
因为王艮曾写过一首《乐学歌》,歌曰: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
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
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
乐是学,学是乐。
呜呼,天下之乐,何如此学;
天下之学,何如此乐!
”所以相传“乐学堂”这一堂号得来于此。
现在我们泰兴城内和黄桥一带有很多从姜堰迁来的王姓,这些王姓大部分属于姜堰的“乐学堂”,但肯定不是王艮的直系后裔,只是同族而已。
当然泰兴还有一地王姓的堂号是“乐学堂”,那就是曲霞一带,曲霞之地很多王姓的始迁祖名叫王时辅,康熙年间由姜堰东土山迁居泰兴曲霞,后来从曲霞这又迁出一支住到了泰兴横巷。
王时辅这一支“乐学堂”和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为同宗,但是王时辅当初在姜堰的祖先叫王福,王福还有一个兄弟叫王禄,王福曾登金榜、任知县,王福与王艮的祖先王伯寿是什么关系,暂无从考证。
清朝康熙年间迁居到曲霞一带的王时辅的十世孙(以王时辅为第一世)王邦鼎是清代光绪6年(1880年)三甲第39名,庚辰科进士,兵部主事。
“乐学堂”自称是“三槐堂”的一支,但根据《王氏族谱》记载,其始迁祖王伯寿系唐僖宗时兵部尚书璧、谥大献之后,也就是说“乐学堂”的先祖是唐朝的兵部尚书王璧。
族谱记载:
“王璧,字大献,太子晋48世孙,东晋名相王导20世孙,唐肃宗宰相王玙之孙。
生于公元845年农历二月十二,卒于公元912年农历三月初三。
唐乾符年间(公元874—879)黄巢入江东,他与女婿郑传集众抵御,因‘功’被吴王杨行密授为检校兵部尚书,累加银青光禄大夫。
杨行密卒后,其子渥继位。
渥淫虐无道,便让王璧出任祁门县令,王璧以年高请求退隐祁门县西苦竹港,直到去世,为新安琅琊王氏始祖。
”其中的王导明显属于琅琊王氏,所以王璧也应该属于琅琊王氏,但这又与族谱中记载的:
“吾族原籍山西太原郡,自宋室南渡,始徙新安”相矛盾,因为从山西太原随宋室南渡的王姓大部分是三槐堂后裔,而琅琊王氏南渡则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举族迁居金陵的事。
笔者我暂且把“乐学堂”归于琅琊王氏一脉,况且对于王璧本人的记载,正史中也未能找到其为唐僖宗时兵部尚书,存疑甚多。
(四)三槐世泽
三槐王氏是太原王氏的一支,与琅琊王氏是为同宗,当然现下学术界也有异议,他们认为三槐王氏是琅琊王氏的分支,这主要是对于当年手植三棵槐树的王祜(又记载为王佑)的曾祖父是谁有很大的争论。
笔者我个人支持三槐堂为太原王氏一脉,即秦末大将军王离次子王威后裔。
三槐堂的开基始祖是北宋时期的王祜,字景叔,祖籍莘县(宋时属大名府,今属山东省),以文学见长。
五代时先仕晋,后及汉、周,北宋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拜其为监察御史,颇得赏识,官职不断升迁,以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
北宋开宝二年(969年),有人密告魏州节度使符彦卿谋叛。
魏州即大名,宋太祖乃派王祜权知大名府。
那个时候,莘县一带归属大名府,宋太祖要王祜衣锦还乡,许以“便宜”行事,并以宰相之位相许,不过宋太祖赵匡胤的真实用心在于借王祜之手除去符彦卿,夺得符手中的兵权,王祜自是心知肚明。
但王祜至大名接任后,明察暗访,却查无实据,数月无闻。
宋太祖自是着急,乃亲临驿馆召见王祜当面发问,王祜直言禀报,符彦卿无谋叛事实,并以自己全家百口性命担保。
甚至直谏太祖吸取晋、后汉皇帝因猜忌而滥杀无辜的教训。
太祖听后很不以为然,乃把王祜改派知襄州。
如此以来,王祜升迁宰相的许诺当然是落空了。
王祜赴襄州任前在其宅院内,手植槐树三棵,曰:
“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意思就是,我的子孙一定有能担任宰相位列三公的。
后来,果不出其所料,王祜的次子王旦在宋真宗时做了宰相。
王旦,字子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宋真宗咸平年间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景德三年拜相,监修《两朝国史》。
他善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颇受真宗信赖。
天禧元年(1017年),因病辞相,以太尉掌领玉清昭应宫使。
同年九月卒,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故后世称其为“王文正”,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王旦的横空出世使其父亲王祜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于是,三槐堂成了王祜一支的堂号,三槐王氏自北宋起开始显贵。
众揽全泰兴市所有标注《三槐堂》的王姓族谱,其实只有焦荡古塘的王姓可以完全确定那儿的后裔是地地道道的三槐后裔,其他各地的族谱均有所断代或伪造。
1、焦荡古塘支
焦荡古塘的王氏属于“三槐堂”下的“三沙王氏”中的中沙王氏。
“三沙王氏”的形成与宋室南渡时期的王皋有直接的关联。
当年,金军攻破汴京,北宋灭亡。
赵构于商丘即位,成为宋朝第十位皇帝,史称宋高宗。
宋高宗即位后,先将都城迁于扬州,后迁于南京,最后定都杭州,史称宋室南渡。
宋室南渡时的王皋因护送宋高宗赵构和孟太后两次护驾有功,加辅国将军,拜殿帅府,进太尉,授世职,诏赠晋柱国太傅。
王皋(1081—1156),字子高,祖籍山东大名府莘县,是宋兵部侍郎、晋国公王祜之玄孙;
北宋“太平良相”、魏国公、文正公王旦之曾孙;
端明殿学士、工部尚书懿敏公王素之孙;
太常博士、宗正丞、定国公王巩第四子。
王皋一生爱国,倡导北伐,但宋高宗却对金投降,放弃中原,苟安东南,迁都临安(今杭州)。
王皋见南宋朝廷腐败,收复中原无望,悲愤交加,叹息道:
“西湖一洼水,何足济天下事乎,吾亦从此逝矣!
”遂弃官隐居苏州阳澄西之荻扁(今苏州相城区太平社区)。
王皋的长子王易后移居昆山,被称为东沙王氏;
次子王铎留在太平,被称为中沙王氏;
三子王胤迁居无锡,被称为西沙王氏,统称“三沙王氏”。
泰兴古塘的王姓就是中沙分支。
历经数代后,王铎后人中有个名叫王均美的迁居到了靖江东双港,王均美的曾孙王昌平后来又迁居到泰兴。
所以泰兴古塘王姓的始迁祖是王昌平。
王昌平到泰兴落户扎根后,子孙延绵不绝,其后人遂又相继迁居泰兴其他之处:
焦荡王家庄、焦荡王氏家桥、焦荡徐家小庄、老圩村、小六圩、焦家汤(其中一支)、老薛庄、大焦庄、东路庄、水月庵、八字桥、张家岔、西茅家庄、小市、北门外夹巷、冯杨庄、分界镇官庄村、后夏家港、黄桥南壩桥、钱韩庄、朱何村等等。
2、映日堂
映日堂王姓自古至今都是泰兴所有王姓分支中最显赫的一族,其原来的堂号就叫三槐堂,是三槐堂的一个分支。
这个家族的始迁祖王彦璋为“明故处士”,籍本山西太原,世居苏州,因靖难兵役,于1399——1402年期间从苏州阊门迁居泰兴,隐居在古泰兴的天宁庄(现在滨江镇蒋港村地界)。
传至第十世王令树时,清朝康熙皇帝御赐了一个与“三槐堂”相媲美的堂号给他,即“映日堂”。
王令树(1657—1720),字桐孙,号树人,行一,映日堂十世孙(以王彦璋为第一世)。
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王令树15周岁,通过了童试,考中秀才。
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戊午年,江南乡试,考中举人。
康熙十八年(1679年),王令树22周岁,联捷考中进士。
王令树历任四川叙州府富顺知县、礼部主客司主事、精膳司员外郎、刑部江西清吏司郎中,擢兼山西道监察御史。
王令树又因工诗,被举为“康熙中后期扬州诗坛领袖”。
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壬午年,时年王令树45周岁,康熙48周岁。
这一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康熙帝传集部曹于太和殿,赐王令树御书“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十字。
“映日堂”堂号由此得来。
王彦璋的后人自苏州阊门迁居天宁庄后,约莫居住了大约200年的时间,后因长江水患被淹,王彦璋的后人遂四处迁居。
以下地点的王姓均是王彦璋的后人:
滨江镇石桥村王家园子、滨江镇石桥村东风(又称后王园子,其中有几家本不姓王,其祖上姓“史”,清朝末年迁到了后王园子,因受到同村人的欺负,故改姓王)、滨江镇五杨村王家垈、滨江镇蔡桥村徐家垈、滨江镇蔡桥村中曹、滨江镇蔡桥村王家庄、滨江镇东顾家垈、滨江镇赵家桥、滨江镇双进村王庄、滨江镇殷石村王家庄、滨江镇顿车张家庄、滨江镇仁寿村王家垈、滨江镇长沟村王家园子、马甸苏坔、西马甸、大生双桥子、原口岸镇界牌、原口岸镇大寿(其中一支)、泰兴镇延陵村前王组(王李家垈)、泰兴镇延陵村张成组、泰兴镇后李家营、泰兴镇陆桥、泰兴镇狮子巷、西张家堡、焦荡朱家港、姚王前夏家垈、姚王殷家庄、姚王方阡、老叶、高家庄、南沙南王家湾、蒋家堡、李家河(其中一支王姓祖上来自于南京,不属于映日堂,这一支就是泰兴以前比较著名的银河浴室的老板)等等。
泰兴还有数处自称是“映日堂”的子孙,但因为年代久远,无法确定,现也记录于下:
张家庄(北门东)、杨家庄(滨江镇)、何家园子(滨江镇)、小陈庄(张桥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泰兴 前世 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