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置方案两篇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8263638
- 上传时间:2023-05-1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91KB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两篇Word下载.docx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两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垃圾处置方案两篇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加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在施工现场上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员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产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
3、推广新的施工技术,避免建筑材料在运输、储存、安装时的损伤和破坏所导致的建筑垃圾;
提高结构的施工精度,避免凿除或修补而产生的垃圾。
避免不必要的建筑产品包装。
五、建筑垃圾清运:
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建筑工地垃圾:
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钢筋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将废料统一进行堆放,配备专人进行清运处理。
且分类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内堆放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应及时100%密封,避免扬尘。
(2)建筑垃圾堆放区应至少保证3天以上的建筑垃圾临时贮存能力,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3m。
(3)建筑垃圾堆放区地坪标高应高于周围场地不小于15cm,堆放区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满足场地雨水导排要求。
(4)放区应设置明显的分类堆放标志。
2、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必须经当地建筑垃圾管理部门核准,并应满足如下要求:
(1)运输车辆应有合法的行驶证,并通过年审;
(2)运输单位应具有当地主管部门颁发的准运证或营运证;
(3)具有建筑垃圾经营性运输服务资质。
3、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按核准的路线和时间行驶,并到核准的地点处理处置建筑垃圾。
具体要求如下:
(1)建筑垃圾运输车运行时间安排应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2)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运输路线,应由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会同交通管理部门规定;
(3)运输单位将建筑垃圾倾倒在核准的处理地点后,应取得受纳场地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送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查验。
4、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宜采用载重量大于8t的密封式货车。
六、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
1、工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清理,平整地面尽量恢复原有地貌,以达到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减少或消除对周边景观的视觉污染。
2、清运场地设备。
施工结束应及时撤离施工机械,对拆除的固体废物应集中收集处理;
3、清理场地表层。
施工场地的废弃物,特别是垃圾、废弃土等,不得就地倾倒或堆放,应及时清运弃于当地允许的地点。
4、将建筑垃圾清运后,对施工现场应进行一次清理,尽量恢复原有地貌。
5、施工现场清理完成后,应有项目负责人审核批准,方可。
篇二: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工地垃圾:
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
将废料统一进行堆放,配备专业清运工人进行清运处理。
(1)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应及时覆盖,减少扬尘。
(2)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3m。
(3)放区应设置明显的分类堆放标志。
(1)建筑垃圾运输车运行时间安排应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4、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型式和载重量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1)工程渣土运输宜采用载重量大于8t的密封式货车;
(2)装修及拆迁垃圾运输宜采用载重量5~15t的密封式货车;
(3)工程泥浆运输宜采用载重量大于8t的密封罐车。
5、建筑垃圾运输车厢盖应采用机械密闭装置,开启、关闭时动作应平稳灵活、无卡滞、冲击现象。
(1)厢盖与厢盖、厢盖与车厢侧栏板缝隙不应大于30mm;
(2)厢盖与车厢前、后拦板缝隙不应大于50mm;
(3)卸料门与车厢栏板、底板结合处缝隙不应大于10mm。
6、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容貌整洁、外观完整、标志齐全。
(1)车辆车窗、挡风玻璃、反光镜、车灯应明亮,无浮尘、无污迹;
(2)车辆车牌号应清晰、无明显污渍,距车牌15m处应能清晰分辨车牌上的字迹;
(3)车厢厢体、厢盖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凹陷和变形。
车厢外部锈蚀或油漆剥落单块面积不得超过0.01m2,总面积不得超过0.05m2;
(4)车辆底盘无大块泥沙等附着物,轻轻敲打时,应无块状泥沙等污渍脱落。
(5)建筑垃圾装载高度应低于车厢栏板高度,装载量不得超过车辆额定载重量。
(6)车辆装载完毕后,厢盖应关闭到位,并检查车厢卸料门锁紧装置,保证锁紧有效、可靠。
(7)车厢液压举升机构及厢盖液压、启闭机构的液压部件各结合面无明显渗漏。
(8)运输单位应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测,保证车况完好。
7、清运中注意的问题:
(1)清理施工垃圾时使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撤造成扬尘。
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易飞扬的废料尽量保持湿润,如露天存放时采用严密苫盖。
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
(3)在清运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8、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
工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清理,平整地面尽量恢复原有地貌,以达到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减少或消除对周边景观的视觉污染。
(1)清运场地设备。
(2)清理场地表层。
(3)将建筑垃圾清运后,对施工现场应进行一次清理,尽量恢复原有地貌。
(4)施工现场清理完成后,应有项目负责人审核批准,方可。
篇三:
建筑垃圾运输及处置措施
第一节建筑垃圾的管理和制度
一管理措施
1、加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避免采用混合收集,减小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2、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建筑垃圾分配现场的施工人员分拣,提高可以回收的资源。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垃圾处理采用填埋、焚烧、分类循环利用等;
4、提高建设工作者的环境意识;
宣传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5、施工现场配备一名工人专门负责垃圾的管理,将垃圾类别的标志牌尽量做到清晰易识别,项目负责人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和监督,争取切实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观念,保护好现场的环境。
二工作制度
1、积极全面开展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环保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项目机构。
2、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由技术、安全、生产、材料、等部门组成的垃圾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兼职垃圾处理员一人。
3、建立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置保证体系,做到责任落实到人。
4、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及垃圾处理的监督宣传教育工作,记录管理工作自检记录等,做到准确真实记录数据。
5、建立并执行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理检查制度。
每半个月组织一次由各施工单位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理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问题处理通知单”,各施工单位在收到“处理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项目经理部有关部门应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6、在工地现场入口处,设置现场施工标志牌,标明工程概况,工程负责人建筑面积开竣工日期,施工进度计划,总平面布置图以及场容分片包干和负责人管理图及有关安全标志。
三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1、建筑垃圾的减量化:
(1)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
在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大多数以民工为主,他们普遍素质不高,施工技术水平偏低,这对现场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工质量,将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产生。
在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中,因建筑施工质量返工引起的垃圾量比例较大,而且造成材料浪费。
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尽可能的应用总结出来的办法,把施工质量隐患防范于未然。
(2)加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在施工现场上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员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产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
(3)推广新的施工技术,避免建筑材料在运输、储存、安装时的损伤和破坏所导致的建筑垃圾;
(4)优化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方案中要考虑的问题有:
建筑物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采用可以少产生建筑垃圾的结构设计;
选用少产生建筑垃圾的建材和再生建材;
应考虑到建筑物将来维修和改造时便于进行,且建筑垃圾较少;
应考虑建筑物在将来拆除时建筑材料和构件的再生问题。
2、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
(1)建筑垃圾中砖经清理可重复使用,废砖、混凝土经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后作为再生骨料配制低标号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工程垫层。
(2)建设工程中的废木材,除了作为模板和建筑用材再利用外,通过木材破碎机,弄成碎屑可作为造纸原料或作为燃料使用,或用于制造中密度纤维板;
(4)废金属、钢料等经分拣后送钢铁厂或有色金属冶炼厂回炼;
3、与其他垃圾的处理方式之间的区别
建筑垃圾属于特殊垃圾,它的处理方式与其他垃圾的处理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以下几点:
(1)排放的单位必须提前向所在地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申报;
(2)必须采取专门方式,单独收集,送往指定的专门垃圾处理处置场进行处理处置,例如泥浆类垃圾应在专用的泥浆池中存放,通过吸污车运输;
(3)从收集到处理处置的过程,由经专门培训的人员操作或由专业人员指导进行,严禁在专门处理处置设施外随意混合、焚烧或处置。
(4)建筑垃圾一般为无污染固体,国内一般采取填埋法处理,部分回收利用,少部分进行焚烧。
第二节建筑垃圾产生及处置措施
本工程主要垃圾来源为:
建筑扬尘、建筑废料、生活垃圾等;
1、施工现场防尘措施:
临时搭设围挡,路面回填后采用机械夯实,保证次日车辆通行,车辆进出清洗轮胎,保证出工作区域车辆不带泥上路。
2、防止施工扬尘管理措施:
每开始施工,由专人负责指挥交通,至施工完毕后,将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并清扫干净防止扬尘。
3、防止建筑垃圾运输遗散扬尘管理措施:
建筑垃圾运输车采用封闭式保证建筑垃圾车不超载,以防止运输车遗散扬尘。
4、防止建筑垃圾乱倒乱卸管理措施:
将建筑垃圾卸到市政部门指定的消纳地点,保证做到不乱倒乱卸。
5、其它管理措施
(1)对易燃、易爆、油品和化学品的采购、运输、储存、发放和使用后对废弃物的处理制定专项措施,并设置专人管理。
(2)对施工机械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噪音、泄漏和废油、废弃物造成的污染,杜绝重大安全隐患的存在。
(3)生活垃圾与施工垃圾分开,并及时组织清运。
生活垃圾由专人清运到场外指定地方。
第三节建筑垃圾运输
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1)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内堆放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应及时苫盖,避免雨淋和减少扬尘。
(2)建筑垃圾堆放区应至少保证3天以上的建筑垃圾临时贮存能力。
如无专用提升设施,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3m。
(1)运输车辆、船舶应有合法的行驶证,并通过年审;
(3)卸料门与车厢栏板、底板结合处缝隙不应大于10mm。
(3)车厢厢体、厢盖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凹陷和变形。
车厢外部锈蚀或油漆剥落单块面积不得超过0.01㎡,总面积不得超过0.05㎡;
(7)车厢液压举升机构及厢盖液压、启闭机构的液压部件各结合面无明显渗漏.
第四节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
(4)施工现场清理完成后,应有项目负责人审核批准、方可。
篇四:
建筑垃圾处理调研
一、概况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
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
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的不停发展,城市加快了“新陈代谢”的速度,拆旧建新工程与日俱增。
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同时,也在遭受城市垃圾所带来的烦恼,其中建筑垃圾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大批旧建筑物被拆除,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垃圾无形中成为阻碍城市建设的“代谢物”。
城市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城市建设部门建造新的建筑物所产生的开挖废料、拆除工程产生的废料,道路修建与养护过程产生的废料等。
尽管大多数建筑垃圾无毒无害,但若简单填埋,不仅影响城市环境、浪费土地资源,还会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
据有关资料介绍,经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废渣就会产生500~600吨。
若按此测算,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废渣就超过1亿吨,加上建筑装修、拆迁、建材工业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将达数亿t。
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
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城市中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在快速增长。
建筑垃圾已经加剧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搞好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迫在眉睫。
加强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已经迫在眉睫。
该怎样处理和利用这些建筑垃圾,是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的社会课题。
合理利用建筑垃圾不仅事关环保,同样蕴藏着丰富的商机。
二、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的现状、对策、问题
中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
近年来,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城镇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
但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垃圾处理的投入与垃圾处理的需求相比仍明显不足,垃圾处理的水平还很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还处于由粗放到处理的发展阶段。
主要表现为垃圾堆放现象普遍存在,垃圾处理场的二次污染相当普遍。
整体来看,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呈现以下几个问题:
①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目前只能是绝大部分进行混合收集。
②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
③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多采用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
④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投资少,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健全,建设工作者的环保意识不强。
我国城市在对建筑垃圾处理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①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该如何处理就需要有组织进行协调解决,各建筑施工有关单位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
要建立健全渣土设置与管理专项方案,对工地内建筑渣土的产生、防尘措施、处置等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
②提高建筑垃圾的技术处理水平。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仍停留在较低水平。
城市建筑垃圾除废旧钢筋等部分材质被回收外,大多是将未经处理的建筑垃圾直接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以直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
缺乏对建筑垃圾的有效技术处理。
尤其是对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需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堆存的技术国内企业还有待加强研究。
城市相关部门应尽快帮助协调并依靠企业技术研发解决在建设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河南人大代表XX在20XX年年初人代会上建议,提高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水平,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对拆除下来的废旧混凝土进行现场破碎,分别加工成商品混凝土骨料、建筑砌块集料、道路填铺料等不同用途的再生集料。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废旧混凝土的利用效率,减少多次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费用支出,更可使加工后的建筑垃圾成为商品,实现一举多得。
③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及回收利用率较低,建筑垃圾大部分被运往垃圾填埋场堆放或填埋,不但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耕地,而且对土壤、水源、植被等自然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
所以对于那些分拣出来不能利用的垃圾要合理处置,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④政府要为建筑垃圾处理提供资金保障。
建筑垃圾废料不是商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经过加工处理再利用后才会产生新的价值。
在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利用过程中,常常使处理单位无利润可图,缺少了积极性,直接影响利用工作的进行,因此必须由政府通过某种渠道在利用过程中给予经济补助。
⑤建立健全合理的政策法规。
近些年来,我国对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虽已有清醒认识,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国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处罚条例,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及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的条款还不完善。
所以,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实行有效地奖惩制度。
三、常用处理方法介绍
1.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常用处理方法是少部分回收利用,绝大部分进行混合收集将其填埋地下。
其危害在于:
首先是占用大量土地。
仅以北京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
奥运工程建设前对原有建筑的拆除,以及新工地的建设,北京每年都要设置二三十个建筑垃圾消纳场,造成不小的土地压力。
其次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不仅是难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还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
这些废弃物被埋在地下,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
再次是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
现今的填埋方法是:
垃圾填埋8米后加埋2米土层,但土层之上基本难以重长植被。
而填埋区域的地表则会产生沉降和下陷,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
2.综合处理方法
一种建筑垃圾综合处理方法,首先将拆除建筑物、房屋装修和改造道路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用车运到处理场所,然后,用人工的办法将建筑垃圾中的可直接再生利用的物质,如金属材料、木质类材料和塑料类材料分选归类,直接供给相应的公司进行处理。
对建筑垃圾中的大块废混凝土、废砖、大理石等物质,利用大型破锤或破碎机破碎至粉碎机所能粉碎的尺寸,一般为小于100毫米,然后用石料粉碎机进行粉碎至建筑所需的石子、砂子,再将上述混合物用多层分级筛分级成合符建筑标准的粗石子、细石子、粗砂子、细砂子,以及泥砂等再生材料。
生产用水采用活性炭反渗透净化生活污水并循环使用,既可节约用水又可防止污水的再次排放污染环境。
如果嫌麻烦的话,可以自己把他拉到建筑垃圾处理场,不过一般的城市可能没这种设施啊。
再生技术可使建筑垃圾零浪费。
我国目前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无论是实验室的研究还是市场应用都有了一定成果。
建筑垃圾中的部分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根据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垃圾处置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