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36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上下册汇总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8408773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格式:DOCX
- 页数:65
- 大小:59.53KB
小学36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上下册汇总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36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上下册汇总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36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上下册汇总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
3认识液体
研究同体积液体的重量
油、水、蜂蜜、量筒、天平
9
4把液体倒进水里
研究液体的沉浮
油、水、蜂蜜、烧杯
研究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情况
酒精、水、天平、量筒(量杯)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探究使物体上浮的办法
水槽、盐、糖、味精、玻璃棒、汤匙
10
第四单元
关心天气
2气温有多高
测量气温
温度计
12
3雨下得多大
制作雨量筒
大饮料瓶、剪刀、硬纸片
制作
13
4今天刮什么风
制作风向标
硬纸板、大头针、泡沫板、小珠子
15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
观察研究土壤
年级: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
2、了解土壤
实验器材:
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实验类型:
学生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认识土壤的成分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分组研究土壤成分
1、让学生用餐巾纸包住刚从花圃里挖出的土块(不要太干燥),然后用手使劲握一握,观察餐巾纸的变化。
2、将刚才的土块放入水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刚放进水里和过了一会儿的发现与变化。
3、用玻璃棒沿着同一方向进行搅拌,引导学生边搅拌边观察,停止搅拌,耐心观察3——5分钟。
4、交流实验现象。
2.演示研究土壤成分
1、将石棉网放在三角架上,上面放上盛有土壤的蒸发皿(选用腐殖质较多的黑色土壤),下面用酒精灯点燃加热。
2、持续加热一段时间,让学生观察变化,等到有白烟冒出后,可以请学生代表上来闻一闻,闻的时候提醒学生不能直接去闻,应该用手扇一些白烟到旁边闻。
5、等土块冷却,请学生再捏一捏硬度和原来的泥土进行比较。
3.实验总结
对所观察、记录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整理出土壤中的主要成份。
4.整理器材
收拾使用过的实验器材,整理桌面,保持清洁。
实验结论:
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
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
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
实验类型:
教师演示
目的:
了解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1、观察土壤样品
将三种土壤样品放置在桌面上,仔细观察。
2.放土
1、在过滤器上端的底部各放上一块纱布,以防泥土漏到下面的塑料杯中。
2、在三个土壤过滤器的上层分别放上同样质量的三种土壤。
3、用小勺轻轻将三种土壤微微压紧,使土壤中间没有明显空隙。
但不能压得过于板实。
3.倒水
1、三个过滤器中加入的水应同样多,水量80毫升效果较好;
2、倒水时,要同时把水倒进三个过滤器;
3、倒水的动作不能太猛,要让水缓慢地流进土壤,否则水把土壤冲散会影响渗水速度;
4、倒好水后千万别晃动过滤器或搅动土壤。
4.观察比较
1、仔细观察水分渗透到过滤器下层的情况;
2、将渗下来的水分别倒进量筒量出体积,进行比较记录。
5.实验总结
根据测量结果,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6.整理器材
将实验材料整理好,保持整洁。
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1、认识固体
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1.质量的变化
1、出示材料、工具介绍:
黄豆、大米、淀粉、天平。
2、指导天平的正确使用:
①将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
②将游标放置于“0”刻度;
③用左右调节螺旋校准左右平衡;
④左盘放置要称的物品,右盘放置砝码;
5、⑤砝码放置应先小后大,最后调节游标,使两边平衡;
6、⑥物品质量应是右盘所有砝码总质量加上游标指示的质量,砝码不要用手直接拿,应用镊子取用。
3、将三种物品分别装入一次性杯子中,并用天平分别测量出它们的质量。
4、将它们倒入同一只杯子中混合,将其他两个一次性杯子重叠在这只杯子下面,用天平时称出总重量。
5、比较混合前、后重量的变化。
2.体积变化
1、分别用量杯量出100ml的黄豆、大米、淀粉。
2、将他们一起倒入同一个量杯中,轻轻的摇晃,注意不要洒落在外面,读出读数。
3、比较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
3.分离混合物
1、可以用工具箱中的两层筛网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分离操作,指导学生先用大孔的筛网过滤。
2、再用小孔的筛网二次过滤。
4.实验总结
比较两组数据,总结出混合后的规律。
5.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天平放回包装盒内。
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验内容:
结晶分离的实验
2、把固体放倒水里
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
教师演示实验
1.调制饱和盐水
1、在三个烧杯里倒上小半杯热水,所用的水尽量温度高一些。
2、分别在三个烧杯中加入食盐,不停搅拌,使加入的盐全部溶解,一直加到盐不能继续溶解为止。
溶解食盐时搅拌要充分,使饱和度达到最高。
3、三杯水应该依次一杯一杯地完成,做完一杯再做第二杯。
2.制作彩色结晶树枝
1、在热水里放入少许绘画颜料,搅拌均匀,对盐水进行着色。
2、将着过色的盐水分别倒入小碟子中,再放入事前选好的小树枝,小树枝最好浸入盐水中,让盐水慢慢蒸发。
3、不能将树枝直接放入烧杯中,应使用小碟子,这样冷却结晶容易依附树枝,而且时间短。
(教师演示的可以放在班级中让学生持续观察)
4、几天后,让学生把制作的成品带回学校展示、评比。
3.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将待冷却的溶液放置在不易接触的地方。
树枝上会有各种颜色的盐的结晶体依附在上面。
认识液体
3、认识液体
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
1.认识液体性质
1、每组观察桌子上的一杯水、一杯油、一杯蜂蜜、一杯牛奶,用喜欢的方法观察,发现液体共同的特点,填写实验表格。
2、观察三种液体,重在发现虽然每种液体从颜色、透明度等方面都不相同,但有很多液体的共同特性。
3、交流,总结出液体的性质。
2.比较同体积的不同液体的质量和流速
1、在天平两边各放一张滤纸,调节平衡。
2、在烧杯里倒上同样50ml的蜂蜜、水、牛奶和食用油,放到已校准的天平上比较。
3、在流速比较演示板的凹槽里,滴上几滴牛奶、蜂蜜、水和食用油,注意四种液体的量要差不多,然后慢慢将演示板提起,一定要让液体“自己”流下来,不能借助外力,观察、比较哪个流速快。
3.实验总结
总结出液体既具有相同的性质,不同液体之间又有不同的性质。
4.整理器材
液体有很多共同点:
如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等。
同样体积的液体,质量比较:
蜂蜜>
牛奶>
水>
食用油
流速测试:
食用油>
蜂蜜
把液体倒进水里
4、把液体倒进水里
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1.观察液体沉浮
(教师演示实验)
1、出示三个装有不同液体(水、食用油、蜂蜜)的杯子,预测将蜂蜜和食用油分别倒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演示实验:
将蜂蜜倒入装着水的杯子里,将食用油倒入装着水的杯子里。
3、学生观察实验。
4、交流观察的实验现象。
5、小结:
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液体沉于水面。
2.探究“鸡尾酒”的调制
(学生分组实验)
1、出示事先鸡尾酒的图片,让学生猜猜是怎么调制出来的?
2、提供材料:
染过色的红水(在清水里滴上几滴红墨水)、蜂蜜、食用油,分组尝试调制一杯“鸡尾酒”。
3、学生分组尝试调制“鸡尾酒”,边实验边记录液体倾倒的顺序和实验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4、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展示调制的作品。
1、观察将热水倒入冷水
1、在水槽中倒入一半的冷水。
2、将染过色的热水倒入一个密封的小玻璃瓶中。
3、瓶口用瓶塞塞住,如果没有瓶塞,可以用一块小塑料布遮盖,用橡皮筋扎进并打一个活结。
4、将小玻璃瓶置于水槽中,用手将瓶塞打开。
5、仔细观察水槽中所发生的现象。
6、交流自己所看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5.实验总结
综合以上几个实验,总结将液体倒入水中所发生的现象。
6.整理器材
玻璃器皿清洗干净,整理收回实验室。
将液体倒入水中,有的会浮在上面,有的会沉在水下。
油会浮在水面、蜂蜜沉在水下。
冷水会沉到下面,热水浮在上面。
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水、烧杯、酒精、天平、量筒
先教师演示实验,后学生分组实验
1.测量质量的变化
1、放上一只空烧杯,在右盘放置砝码调节天平使之平衡。
2、在右盘多放入100g的砝码,在左盘添加酒精使之正好平衡,这时烧杯内的酒精正好为100g。
3、用同样方法量取100g的水。
4、让学生预测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质量。
5、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在一起。
6、用天平测量出总质量。
可能会有少许误差,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酒精烧杯里可能有很少的残留,或者测量有一些正常误差。
2.测量体积的变化
1、用量筒量出100ml水。
在使用量筒测量酒精时要注意:
量筒应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将酒精倒入量筒时,观察量筒中的凹液面,快要接近100ml时,可以用滴管取酒精加满至100ml。
2、再用量筒量出100ml酒精。
酒精易挥发,建议先量出100ml的水。
3、让学生预测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
4、将酒精倒入水中,观察混合后的溶液总体积。
3、比较总结实验
观察比较两个实验的结果,发现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
液体混合后,总质量没有变化;
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
四年级下册
1、做手臂活动模型
实验目的
了解手臂的肌肉及其作用
绳子硬纸板铆钉
实
验
过
程
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
把宽的硬纸板沿长边对折,细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定。
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
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实验结论
纸板相当于骨头,绳子相当于肌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
注意事项
1、绳子应粘牢,以免拉断;
2、钉子应在两块纸板接触点的中心,使它们能够灵活转动。
2、测走路的速度
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
秒表、米尺、粉笔
1、用米尺测出5米距离。
2、用正常步伐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比正常步伐快一些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3、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米;
比正常步伐慢一些走5秒,能走()米。
4、记录、交流
在相同距离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1、分工合作,记录时间要准确及时;
2、可用表格或文字记录。
3、探究物体运动的方式
1、认识几种常见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知道能分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分析物体的复合运动。
风车、皮球、绳子、夹子、三角形木块、易拉罐、竹蜻蜓、橡皮
1、用橡皮从三角形木板的斜坡滑下,分析运动轨迹;
2、拍皮球,分析运动轨迹;
3、转动风车,分析运动轨迹;
4、画出运动轨迹,总结运动方式;
5、滚动易拉罐,玩竹蜻蜓,分析包含了哪几种运动方式;
6、记录、交流。
1、应边观察运动轨迹,边画运动路线;
2、实验材料不限于以上几种,应多从生活中寻找。
4、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拉力)
开展验证性实验研究,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秒表、小车、尺子、钩码
1、在桌面上定好距离,确定起点和终点;
2、挂2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
挂3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
挂4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
3、实验反复做几次;
4、计算并比较;
5、记录,交流;
6、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其他因素不变)
1、成员之间注意好好合作;
2、保持载重、路况不变;
3、计时要准确,反映要快;
4、实验至少3次。
5、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
反之摆得越快。
不同长度的线、钩码
1、做一个摆,并明白一个来回算一次;
2、用摆线30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
3、用摆线15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
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
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摆的快慢与摆重、摆角无关,与摆线长度有关
1、保持摆重、摆角不变;
2、反复测量3次以上用表格、文字、图画记录。
正确使用弹簧称
发现力的大小,会使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称、钩码、装了文具的笔袋等
1、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
2、将钩码挂在弹簧称上;
3、等指针静止时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
5、记录;
6、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1、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称标定的最大数值;
2、使用弹簧称时可选用生活中的实物去练习,比如笔袋、水果等。
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的关系
知道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同样的弹簧6个、钩码、尺
1、分别固定6个弹簧的一端,测量长度;
2、在第一个弹簧下挂1个钩码,测量弹簧的长度;
3、在第二个弹簧下挂2个钩码,测量弹簧的长度;
4、以此类推,挂完6个弹簧;
5、记录、交流;
6、整理实验材料。
知道在弹性范围内钩码越多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1、每次测量弹簧最上端和最下端的距离;
2、在弹簧静止不动时测量计算弹簧拉伸长度时,要用弹簧长度减去弹簧的原始长度
研究如何减小摩擦力
探究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实验
材料
(1)弹簧称、带钩的重物、尺、圆杆小棍、;
(2)橡皮泥、线、宽口水杯、洗洁精。
(固体)1、把带钩的重物放在桌上,用弹簧称测量拉动重物所需要的力;
2、把带钩的重物放在几根圆杆铅笔上,用弹簧称测量拉动木板所需要的力;
3、记录、交流;
(液体)4、把橡皮泥分成大小相同的几个小团,分别捏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
5、用线绑住这些模型,同时放入有洗洁精的瓶中,比较下沉速度;
固体:
接触面变光滑能减小摩擦力;
液体:
流线型物体能减小摩擦力。
1、物体的重量、移动的距离不能变;
2、牵引用力应保持匀速。
制作降落伞
能够利用现有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
线、手帕(方形塑料纸)、重物
1、把绳子拴在手帕的4个角上。
2、把4根绳两头拴在重物上打个结。
3、把伞叠起来往空中扔。
1、四根绳子应是一样长短。
2、应制作两个伞面大小不一样的降落伞。
3、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探究降落伞的下降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影响降落伞的下降速度的因素
做好的两个伞面大小不一的降落伞秒表
1、每组准备两个伞面面积不同的降落伞;
2、将降落伞在同一高度下降;
3、用秒表记录降落伞从下落到触地的时间;
4、用伞面面积不同的降落伞重复上面的实验5、记录、比较;
6、交流、汇报;
7、整理实验材料。
伞面面积越大,降落伞下降速度越慢;
降落伞载重越大,降落伞下降越快。
1、考虑到安全因素,实验在教室进行;
2、保持同一高度,同一时间;
3、反应快、记录准确,实验3次
探究在哪种情形下粉笔下落不容易粉碎
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有根据的预测
粉笔塑料袋
1、教师说明实验方法:
(1)站立,将手中的粉笔掉在地上;
(2)把用塑料纸包起来的粉笔掉在地上;
(3)把用充气塑料袋包起来的粉笔掉在地上。
2、学生预测在哪种情形下粉笔下落不容易粉碎;
3、进行实验,验证预测。
第三种情形下粉笔下落不容易粉碎
1、控制同等高度这一条件;
2、先预测后实验,并尝试解释;
3、爱惜财物,实验只能做一次。
探究食盐的溶解量对溶液的体积有没有影响
懂得预测要有正确的依据
小烧杯、勺子、水、盐
在装水的烧杯里放5克盐,水位会发生变化吗?
装入15克、50克盐,水位会发生变化吗?
2、先预测后实验。
食盐的溶解量对溶液的体积有影响。
1、水溶解盐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二次放盐时,应在第一次放的盐完全溶解后进行;
2、为加快溶解速度,可实施搅拌。
3、要标记原水面高度以及两次放盐溶解后的高度
五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周次
第二周
实验年级
五年级
实验人员:
(略)
实验名称:
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平衡尺、钩码若干
实验步骤:
1、准备一把平衡尺;
在左边10cm处挂两个钩码;
2、在右边5cm处挂四个色码,看平衡尺是不是保持平衡。
实验结果:
平衡尺仍保持平衡尺,这说明杠杆省力与否与着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有关。
第三周
轮轴省力的秘密
钩码、粗线绳、铁架台、大轮、小轮、轴
1、用一个轮轴实验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记录实验数据,最后进行实验数据分析。
2、换一个大一点的轮,记录下更大的伦用多少钩码可以是轮轴保持平衡,记录数据,分析后谈谈自己的发现。
通过实验发现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如果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
由此我们也认识到轮轴也是一种机械。
斜面坡度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
弹簧秤、小车、光滑的长板
1、用弹簧秤测出小车的重量;
2、将长板垫在三本书上,用弹簧秤将小车拉上去,看需要多少力;
3、将木板垫在六本书上,再用弹簧秤拉上去,看需要多少力。
斜面坡度越缓越省力。
第四周
安装定滑轮和动滑轮
铁架台、弹簧秤、滑轮、钩码、细绳
1、将铁架台固定好,用细绳绑好滑轮,另一端绑在铁架台的架子上,组成定滑轮;
2、测出钩码的重量;
3、用弹簧秤拉动细绳另一端的钩码,记下所需拉力;
4、测出滑轮的重量,5、将细绳一端绑在铁架台上,另一端绕过滑轮,组成动滑轮;
6、将钩码挂在滑轮上,用弹簧秤拉动滑轮,记下所需重量。
定滑轮能改变物体方向,动滑轮省力。
第五周
研究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的特点
链条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
1、设计实验计划。
2、进行观察链条和齿轮。
3、实验并做好记录。
4、分析实验数据。
5、总结实验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
大齿轮转的圈数比小齿轮少
实验结果
我认为大齿轮转的圈数比小齿轮少,达到了省力的效果。
第六周
研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A4打印纸3张、双面胶、新华字典(可用科学书代替)、钩码
一.折形状:
取A4纸的宽为高,用3张A4纸分别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筒,注意在折纸筒时要事先考虑留出连接部分,纸筒的连接部分用双面胶粘起来。
二.比较实验
1.把新华字典放到纸筒上面,然后在新华字典中心加钩码,记录各种纸筒能承受多少钩码不被压垮。
2、提醒实验注意点:
加钩码时,要将钩码放在新华字典中心;
加钩码时要轻放;
计算纸筒能承受多少钩码时,要用压垮纸筒的钩码数减1
三.实验总结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作出比较。
四.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不同形状的纸筒承受力是不同的,在不同的柱形纸筒中,圆柱形纸筒承受力较好。
第七周
实验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36 年级 科学实验 报告 上下册 汇总 苏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