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8448277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518.59KB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Word下载.docx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模拟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任重道远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仿膳(shà
n)
窠巢(guǒ)
敧斜(qī)
匿笑(nì
)
B.确凿(zá
o)
分歧(qí
感慨(kǎi)
菡萏(xià
n)
C.徘徊(huá
i)
秕谷(pǐ)
酝酿(lià
黄晕(yù
D.静谧(mì
吝啬(sè
憔悴(cuì
莅临(lì
二、现代文阅读
(三)阅读萧乾《枣核》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
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
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
“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
”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
她感慨良深地对我说:
“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
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
姑娘在哈佛教书。
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
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
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
我想厂甸和隆福寺。
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
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
”
接着,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说:
“你相信吗?
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3.文中划线的句子表达效果一般,请你修改并说说修改的理由。
4.联系所选文段,美籍华人朋友所说的“家乡的味道”表现在哪些地方?
阅读《桐花满地》,完成下列小题。
桐花满地
雪小禅
①起初,我是不喜欢桐花的。
②桐花命贱,粉不粉艳不艳的,大朵大朵地开着,形状也散。
因为大,觉得没了形似的。
更有那颜色,有灰败的暗在里面,所以,我初见桐花,便觉得不是我的花。
只因为它没有灵性,好像一个呆滞的乡下女子。
③后来喜欢了看电影,发现电影院里有几棵泡桐,高大健硕,足有几十年了吧?
三四月间,一树一树的花开,粉灰色的桐花开遍了天空。
我恰是十五六岁的年龄,一下子惊艳过去。
④那是故乡的老电影院,院子里因为有几棵泡桐,显得鬼魅而虚幻。
我常常和同学跑去看电影,当然是要逃课的。
电影票两毛钱一张,今天是粉的明天是蓝的,细细的长条,前面印了座位,多少排多少号,后面是日期。
我们偶尔也逃票,如果当天恰好是蓝色的票,而我们前几天恰好用过蓝色的票,于是混进去,感觉占了极大便宜。
无限的快乐,贼的快乐。
⑤那时玲是我的蜜友,她总是与我一起跳过一中的墙去看电影,有时去得早,就捡几朵桐花放到书里。
玲说,这花要是不败该多好啊。
这句话多傻啊!
我笑话她总是说傻话,她又说,花无百日红。
⑥后来她转学走了,我一个人再去看电影时总是会想起她。
⑦我把桐花夹在信里寄给她。
我问她,你那里有桐花吗?
问她的时候,她就哭了。
因为我发现,信纸是湿的。
⑧每天上学都要过电影院,我总是不经意地扭头看那些泡桐,春去春回,看了三年。
我离开了故乡,从此再也没有回去。
小城的桐花,已散落在记忆的河岸上,桐花穿过两岸光阴,只是无比的凄美。
惨绿的少年就那样一挥而去。
⑨再回故乡,却不见了桐花。
⑩电影院早就黄了,于是拆掉,盖了商城,里面无限的热闹。
电影院不复存在,当然也没有桐花了。
正是人间四月天,我却惶惶然,好像失了什么,无限地惆怅。
⑪多年之后,我和玲再度联系上。
她没有考上大学,一个人在异乡奔波,不停地在路上奔波。
下岗失业,做生意赔本,失恋离婚,玲的命运一波三折,但她却没有抱怨过。
我想起桐花,那样努力地开着,不好看,可是,为了春天的到来,一直努力着。
⑫我问玲还记得我寄给她的桐花吗?
她在电话中说,已经干掉了,没了颜色。
可是,她一直留着。
因为,上面有光阴的痕迹。
⑬还有一次去开会,我觉得闷,出来透气,在窗口,忽然看到了桐花。
一枝枝伸展着,在三楼的窗前,那些桐花几乎伸手可及。
天正在下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地上有一片落花,真是桐花万里路。
我伸出手去,摘下一朵,那朵又软又绵的桐花,就在我的手上,上面有雨露儿,颤抖着,微张着,这是一朵还没有完全开的花,还有着青涩的美。
我捧着它,想起与桐花的初见,我并不喜欢它。
如今,与君再相见,我心中,俱是欢喜的花儿,一朵、两朵地开着,桐花满地。
我记得故乡的桐花,也更喜这眼前的一朵。
⑭我给玲发了一条短信:
“玲,有空回来看桐花吧,它们又开了呢。
⑮玲很快回了短信。
她说: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们还当去跳墙偷看电影的少年吧。
因为那里有我和你的桐花万里路。
5.文章以“桐花满地”为题,有什么作用?
6.结合语境,品味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句。
(2)第⑬段画线句中的“捧”字能否换成“端”或“拿”,为什么?
7.“我”与玲逃课看电影这一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8.请用文中词语概括出“我”对桐花的认识和情感变化。
不喜欢→______→______→______→喜欢
9.有人认为,文中的桐花是“玲”的化身,你对此有何看法?
三、情景默写
10.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2)初三复习阶段,同学们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你发现有的同学不会思考问题,只一味的死记硬背;
有的同学不实实在在的学习,只是一味的空想。
请你用《论语》中“_____,______”这句话来劝告他们。
四、诗歌鉴赏
古诗鉴赏
(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
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
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
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12.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
两篇文章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
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阅读诗歌《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14.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五、名著阅读
15.名著导读
我国文学家鲁迅先生在(著作)中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老师是,朋友是范爱农。
六、综合性学习
16.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诚信如金,诚信如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诚信、觅诚信、说诚信吧!
(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积累名言)我们开展活动,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信”的名言,请你写出留在心底,挥之不去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材料)活动最后,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日本不顾史实、扭曲历史,得到的是大部分亚洲人民的强烈谴责。
当德国总统虔诚地向二战受难者致忏悔时,他得到的不仅是诺贝尔和平奖,更有世界人民的理解与宽容。
材料二:
公元前359年,秦朝商鞅立法欲以诚信富国强兵。
“南门立木”的典故就此上演。
商鞅法行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开展以“阅读山水文学,感悟人文情怀”为主题的文学实践活动,各班同学根据主题收集了很多材料,设计了一些学习任务。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17.一班的同学写了一段此次活动的开场白,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山水文学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学宝库中一份宝贵遗产。
中国的山水文学,起源于先秦。
自有了题山咏水的名篇,我国的山水文学,就犹如一股
①
的清亮溪流,一直晶莹剔透,流淌至今。
文人们流连钟情于山水,山水也因有了文人的行吟题咏而更加妩媚清灵,这正是山水与文人能从古代走到今天的原因。
山水陶冶了文人的性灵,文人在山水的
②
中增长了才情。
文人们礼赞山水,礼赞自然,礼赞生命;
山水钟灵毓秀,百态千姿,万种风情,正好成为文人们娓娓的心音传真。
二者龙凤双飞,相辅相成。
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晶莹剔透(tì
“龙”的第三笔是:
乚
B.晶莹剔透(tī)
“龙”的第三笔是:
丿
C.晶莹剔透(tī)
D.晶莹剔透(tì
18.二班的同学在读完《绿》和《鼎湖山听泉》后,感慨万千,开展了一次“写对联,抒情怀”的活动。
根据两篇文章的文学常识、内容和情感,请选择补充对联最恰当的一项()
游梅雨潭,看幽幽潭水,赞美河山秀丽;
谢大光览鼎湖山,听
,感叹③
。
A.①老舍
②潺潺泉声
③清泉永在
B.①朱自清
②潺潺泉声
③生命不息
C.①老舍
②泉声潺潺
D.①朱自清
②泉声潺潺
19.三班的同学在阅读曹操的《观沧海》时,了解到这是曹操在北征得胜回师途中登碣石山时,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大家课后搜集了《观沧海》的书法作品,挑选了一幅最符合此诗主题的作品。
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字体属于楷书,蚕头雁尾;
表达统一中国的宏伟抱负和阔大胸襟,读来激动人心。
B.作品字体属于行书,笔走龙蛇;
表达对眼前的大海和山峰的赞美之情,读来陶醉其中。
C.作品字体属于楷书,方正平直;
D.作品字体属于行书,潇洒飘逸;
20.四班的同学深入研究了中国山水文学中蕴含的几种人文情怀。
阅读他们研究成果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山水文学表达了文人的情感世界,寄寓了文人的精神希冀。
表现在中国山水文学中的人文情怀。
可分为:
一、入世情怀。
他们认为生命的价值就在于积极进取,建功立业,因此他们热心从政,以功业自许。
积极的入世精神,总是与雄浑苍茫的生命搏动的景象联系着。
正如_________。
二、避世情怀。
因时代背景及个人际遇的不同,他们消极遁世,主张清静无为,他们往往委身于自然山水,从中寻找精神寄托,在和谐静美的山水中平息争胜之心,实现自我疗伤和心灵净化。
三、出世情怀,亦可称傲世情怀。
此类文人借道家的飘逸与豁达,保存了人与大自然的感情。
他们名曰出世,远离人间烟火,实际上却是享世,在青山绿水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天籁。
(1)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甲)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在《饮酒》(第五首)中写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乙)张志和(字子同,号玄真子)在《渔歌子》中写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丙)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孜孜以求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伟志愿。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丙)(甲)(乙)
(2)画线的句子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七、作文
21.(任选一题)
(1)以《
的赞歌》为题写一篇作文。
(600字)
(2)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一定有许多喜、怒、哀、乐让你久久不能忘怀,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些来倾吐你的心声。
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版七 年级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题 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