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苏轼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8652090
- 上传时间:2023-05-12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5.24KB
说起苏轼Word格式.docx
《说起苏轼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起苏轼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
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懒,于是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
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
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
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
但宋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
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宋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而后,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
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
宋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同许多古人一样,在缺乏科学知识的年代依然信神,不过由于他性格正直又倔强,所以他虽然信神却不盲从畏惧。
因此他认为,神既为仙班尊者,就应洞察人世苍桑而公心体惜凡夫俗子。
这在皇帝都信神鬼的古代,他的想法确也有些大逆不道了!
正因为他有这样的独特见解,苏轼在处理牵连神鬼的事件时,都体现了他信神鬼而不惧神鬼的胆识。
说来也巧,苏轼第一次当官便经历了求神之事,即可从中了解他对神的认识及态度了。
在眉州守孝二十七个月后,父子三人和两位儿媳经过长途跋涉,于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二月抵达京城开封。
因有了女眷,也不便再借住寺院,只好在宜秋门附近买了一处不大的庭院住下。
又等到次年底,朝廷才改任他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大理评事是个荣誉性的虚职,所以必须去凤翔上任。
同时苏辙也改任了新职,父亲苏洵也免考被任命为校书郎,不过苏辙需留京照顾父亲,所以只有苏轼带妻儿离京赴任。
年轻的苏轼第一次当官,也是雄心勃勃,决心有所作为。
但上任后,官场的级别差异和现状,并非他单纯的主观想象。
判官虽然是个实职,但判官必竟是太守的助手,主要的公事都得由正职太守亲自处理,所以他常无实事可作。
而生性活跃又有抱负的他,才深感无事可作的苦闷,这也使他第一次体会到官场并非很美好,因为他无机会发挥自已的学识与激情。
苏轼是很想干些大事的人,可现在当官了却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也显得有些茫然。
苏轼的妻子王弗的确很聪慧贤淑,她发现丈夫像变了一个人整日闷闷不乐,知他是闲不惯的原因,便开导说:
"
初来凤翔,夫君知凤翔的民情、田园与山水吗?
怎能言无事可作呢!
无事到村野走走,既可了解当地的民情风俗,又可观赏山水古迹,不也乐乎?
苏轼觉得爱妻讲得在理,认为这样一是可熟悉凤翔的地域环境,也能了解到百姓的一些疾苦,自已也就能从无所事事中解脱出来,又何乐而不为呢!
他从内心感激爱妻的提醒,第二天便出城四处漫游,心情也大为好转。
通过数日的巡访,他发现农户们因很久无雨而都很忧虑,尤其是他目睹了大片有些枯萎的禾苗后,内心也甚感不安和焦急。
他认为太守知越来越严重的旱情后,一定不会坐视不管的,因为这是地方官的职责。
于是次日他便将了解的旱情禀告太守,建议尽快为民求雨,并表示主动承担撰写"
祈雨文"
。
太守姓宋名选,是位正派的文人,他很赏识苏轼的才华,所以暂未安排政务而让他先熟习环境。
宋太守见苏轼主动求事,甚感高兴,便坦诚地对苏试说:
求雨乃本官之愿,只是顾虑无人可撰能感动上天之'
祈雨文'
,今有子瞻动笔也就大事成也!
在宋代,求雨属地方官办理的正事,宋太守不仅委派苏轼全权负责求雨,还要求衙役们绝对服从苏大人调遣。
衙役们见太守很看重苏轼,也知他是"
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
考入三等的大才子,也都表示全力服从苏大人安排。
苏轼见太守和衙役门都热情支持,又恢复了往日的活跃劲头,立即开始收集凤翔历代求雨的资料,并认真写了篇独特的"
凤翔往年求雨都是到渭河南面的太白山,传说山顶上的道观(道教的庙宇)前有个大水塘,可通大海,塘中并有一位龙王住守。
只要有诚意和用厚礼拜祭山神、龙王,就会很灵验,然取塘中的龙水祭天便能求到雨了。
了解这些情况后,苏轼便细心作上山求雨的准备,并决定两天后上太白山。
为了表示上山求雨的诚意,当天天未亮苏轼就起来焚香沐浴,然后简单填饱了肚子便赶到衙门,带上十几位衙役和祭品出城上太白山。
求雨是百姓最关心的大好事,所以天刚亮就有许多百姓闻讯等候在城门口,而且都各自带有香蜡水果等祭品。
苏轼是第一次感受到百姓对官员做好事的欢快之意,甚为感动,也增強了他今后为百姓多作好事的心愿。
上百乡民坚决请求要随同苏大人上山求雨,望着乡民纯朴的热情,苏轼极为兴奋,他笑着对百姓们说:
为民求雨乃地方官之责,下官理应为之,诚谢众乡亲了!
太白山位于渭河南面,虽然山很高,可山顶道观前的大水塘却装满了水,这确也增添了太白山的神奇。
人们都知道水往低处流,所以不明白在这样高的大山上,水又怎么能流得上高山顶的水塘中呢?
所以当地人才深信水塘中住有龙王。
苏轼为民求雨很认真,他先叫衙役摆上祭品,然后亲自点燃香蜡跪拜山神与龙王。
行过拜祭礼之后,苏轼便开始大声朗读"
他在祈文中首先把山神、龙王赞誉了一番后,便转入正题理直气壮地说:
乃者至冬徂春雨雪不至,细民之所持以为生者麦禾而己,今旬不雨即为凶岁,民食不继盗贼且起。
岂惟守土之臣所任以为忧,亦非神之所当安坐也熟视也?
圣天子在上,凡所以怀柔之礼,莫不备至。
下至愚夫小民奔走畏事者,亦岂有他哉,凡皆以为今日也!
神其盍亦鉴之,上以不负圣天子之意,下以无失愚夫小民之望。
苏轼这篇"
,并非在向龙王求情,而是与龙王辩论事非,讲道理。
其论据充分,文字精辟,不愧为大文学家之杰作。
文中的大意是:
百姓就靠种点庄稼为生,却从冬至春不降雨雪,如果还不降雨,今年的灾情就会很严重!
倘若今后百姓们无粮充饥,无疑会盗贼四起。
作为地方官能不为百姓之苦忧虑么?
面对百姓之苦难,神也不能熟视无睹吧?
皇帝为了关怀百姓之疾苦,都认真安排备礼求雨,百姓更不说了,更把今日求雨作为最大的期望!
神应该有所了解,上不要辜负皇帝关怀百姓之心,下不要使老百姓失望啊!
从这篇祈雨文中,可见苏轼信神而不惧神和以理服"
神"
的思想,更体现了他正直豪爽的性格。
苏轼从太白山回城后,却过了九天才落了点点小雨,有人告诉他是因未给山神封官的原因,应奏请皇帝给山神封号才行。
苏轼是很仔细的人,立即查阅凤翔府志,他发现唐朝时曾封太白山君为"
神应公"
,实际上未给山神升官,他想或许山神为此而生气?
于是他又向宋太守说了自已的想法,宋太守听了也很认同,并请他代拟篇奏章,请求皇帝为太白山神加官晋级。
苏轼当晚便熬夜写好奏章,并于第二天打早派人快马送往京城。
苏轼同宋太守还商定,当月十九日在城外举行隆重的迎接"
龙水"
祭天仪式。
并安排衙役当日打早上山祭拜太白山神,告知已请求皇帝封赏高位,请山神能理解。
同时还吩咐衙役下山时,在池塘中装一桶"
,赶回来参加祭天仪式。
当日巳时,苏轼与宋太守为表求雨的诚意,又焚香沐浴了一番,然后出诚迎接"
几千人从四乡赶来,场面极其隆重壮观。
可等到近午时,不仅取"
的衙役未返回,仍是红日当空云朵浠少,苏轼只得陪太守去真兴寺向菩萨祈祷。
在去寺院的途中,苏轼见有云雾低飘过来,忙向农夫借过篓子,抓了一把云雾丢入篓子并紧紧盖住,又坦诚地对云雾祈祷说:
开缄仍放之,掣去仍变化。
云兮汝归山,无使达官怕。
可见他多么期盼云雾能变为云雨,以救黎民百姓的心情。
苏轼同宋太守在寺中真诚向菩萨祈祷后,又急忙同宋太守出城,迎"
祭天。
说来也怪,这次出城不久,天上已乌云滚滚雷声轰鸣,剎时冷风狂起,吹得旌旗和士兵长矛上的流苏猛烈飘舞。
此时"
也送到了,苏轼和太守立即小心地捧着"
轻轻地放在神龛上,又认真念了遍求雨祷文,不一刻便真下起了大雨。
的确也很凑巧,风翔连下了三天大雨,小麦和玉米苗又恢复了生机。
见到丰收又有望了!
全城的百姓个个欢喜欲狂,还举办了各种庆祝活动。
苏轼当然更感到欣喜,第一次当官就为百姓求雨成功,兴奋的他特地把家中后院的小亭取名为"
喜雨亭"
,还专门为此写了篇碑记作纪念。
第二年七月凤翔又遇干旱,苏轼又同去年一样上太白山求雨,但十多日也无反应,天空仍然是万里无云。
为了尽快求雨救农户,苏轼在征得宋太守的同意后,又到蟠溪去求姜太公的神灵。
传说成仙的姜太公常到蟠溪掉鱼,但他又并非真正想掉上鱼,而是在静心养神观世。
所以姜太公不是用无钩的线掉鱼,便是将鱼钩提上水面三尺,不让鱼儿上钩,故传说姜太公是位十分心慈的神仙。
虽然姜太公不是真想掉上鱼,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传说就有鱼儿跳出水面三尺去上钩,这也就只能怪鱼儿自己了?
蟠溪的景色很美,清澈的溪水映着两岸青山的倒影,各种美丽的小鸟穿梭在林间和花丛之中,尤若世外桃园般的仙境。
苏轼一行进入蟠溪,都不敢高声喧哗,怕惊动了神仙。
来到溪边的掉鱼石,几名衙役轻手轻脚地摆好祭品和点燃香蜡,苏轼便恭敬地向姜太公祈祷,请求姜太公向玉皇大帝反映凤翔的旱灾,施雨救民。
回城的第三天,落了一个时辰的小雨,但只能缓解一点旱情,苏轼心里仍很忧虑。
一位老人见苏轼不安地在田间查看,便对他说:
苏大人为百姓求雨已尽力,不必太自责,古人云:
'
尽人事,听天命。
很有道理。
神灵不肯有求必应,或是人世间有恶人令神灵生气,或是有人诚意不足之故。
今大人已尽人事,只有听命于天了。
苏轼听后觉得颇有些道理,便在家里设上姜太公神位每日拜祭,以进一步表达自已的诚意。
后来虽无大雨,但隔一两天便落一场小雨,使干枯的禾苗有了些生机,只是减了些产而已。
为民求雨是地方官的责职,苏轼也相信自已为民求雨的做法是正确的,因此后来他无论去哪里为官,只要遇上旱灾仍一心为民求雨。
在那个缺乏科学的时代,谁又一点不信神呢?
既然相信有神存在,自然也相信求神会解除人生的灾难,苏轼也是如此,只不过他认为神是能讲道理的。
所以后来他在向朝廷写的天灾奏章中,再三希望朝廷官员能关怀百姓疾苦,不要有压制百姓的行为,这样神灵才不会生气,祈祷和求雨也才能有效。
可见苏轼不仅信神不惧神,还处处为百姓能得到神的保佑而想,也就可贵了。
苏轼多次宣布,他年轻时欲隐林泉,不愿结婚,不愿出仕,迫于父母之命,才改变初衷的。
由此可见,苏轼与王弗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勺(龙吟按:
应为“妁”)之言的产物,不是一对年轻男女强烈感情的产物……任何事物都是通过比较才有区别,苏轼对王朝云的强烈的爱情,反衬出苏轼与王弗的感情是较为一般的。
一个十六七岁少年经历如此大的波折,精神上显然是难以承受的。
精神上的极度忧虑,势必带来身体上的严重不适,这成了苏轼比同时代人都要早熟、从而也在三十余岁就“早生华发”的因由之一。
那些道人、隐士不仅在精神上开导他,而且在帮他调养身体,少年苏轼喜欢阅读医书,也应从这个时候开始。
延续到后来,发展为留意医药、搜集良方的嗜好。
更重要的是,他从此坚定了“不欲婚宦”的决心,立誓要当道人。
值得注意的是,苏轼所娶的王闰之,当年已经二十一岁。
根据宋代礼仪,“女子十四至二十”,如果不是丧服在身,“皆可成婚”。
从苏家的八娘十六岁嫁给程之才、王弗十六岁嫁给苏轼、史氏十五岁嫁给苏辙来看,眉山女子,出嫁之日多在十五六岁之间。
那么,闰之为何二十一岁还待字闺中呢?
这句话更牵强了。
“风流帅”之韵事,十五年前,年近而立的苏轼尚做不得,为何非要年仅十六、未及弱冠的郑彦能去“大有作为”?
若郑彦能果如所言,既能在少年时纵情青楼、又能同时如愿考上进士,真可谓风月与金榜兼而得,应有更多的风流韵事、情词绮语流传于世才对,为何只此一语受人称道呢?
苏轼诗文中第一次提及高唐神女,是他考中进士、回眉山给母亲守丧期满,与父亲和弟弟带着举家老小沿江而下,行经巫峡之时。
看到峡江两岸云雾间的崇山峻岭,尤其是见到神女庙等后人建造的胜迹,他与苏辙乘兴做诗,盛赞造化的神奇和传说的美丽。
林语堂说“十二娘”是苏轼的“初恋情人”,除了上述两个“小二娘”之间的附会外,另一个依据就是苏轼曾在润州住过三个月。
林语堂说:
后来,此堂妹嫁与一个名叫柳仲远的青年。
以后,苏东坡在旅游途中,曾在靖江她家中住了三个月。
东坡诗词文赋,颇爱嬉笑怒骂,这是当时公论,后人有褒有贬,论说不一。
惟独好讥讽、爱嘲骂,始见东坡恣狂磊落之真性情;
也因好讥讽、爱嘲骂,铸就乌台诗案困顿终生。
暮雨•浸没多情人
——记苏轼的爱情史
气宇、轩昂。
你的智慧,你的学识,你的襟怀,你的感情,你的文思,种种历历在目,萦萦于心。
林语堂先生说:
“你具有蟒蛇的智慧,于狡默又兼有鸽子的敦厚于温柔。
”
那,究竟有多少在人“衣袋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歌道: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你是否记得弗?
你又是怎么会忘记于弗携手相伴的日子。
你转目,见少女婷婷玉立在初春的草丛中。
弗受惊,抬起头,双眸闪烁着少女的娇态,一种绘不出的风情。
柔情的秀目,嫣然一笑。
弗,便成了你最初最美的记忆,16岁地弗嫁给了19岁地你。
生活仍然是平静两人相近如宾。
只是你过于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这让弗甚是不安。
偶有遗忘,便从旁提醒或屏后静听,将其建议一一告知。
这样年轻貌美,知书达礼的弗你有怎么会舍得于她分离?
不知是否天公过于嫉妒英才。
十一年的相伴,二十七岁的弗带着太多的不舍与伤痛含泪离去。
十年之载,你于深夜坏那眸一笑。
王弗,佳人相见一千年……
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你是否记得闰之?
你又怎么会忘记贤惠有主见的她。
伴你走过人生的巅峰,一同享尽浮华;
携手走过人生的最低谷,一同担当。
无怨无悔。
闰之的容忍使你为之敬佩。
曾曰:
“予饮少辄醉卧,则鼻奸如雷,傍舍为厌,而己不知也”但闰之却仍睡去,不打扰,默默忍受,只是愿你有一夜好眠。
闰之跟你到天涯海角,愿和你一起采摘野草,耕田推持生计。
在你最痛苦的时候变法子为你解闷,对三个儿子疼爱有如。
二十五年后。
闰之却也先于你去。
踏实最浓的亲情,最真的同心……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便思卿,……
你是否记得朝云?
你又怎么会忘记朝云清润的嗓音。
为你深情唱到,那曲《蝶恋花》。
朝云却唱到泪下,为何?
只是哭你的沦落,哭你的命运无奈。
你却轻道:
‘我正悲秋,汝又伤春矣。
’你又何尝不止如此?
只是你故意笑之劝慰。
不想朝云又线呢而去,你竟不复闻此曲。
不知是该说你多情还是专一?
我怎么不愿踏回900年前,做你的朝云闰之又或是弗,足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