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24课司马光优秀教案.docx
- 文档编号:8919850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9.97KB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24课司马光优秀教案.docx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24课司马光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24课司马光优秀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24课司马光优秀教案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4课
司马光
一、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
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内容,调动已有的语文学习经验,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参考书上明确了这样的目标:
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三年级的孩子仍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新事物,喜欢动脑动手。
对“文言文”的认知几乎为“0”。
于是教者认真研读教材、用心解读文本之后,结合三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司马光》第一课时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文言文。
知道文言文篇幅短小,语言简洁的特点。
2、能正确流利地诵读文言文,学会理解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3、喜欢学习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诵读文言文。
2、学会理解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学PPT
课前谈话:
师:
孩子们,以前我们学过一首儿歌,是专门介绍中国姓氏的,还记得吗?
生齐:
记得。
师:
叫什么?
生齐:
《姓氏歌》。
师:
跟陈老师一起来背一背好不好?
生齐:
好!
(师引背《姓氏歌》)
师:
孩子们记得很牢,声音也很响亮。
猜猜看,今天我们要上一节什么课?
生1:
我觉得要上语文课,平常在教室里陈老师上的都是语文课。
生2:
我觉得会上书法课,因为屏幕上有书法字。
师:
对,是上语文课,那知道我们今天要学哪篇课文吗?
生:
不知道。
师:
没关系,答案马上揭晓,我们上课吧!
五、教学过程
一、破题引入
(一)、板书课题:
认真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司”),这个字它读——生齐接“司”。
师:
(师板书音节)它是一个平舌音(教读“司、司、司机的司”,学生跟读)孩子,拿出你的右手,跟陈老师写写这个字,“司”先写横折钩,再写一横,最后写上一个口字。
(生边看边书空)
师:
看到这个字,你首先想到了哪个字?
(同词)
小结:
我们这样加一加,就可以用熟悉的字记住生字。
师接着写课题:
“马光”和24,读一读课题。
看看课题,猜一猜这个人他姓什么呢?
复习“复姓”,叫叫他的名字——“司马光”。
(二)、出示司马光的资料介绍: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从小就是出了名的“神童”。
他勤奋好学,博学多才,曾位高至宰相呢!
他主持编写了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三)、猜:
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会写司马光什么时候的事?
(小时候的事。
)
二、初识文言文,边读边学会理解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一)、出示“群儿戏于庭,”
1、抽读正音。
2、能说说这几个字讲的是什么吗?
生:
一群儿童,他们在庭院里面做游戏。
师:
哇,这么厉害,看到这几个字就知道他在讲什么。
不过我觉得有点奇怪,我们平常说一群孩子在院子里边玩耍做游戏对吧?
这里却只有五个字“群儿戏于庭”,这是怎么回事呢?
猜一猜。
生1:
我觉得这是一首儿歌。
生2:
我觉得这是古文。
师:
古文,你怎么知道的?
生2:
因为只有古人才会这样说话。
师:
掌声在哪里?
(全班鼓掌)太棒了!
孩子,这就是一篇古文。
古文呢,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文言文”。
看陈老师写。
(师板书:
文言文)来,读一读。
生齐:
文言文。
师:
古文也叫做“文言文”,就是古时候的人写文章的时候用的语言,怪不得跟我们现在不一样呢!
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呀,是我们小学的第一篇文言文哦,想不想读?
生齐:
想!
3、再抽读,孩子,这里的“群”就是?
生1:
一群。
师:
那这个“戏”他就是?
生1:
游戏。
师:
我发现你给“群”和“戏”组了一个词语,我们就理解了这两个字的意思,。
孩子,你的这个方法非常好,你能不能给他取个名字,这叫什么方法?
生1:
组词法。
(师板书——组词法,说出此方法的学生上台写出自己的名字。
)
4、除了组词法之外,我们理解文言文还有很多方法呢!
孩子们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庭”右上角的①闪动)
生1:
这里有一个小①就是注释①。
师:
我们以前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生齐:
古诗。
师:
是呀,我们学习古诗的时候,经常用注释来帮助我们理解,对吧?
其实我们也可以用注释来帮助我们理解文言文,这叫做什么方法呢?
----注释法(板书方式同上)
5、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庭”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庭”的注释)
生齐:
庭院。
师:
所以“群儿戏于庭”就是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做游戏对吧?
他们做游戏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啊?
生1:
很开心。
师:
那你就开开心心地读一读。
生1:
群儿戏于庭。
师:
老师看到了你的笑容。
(又指一生)你也来试试。
生2:
群儿戏于庭。
师: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
群儿戏于庭。
师示范读:
(课件出示节奏)群儿/戏于庭。
生齐跟读:
群儿/戏于庭。
师: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面玩游戏,那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咱们接着往下看。
(二)、出示“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
1、抽读,正音。
强调“瓮”和“跌”的读音。
多音字“没”,据词定音。
2、用注释法理解“瓮”,出示瓮的图片。
师补充介绍瓮的资料:
在古时候啊,瓮大都是用来灭火的。
下雨的时候,雨水就盛到瓮里。
如果发生了火灾,就可以直接用瓮里的水去灭火。
孩子们想想:
灭火需要很多很多的水,所以咱们的瓮呀又高又大,里边的水很深很深,对吧?
3、再抽生读理解“登”:
师:
这瓮又高又大,再来读读。
生1:
一儿登瓮。
生2:
一儿登瓮。
师:
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3:
就是一个孩子登到了瓮上。
师:
你能不能够学学他的动作?
来试一试。
生3:
(做登瓮的动作。
)
师:
瓮很高很高,就在你的前面,再来一遍。
生3:
(再做登瓮的动作。
)
师:
大家看到了吗?
我发现他手脚并用,在往上——
生齐接:
爬。
师:
孩子们,全体起立,咱们一起来做一做这个孩子登瓮的动作。
边做动作边说文言文。
(全班做动作,说文言文。
)
师:
请坐。
老师看明白了,咱们其实就是在往上怎么样——
生齐接:
往上爬。
师:
原来这“登”就是“爬”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字也可以把它换成我们生活中熟悉的字,这“登”字我们就可以把把它换成“爬”。
那这又是一个理解文言文的方法,这叫什么方法?
生4:
换字法。
(师板书:
换字法,生在后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
4、跟老师有节奏地读整句,说意思。
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
(三)、品读第二句。
1、猜接下来这群孩子会怎么做。
2、出示图画说说图上的内容。
3、出示句子“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图文对照说说句子中的哪个地方写的是图上的情景(众皆弃去)。
相机理解“众”并总结出看图法:
“众”指的是谁呢?
生:
是大家的意思。
师: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
我是看图知道的,因为图上是大家全部跑了。
师:
你是从图上知道的。
看来看图也能帮助我们理解文言文,那这叫什么方法呢?
生:
看图法。
(师板书:
看图法,生在后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
4、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指导朗读。
所有的孩子都跑了吗?
从哪知道的?
(光持石击瓮破之)这个“光”字指的就是——
生齐接:
司马光。
师:
我们古人常常用名字当中的一个字来代替这个人。
(对生1)孩子,你能读一读这个地方吗?
生1:
光持石击瓮破之。
师:
我再请个孩子来读一读。
生2:
光持石击瓮破之。
师:
孩子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
光持石击瓮破之。
5、司马光是怎么做的,抽生演一演,评价,再一起演。
相机总结出表演法。
(板书方式同上)
师:
那“光”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3:
他拿起石头砸瓮,然后呢瓮就破了。
师:
你能不能够给我们表演一下?
(生3到讲台前)
师:
大家注意看,看她演的对不对。
师(对生3):
光,准备好了吗?
开始。
(生3表演)
师:
你们觉得他表演的有没有问题?
生4:
我觉得应该砸中间,站着砸。
师:
那你上来表演。
(生4上台表演)
师:
他的表演有没有问题?
生5:
他没捡石头。
师:
他都没捡石头是吧?
用拳头砸吗?
来,你上来表演。
唉哟,要捡大石头啊!
(生5上台表演,全班掌声)
师:
你们三个司马光一起来演一演,好不好?
其他孩子,我们一起给他们配文言文。
师生齐:
光持石击瓮破之。
(生3、生4、生5一起表演)
师:
孩子们,他们演得好不好?
你们想不想演?
生齐:
想!
师:
全体起立,跟他们三个一起演。
光,准备好了吗?
一边演,一边说出古文行不行?
(全班一起边说边演。
)
师:
现在知道司马光是怎么做的了吗?
他怎么做的?
生1:
他是捡起一块大石头去砸瓮,把瓮砸破了。
师:
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2:
我是看台上的同学表演的动作知道的。
师:
那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生3:
(脱口而出)表演法。
(板书方式同上)
6、三问司马光,揭示出人物的品质。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
师:
陈老师想要采访一下咱们的司马光。
(对生1)光,众皆弃去,为何你独留下?
生1:
因为我想要救人。
师:
噢,你想救之。
我再来问一下第二个司马光。
(对生2)光,为何不等大人救之?
生2:
因为他掉进了瓮里,就快死了,我一定要救他。
师:
你是觉得当时的情况非常——
生2:
非常紧急。
师:
不能等待,来不及也。
我再来问一下最后一个司马光。
(对生3)光,你将瓮砸破,不怕责骂乎?
生3:
不怕,因为救人要紧。
人的生命最重要。
师:
人命关天哪,掌声送给他。
(全班鼓掌)谢谢三个司马光。
孩子们,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司马光?
生1:
我看到了一个勇敢的司马光。
师:
(板书:
勇敢)还有吗?
生2:
我看见了一个助人为乐的司马光。
生3:
:
我看见了一个见义勇为的司马光。
生4:
我看见了一个聪明的司马光。
师:
(板书:
聪明)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司马光开动脑筋想出了办法救人。
生5:
我看到了一个冷静的司马光。
师:
(板书:
冷静)别的孩子都吓跑了,都慌了,而他却冷静地想出了办法。
那司马光为什么不等等再去砸这个瓮呢?
生6:
因为这件事情很紧急。
师:
因为这件事很紧急,他马上想到了办法,并且毫不犹豫,这是他非常的——
生7:
果断。
师:
(板书:
果断)
7、结果怎样?
读最后一部分,理解。
水迸,儿得活。
师:
看,这里的“迸”字又有一个注释,它就是——
生齐:
涌出。
师:
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生1:
水流出来了,那个小朋友得救了。
师:
我们一起来把最后的结果读出来。
生齐:
水迸,儿得活。
师:
孩子们,我们把这句连起来读一读,好不好?
(出示节奏)
生齐: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三、小结故事,总结文言文的特点。
(一)、总结文言文篇幅短小,语言简洁的特点。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孩子们看,我们这篇文言文,用短短的两句话,30个字就把一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这就是我们文言文最大的特点。
它的篇幅非常的短小,内容非常的丰富,可是语言却非常的简洁。
(板书:
短小简洁)
(二)、师生合作读文言文。
孩子们,跟老师合作把这篇文言文读一读,好不好?
(师引读全文)
(三)、学小古人读文言文。
师:
好文不厌百回读,让我们学学小古人,再来把这篇文言文读一读。
(生齐读)
(四)、加上动作和表情再读。
师:
孩子,加上你的动作和表情,我们一边演,一边来说出文言文,行不行?
来,起立。
(生表演读)
四、指导背诵、积累。
(一)、看图读相应的文言文。
有一位画家,他非常的喜欢这个故事,给这个故事画了几幅图。
我们来看着图画,读出文言文,好不好?
(生看图读出文言文)
(二)、去掉文字,看图说出相应的文言文。
师:
现在我要增加难度,去掉文言文,只有图画,能不能说出来?
(生看图说出相应的文言文)
(三)、同桌互相背诵。
师:
真厉害,现在图画也没有了,你能不能够直接说出文言文呢?
这样,同桌小伙伴先说一说。
(同桌互相背诵)
(四)、抽生接龙背诵。
师:
谁能直接说出文言文?
咱们这样,我把话筒递给谁,谁就说,好不好?
(生接龙背)
五、创设情景,讲故事。
师:
孩子们真厉害,短短的时间,咱们就把这篇文言文背下来了。
这篇文言文呀,千古流传,很多人会背,还有很多人会讲故事呢。
今天回家,孩子们就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好不好?
抽一生跟老师角色扮演讲故事(创设情境讲故事)
六、总结拓展。
(一)、出示文言文——《猫捕鱼》。
让学生让今天课堂学习到的方法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
其实像司马光这样的文言文啊有很多。
(出示《猫捕鱼》),这也是一篇文言文,我来考考大家。
谁来读?
想读的孩子举手。
那咱们站起来读,好不好?
(全班孩子都站起来了)
(二)、(生齐读《猫捕鱼》)
师:
孩子们太了不得了!
用我们这节课上学到的方法,就读懂了这篇文言文。
文言文有意思吧?
课后呀,我们可以多找一些文言文来读一读,好不好?
生齐:
好!
(三)、结合板书总结全课。
师:
孩子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文言文,知道他最大的特点就是——
生齐:
篇幅短小,语言简洁。
师:
刚才孩子们还说它内容却非常的丰富,对了,我们还认识了勇敢、聪明、冷静、果断的——
生齐:
司马光。
师:
并且我们还自己发明了——
生齐:
组词法、注释法、换字法、看图法、表演法。
师:
我们理解文言文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在方法下添上“……”)孩子们可以继续去发明,去发现,好不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文言文24司马光
短小勇敢聪明组词法(学生名字)
简洁冷静果断注释法(学生名字)
换字法(学生名字)
看图法(学生名字)
表演法(学生名字)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教材 三年级 上册 24 司马 优秀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