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问带译文可参考.docx
- 文档编号:8945964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20KB
大学问带译文可参考.docx
《大学问带译文可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问带译文可参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问带译文可参考
大学问
王守仁《〈大学〉问》
《〈大学〉问》乃阳明重要教典也。
阳明者,中国明代之大儒王守仁是也。
文武周公,孔孟朱熹,阳明承前启后,其地位、作用若斯也。
纵观中国三教九流之学,阳明乃一颗璀璨明珠,此喻决不为过也。
在三间圣殿中,孔子居中,左释迦右老子,反之亦然,此阳明之公开观点也。
阳明儒学功底深厚,有能力及胆识出入佛老,不仅辨析名相而且身体力行,最后融三家于一炉,拈出“致良知”之三字以为万能钥匙,谓时时处处按良知行事,则适得其所、百发百中,真乃大明咒、无上咒也。
阳明乃罕见全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作家、诗人、书法家集于一身,继陆九渊之后集中国心学体系之大成,其成果丰硕,《全集》两大卷,然要言之,其中心思想皆在《〈大学〉问》之中也。
请先阅其入室弟子钱德洪之序言,再读《〈大学〉问》问答体言简意赅、优美流畅之原文,若不得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必觉心明眼亮、神清气爽也。
德洪序言
德洪曰:
《〈大学〉问》者,师门之教典也。
学者初及门,必先以此意授,使人闻言之下,即得此心之知,无出于民彝物则之中,致知之功,不外乎修齐治平之内。
学者果能实地用功,一番听受,一番亲切。
师常曰:
“吾此意思有能直下承当,只此修为,直造圣域。
参之经典,无不吻合,不必求之多闻多识之中也。
”门人有请录成书者。
曰:
“此须诸君口口相传,若笔之于书,使人作一文字看过,无益矣。
”嘉靖丁亥八月,师起征思、田,将发,门人复请。
师许之。
录既成,以书贻洪曰:
“《大学或问》数条,非不愿共学之士尽闻斯义,顾恐藉寇兵而赍盗粮,是以未欲轻出。
”盖当时尚有持异说以混正学者,师故云然。
师既没,音容日远,吾党各以己见立说。
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说,无复有省身克己之功。
谓“一见本体,超圣可以跂足”,视师门诚意格物、为善去恶之旨,皆相鄙以为第二义。
简略事为,言行无顾,甚者荡灭礼教,犹自以为得圣门之最上乘。
噫!
亦已过矣。
自便径约,而不知已沦入佛氏寂灭之教,莫之觉也。
古人立言,不过为学者示下学之功,而上达之机,待人自悟而有得,言语知解,非所及也。
《大学》之教,自孟氏而后,不得其传者几千年矣。
赖良知之明,千载一日,复大明于今日。
兹未及一传,而纷错若此,又何望于后世耶?
是篇邹子谦之尝附刻于《大学》古本,兹收录续编之首。
使学者开卷读之,思吾师之教平易切实,而圣智神化之机固已跃然,不必更为别说,匪徒惑人,只以自误,无益也。
白话译文(仅供参考)
德洪说:
《〈大学〉问》一文,是我们老师这一学派的重要教科书。
学者刚进门的时候,必会首先以这一理论对他进行教育,使他听了以后就能明白,我这颗心的灵知觉性,出不了人们的伦理道德和事物的客观规律这一范围,扩充知识、实践理则的功夫,也就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内容上。
学者如果真能脚踏实地地去实行,那么他听过一次就感到一次的亲切体贴。
老师常说:
“我的这种观点,如果有人能马上接受,他只按照这种道理去做,就会直接达到圣人的境界。
拿它跟古代的经典去作比较,也没有不相吻合的地方,因此不必再去博学多闻中寻求。
”学生中有人请老师把它写成文字,老师回答说:
“这种意思必须诸位口耳相传,如果用笔写下来,使人当作文章去读,那是没有任何利益的。
”嘉靖丁亥年(1527)八月,老师受朝廷委任去平定广西思恩和田州的叛乱,在出发前,弟子再次要求写成文字,这次老师允许了。
写成以后,老师把文章托付给德洪说:
“《大学或问》这几段内容,我并不是不愿意让共同学习的士人都能听到这种义理,可是我怕给敌人帮了忙、给强盗送去粮食,所以不愿意轻易写出来。
”因为当时还有持异端邪说而把异说看作正确理论的人,所以老师有这种说法。
现在老师已经去世了,他的音容笑貌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这些弟子们各以自己的见解著书立说。
学者稍微见到一点本体,就沾沾自喜去作径超顿悟的玄虚之谈,而再也不作内心反省、克己成圣的功夫了。
他们说:
“一旦见到本体,一抬脚跟就能超越圣人。
”他们鄙视老师讲的“诚意、格物、为善、去恶”,把这些内容看作是第二等的意思。
他们把该做的事都简单省略化了,言谈举止也变得肆无忌惮,更严重的是把礼教都给破坏殆尽,却还自以为得到了圣门中最上乘的旨趣。
天啊!
这太过份了吧。
自作主张随便去走捷径,而不知道已经陷进佛教的寂灭理论中,可是自己还麻木不仁、全然不觉呢。
古代的圣人著书立说,只不过是为学者指出:
下学(克己修身的实践)的功夫,同时也是上达(努力进取达到圣人境界)的机宜,等到人们自己悟到而在现实中有所收获时,那语言的说教和知识的理解,就相形见绌、望尘莫及了。
《大学》的教育,自从孟子以后,差不多上千年没有得到传承了。
多亏老师对“良知”的发掘、光大,使《大学》的光辉得以在今天重新大放光明,这真是千载难逢的一天。
然而学生还没有往下传一代,就异说纷呈、错杂混乱成这个样子,那么对于后世又能寄予什么厚望呢?
《〈大学〉问》一文,邹谦之先生曾经附刻于《大学》古本之后,而我把它收录在老师文集续编的篇首,使学者打开书就能读到,由此而想到老师的教导是平凡容易而又切合实际的,既然圣人的智慧及出神入化的深刻义理都跃然纸上,那就没有必要再去追求别的说教了,若是舍师言而求异说的话,不仅徒然迷惑别人,而且也会误了自己,那是没有任何利益可言的。
《〈大学〉问》原文
问曰:
“《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
敢问大人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
”
阳明子答曰: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
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
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
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
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
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
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
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体之仁犹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动于欲,而未蔽于私之时也。
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
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
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
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
问曰:
“然则何以在‘亲民’乎?
”
答曰:
“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
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
是故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
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
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下人之兄而为一体矣。
实与之为一体,而后悌之明德始明矣!
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
夫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是之谓尽性。
”
问曰:
“然则又乌在其为‘止至善’乎?
“
答曰:
“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
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
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是乃民彝物则之极,而不容少有议拟增损于其间也。
少有拟议增损于其间,则是私意小智,而非至善之谓矣。
自非慎独之至,惟精惟一者,其孰能与于此乎?
后之人惟其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私智以揣摸测度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各有定理也,是以昧其是非之则,支离决裂,人欲肆而天理亡,明德亲民之学遂大乱于天下。
盖昔之人固有欲明其明德者矣,然惟不知止于至善,而骛其私心于过高,是以失之虚罔空寂,而无有乎家国天下之施,则二氏之流是矣。
固有欲亲其民者矣,然惟不知止于至善,而溺其私心于卑琐,是以失之权谋智术,而无有乎仁爱恻怛之诚,则五伯功利之徒是矣。
是皆不知止于至善之过也。
故止至善之于明德、亲民也,犹之规矩之于方圆也,尺度之于长短也,权衡之于轻重也。
故方圆而不止于规矩,爽其则矣;长短而不止于尺度,乖其剂矣;轻重而不止于权衡,失其准矣;明明德、亲民而不止于至善,亡其本矣。
故止于至善以亲民,而明其明德,是之谓大人之学。
”
问曰: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说何也?
”
答曰:
“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于事事物物之中,是以支离决裂,错杂纷纭,而莫知有一定之向。
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于外求,则志有定向,而无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矣。
无支离决裂、错杂纷纭之患,则心不妄动而能静矣。
心不妄动而能静,则其日用之间,从容闲暇而能安矣。
能安,则凡一念之发,一事之感,其为至善乎?
其非至善乎?
吾心之良知自有以详审精察之,而能虑矣。
能虑则择之无不精,处之无不当,而至善于是乎可得矣。
问曰:
“物有本末,先儒以明德为本,新民为末,两物而内外相对也。
事有终始,先儒以知止为始,能得为终,一事而首尾相因也。
如子之说,以新民为亲民,则本末之说亦有所未然欤?
”
答曰:
“终始之说,大略是矣。
即以新民为亲民,而曰明德为本,亲民为末,其说亦未尝不可,但不当分本末为两物耳。
夫木之干,谓之本,木之梢,谓之末。
惟其一物也,是以谓之本末。
若曰两物,则既为两物矣,又何可以言本末乎?
新民之意,既与亲民不同,则明德之功,自与新民为二。
若知明明德以亲其民,而亲民以明其明德,则明德亲民焉可析而为两乎?
先儒之说,是盖不知明德亲民之本为一事,而认以为两事,是以虽知本末之当为一物,而亦不得不分为两物也。
”
问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以至于先修其身,以吾子明德亲民之说通之,亦既可得而知矣。
敢问欲修其身,以至于致知在格物,其工夫次第又何如其用力欤?
”
答曰:
“此正详言明德、亲民、止至善之功也。
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
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
何谓身心之形体?
运用之谓也。
何谓心身之灵明?
主宰之谓也。
何谓修身?
为善而去恶之谓也。
吾身自能为善而去恶乎?
必其灵明主宰者欲为善而去恶,然后其形体运用者始能为善而去恶也。
故欲修其身者,必在于先正其心也。
然心之本体则性也,性无不善,则心之本体本无不正也。
何从而用其正之之功乎?
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
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凡其发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也,恶之真如恶恶臭,则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
然意之所发,有善有恶,不有以明其善恶之分,亦将真妄错杂,虽欲诚之,不可得而诚矣。
故欲诚其意者,必在于致知焉。
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
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
‘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
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
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
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
故虽小人之为不善,既已无所不至,然其见君子,则必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者,是亦可以见其良知之有不容于自昧者也。
今欲别善恶以诚其意,惟在致其良知之所知焉尔。
何则?
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既知其为善矣,使其不能诚有以好之,而复背而去之,则是以善为恶,而自昧其知善之良知矣。
意念之所发,吾之良知既知其为不善矣,使其不能诚有以恶之,而复蹈而为之,则是以恶为善,而自昧其知恶之良知矣。
若是,则虽曰知之,犹不知也,意其可得而诚乎?
今于良知之善恶者,无不诚好而诚恶之,则不自欺其良知而意可诚也已。
然欲致其良知,亦岂影响恍惚而悬空无实之谓乎?
是必实有其事矣。
故致知必在于格物。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
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
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夫是之谓格。
书言‘格于上下’、‘格于文祖’、‘格其非心’,格物之格实兼其义也。
良知所知之善,虽诚欲好之矣,苟不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有以为之,则是物有未格,而好之之意犹为未诚也。
良知所知之恶,虽诚欲恶之矣,苟不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有以去之,则是物有未格,而恶之之意犹为未诚也。
今焉于其良知所知之善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为之,无有乎不尽。
于其良知所知之恶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去之,无有乎不尽。
然后物无不格,吾良知之所知者,无有亏缺障蔽,而得以极其至矣。
夫然后吾心快然无复余憾而自谦矣,夫然后意之所发者,始无自欺而可以谓之诚矣。
故曰: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盖其功夫条理虽有先后次序之可言,而其体之惟一,实无先后次序之可分。
其条理功夫虽无先后次序之可分,而其用之惟精,固有纤毫不可得而缺焉者。
此格致诚正之说,所以阐尧舜之正传,而为孔氏之心印也。
”
《〈大学〉问》白话译文(仅供参考)
《关于<大学>一文的问答》
有人向先生请教说:
“《大学》一书,过去的儒家学者认为是有关‘大人’的学问。
我不揣冒昧地向您请教,大人学问的重点为什么在于‘明明德’呢?
”
阳明先生回答说:
“所谓的‘大人’,指的是把天地万物看成一个整体的那类人。
他们把普天之下的人看成是一家人,把全体中国人看作一个人。
如果有人按照形体来区分你和我,这类人就是所谓的‘小人’。
大人能够把天地万物当作一个整体,并不是他们有意去那么做,而是他们心中的仁德本来就是这样,这种仁德跟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
岂只是大人才会如此呢?
就是小人的心也没有不是这样的,只是他们自己把自己看作小人罢了。
所以当他看到一个小孩儿要掉进井里时,必会自然而然地升起害怕和同情之心,这就是说他的仁德跟孩子是一体的。
孩子还是属于自己的同类,而当他看到飞禽和走兽发出悲哀的鸣叫或因恐惧而颤抖时,必会产生不忍心听闻或观看的心情,这就是说他的仁德跟飞禽和走兽是一体的。
飞禽和走兽还是有灵性的动物,而当他看到花草和树木被践踏和折断时,必然会产生怜悯体恤的心情,这就是说他的仁德跟花草树木是一体的。
花草树木还是有生机的植物,而当他看到砖瓦石板被摔坏或砸碎时,必然会产生惋惜的心情,这就是说他的仁德跟砖瓦石板也是一体的。
这就是万物一体的那种性德,即使在小人的心中,这种性德也是必然存在的。
这种性德源于生来就有的天命属性,它是自然光明而不暗昧的,所以被称作‘明德’。
小人的心已经被分隔而变得狭隘卑陋了,然而他那万物一体的仁德还能像这样正常显露而不是黯然失色,这是因为他的心处于没有被欲望所驱使、没有被私利所蒙蔽的时候。
待到他的心被欲望所驱使、被私利所蒙蔽、利害产生了冲突、愤怒溢于言表时,他就会损物害人、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自己的亲人之间也互相残害,在这种时候,他那内心本具的万物一体仁德就彻底消亡了。
所以说在没有私欲障蔽的时候,虽然是小人的心,它那万物一体的仁德跟大人也是一样的;一旦有了私欲的障蔽,虽然是大人的心,也会像小人之心那样被分隔而变得狭隘卑陋。
所以说致力于大人学养的人,也只是做去除私欲的障蔽、彰显光明的德性、恢复那天地万物一体的本然仁德功夫而已。
并不是能够在本体的外面去增加或减少什么内容。
”
接着又问:
“明明德确实很重要,可是为什么又强调‘亲民’呢?
”
先生回答说:
“明明德(彰显与生俱来的光明德性),是要倡立天地万物一体的本体;亲民(关怀爱护民众),是天地万物一体原则的自然运用。
所以明明德必然体现在亲爱民众上,而亲民才能彰显出光明的德性。
所以爱我父亲的同时,也兼爱及他人的父亲,以及天下所有人的父亲,做到这一点后,我心中的仁德才能真实地同我父亲、他父亲以及天下所有人的父亲成为一体。
真实地成为一体后,孝敬父母(孝)的光明德性才开始彰显出来。
爱我的兄弟,也爱别人的兄弟,以及天下所有人的兄弟,做到这一点后,我心中的仁德才能真实地同我兄弟、他兄弟以及天下所有人的兄弟成为一体。
真实地成为一体后,尊兄爱弟(悌)的光明德性才开始彰显出来。
对于君臣、夫妇、朋友,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是一样,没有不去真实地爱他们的,以此来达到我的万物一体的仁德,然后我的光明德性就没有不显明的了,这样才真正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
这就是《大学》所说的使光明的德性在普天之下彰显出来,也就是《大学》进一步所说的家庭和睦、国家安定和天下太平,也就是《中庸》所说的充分发挥人类和万物的本性(尽性)。
”
问:
“既然如此,做到‘止于至善’怎么又那么重要呢?
”
答:
“所谓‘至善’,是明德、亲民的终极原则。
天命的性质是精纯的至善,它那灵明而不暗昧的特质,就是至善的显现,就是明德的本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良知’。
至善的显现,表现在肯定对的、否定错的,轻的重的厚的薄的,都能根据当时的感觉而展现出来,它富于变化却没有固定的形式,然而也没有不自然地处于浑然天成的中道之事物,所以它是人的规矩与物的法度的最高形式,其中不容许有些微的设计筹划、增益减损存在。
其中若稍微有一点设计筹划、增益减损,那只是出于私心的意念和薄弱的智慧,而并不是所说真正意义上的‘至善’。
很自然如果不是将慎独(自己独处时也非常谨慎,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做到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程度的人,那么什么人能达到如此地步呢?
后来的人因为不知道达到至善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心,而是用自己掺杂私欲的智慧从外面去揣摩测度,以为天下的事事物物各有它自己的定理,因此掩盖了评判是非的标准,使心为统帅的简单道理变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人们的私欲泛滥而公正的天理灭亡,明德亲民的学养由此在世界上变得无比混乱。
在古代就有想使明德昭明于天下的人,然而因为他们不知道止于至善,所以使得自己夹杂私欲的心过于膨胀、拔高,所以最后流于虚妄空寂,而对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内容无所帮助,佛家和道家两种流派就是这样的。
古来就有希望亲民的人,然而由于他们不知道止于至善,而使自己的私心陷于卑微的琐事中,因此将精力消耗在玩弄权谋智术上,从而没有了真诚的仁爱恻隐之心,春秋五伯这些功利之徒就是这样的。
这都是由于不知道止于至善的过失啊。
所以止于至善对于明德和亲民来说,就像规矩画方圆一样,就像尺度量长短一样,就像权衡称轻重一样。
所以说方圆如果不止于规矩,就失去了准则;如果长短不止于尺度,丈量就会出错,如果轻重不止于权衡,重量就不准确。
而明明德、亲民不止于至善,其基础就不复存在。
所以用止于至善来亲民,并使其明德更加光明,这就是所说的大人的学养。
”
问:
“‘知道要止于至善的道理,然后自己的志向才得以确定;志向确定,然后身心才能安静;身心安静,然后才能安于目前的处境;安于目前的处境,然后才能虑事精详;虑事精详,然后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这种说法指的又是什么呢?
”
答:
“人们只是不知道至善就在我的心中,因而从外面的事物上去寻求;以为事事物物都有自己的定理,从而在事事物物中去寻求至善,所以使得求取至善的方式、方法变得支离决裂、错杂纷纭,而不知道求取至善有一个确定的方向。
如今既然知道至善就在我的心中,而不用向外面去寻求,这样意志就有了确定的方向,从而就没有支离决裂、错杂纷纭的弊病了。
没有支离决裂、错杂纷纭的困扰,那么心就不会妄动而能处于安静。
心不妄动而能安静,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从容不迫、闲暇安适从而安于目前的处境。
能够安于目前的处境,那么只要有一个念头产生,只要有对某事的感受出现,它是属于至善的呢?
还是非至善呢?
我心中的良知自然会以详细审视的本能对它进行精细的观察,因而能够达到虑事精详。
能够虑事精详,那么他的分辨就没有不精确的,他的处事就没有不恰当的,从而至善就能够得到了。
”
问:
“物体有根本和末梢,以前的儒家学者把显明德性当作根本,把使人民涤除污垢永作新人当作末梢,这两者是从内心修养和外部用功的相互对应的两个部分。
事情有开始和结束,以前的儒家学者把知道止于至善作为开始,把行为达到至善作为结束,这也是一件事情的首尾相顾、因果相承。
像您这种把新民作为亲民的说法,是否跟儒家学者有关本末终始的说法有些不一致呢?
”
答:
“有关事情开始与结束的说法,大致上是这样的。
就是把新民作为亲民,而说显明德性为本,亲爱人民为末,这种说法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不应当将本末分成两种事物。
树的根干称为本,树的枝梢称为末,它们只是一个物体,因此才称为本与末。
如果说是两种物体,那么既然是截然分开的两种物体,又怎么能说是相互关联的本和末呢?
使人民自新的意思既然与亲爱人民不同,那么显明德性的功夫自然与使人民自新为两件事了。
如果明白彰显光明的德性是为了亲爱人民,而亲爱人民才能彰显光明的德性,那么彰显德性和亲爱人民怎么能截然分开为两件事呢?
以前儒家学者的说法,是因为不明白明德与亲民本来是一件事,反而认为是两件事,因此虽然知道根本和末梢应当是一体的,却也不得不把它们区分为两种事物了。
”
问:
“从‘古代想使天下人都能发扬自己本具的光明德性的人’,直到‘首先要修正本身的行为’,按照先生您‘明德亲民’的说法去贯通,也能得到正确、圆满的理解。
现在我再斗胆请教您,从‘要想修正本身的行为’,直到‘增进自己的知识,在于能够析物穷理’,在这些修为的用功次第上又该如何具体地下功夫呢?
”
答:
“此处正是在详细说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功夫。
人们所说的身体、心灵、意念、知觉、事物,就是修身用功的条理之所在,虽然它们各有自己的内涵,而实际上说的只是一种东西。
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在现实中运用条理的功夫,虽然它们各有自己的名称,而实际上说的只是一件事情。
什么叫作身心的形体呢?
这是指身心起作用的功能而说的。
什么叫作身心的灵明呢?
这是指身心能作主宰的作用而说的。
什么叫作修身呢?
这里指的是要为善去恶的行为。
我们的身体能自动地去为善去恶吗?
必然是起主宰作用的灵明想为善去恶,然后起具体作用的形体才能够为善去恶。
所以希望修身的人,必须首先要摆正他的心。
然而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天生来都是善的,因此心的本体本来没有不正的。
那怎么用得着去作正心的功夫呢?
因为心的本体本来没有不正的,但是自从有意念产生之后,心中才有了不正的成分,所以凡是希望正心的人,必须在意念产生时去加以校正,若是产生一个善念,就像喜爱美色那样去真正喜欢它,若是产生一个恶念,就像厌恶极臭的东西那样去真正讨厌它,这样意念就没有不诚正的,而心也就可以得正了。
然而意念一经发动、产生,有的是善的,有的是恶的,若不及时明白区分它的善恶,就会将真假对错混淆起来,这样的话,虽然想使意念变得真实无妄,实际上也是不可能使它变为真实无妄的。
所以想使意念变得纯正的人,必须在致知上下功夫。
‘致’就是达到的意思,就像常说的‘丧致乎哀’的致字,《易经》中说到‘知至至之’,‘知至’就是知道了,‘至之’就是要达到。
所谓的‘致知’,并不是后来的儒家学者所说的扩充知识的意思,而是指的达到我心本具的良知。
这种良知,就是孟子说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的那种知性。
这种知是知非的知性,不需要思考,它就知道,不需要学习,它就能做到,因此我们称它为良知。
这是天命赋予的属性,这是我们心灵的本体,它就是自自然然灵昭明觉的那个主体。
凡是有意念产生的时候,我们心中的良知就没有不知道的。
它是善念呢,唯有我们心中的良知自然知道,它是不善念呢,也唯有我们心中的良知自然知道。
这是谁也无法给予他人的那种性体。
所以说,虽然小人造作不善的行为,甚至达到无恶不做的地步,但当他见到君子时,也会不自在地掩盖自己的恶行,并极力地表白自己做的善事,由此可以看到,就是小人的良知也具有不容许他埋没的特质。
今日若想辨别善恶以使意念变得真诚无妄,其关键唯在于按照良知的判断去行事而已。
为什么呢?
因为当一个善念产生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译文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