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课程标准.docx
- 文档编号:9196509
- 上传时间:2023-05-17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0.81KB
软件工程课程标准.docx
《软件工程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课程标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软件工程课程标准
《软件工程》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专业基本技术课
适用专业:
软件技术授课单位:
信息工程系
学时:
54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安静2009-7-9
学分:
3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王趾成、王东红2009-7-20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信息工程系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本技术课。
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软件项目开发各阶段的任务,掌握传统的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能够使用Rose、Viso等建模工具进行软件项目设计,按照标准规范地进行软件项目开发,在整个软件项目开发各阶段形成规范的文档,,并具备基本的软件项目管理能力。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积累软件项目开发经验,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起重要支撑作用。
本课程是一门较综合的课程,需要学生具有软件程序设计基础,其前导课程有《电路与电子学》、《VB.NET程序设计》、《access数据库技术》,后续课程有《项目综合开发》等。
本课程主要为软件设计、开发企业培养具有软件设计开发能力,了解软件项目开发规范,具备软件项目管理知识的实践型人才。
帮助学生进入该类企业,从事软件项目设计、开发、测试与维护奠定基础。
1.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在课程设计、建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下教育理念:
终身学习的教育观:
本课程要把学生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而教师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教师是本课程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
重视学生的学习权,使“教学”向“学习”转换。
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多元智能的学生观: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让学生再遭遇智慧关闭的经历,让学生多体验智慧开启经历,增强学生自信;高职学生具有形象思维的智能结构和类型,采取“做中学”的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因材施教,按学生自己的特点,学习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发掘学生潜能;把我们的教育从制造失败者的教育变成塑造成功者的教育。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教师是本课程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采取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的互动和动手实践,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从初学者到“技能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
过程导向的课程观:
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从软件项目开发技术职业工作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及安排教学顺序。
课程要回归社会职业,建设以岗位典型工作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课程,强调的是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
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顺序组织每一个知识点,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
能力本位的质量观:
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学习,学生在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从初学者到胜任软件项目设计、开发岗位人才的职业能力发展。
学生要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软件技术专业的“岗位人”和“职业人”,更要成为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和能参与中外合作的“国际人”。
学生不仅要获得就业实用的职业技能,更要获得内化的职业能力,在今后变动的职业生涯中有能力不断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3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座谈,了解企业需求,梳理岗位任务,构建适应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内容。
通过企业调研,深入了解软件开发企业的需求,分析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情境,摒弃传统的从结构设计角度学习本课程的方法,从软件项目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的角度将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若干学习情境,以完成岗位任务所需知识和能力选取教学内容,使其符合企业真实的工作程序、技术标准。
以行动导向组织实施教学。
课程教学遵循“计划、调研、设计、实施、测试、发布与维护”这一“行动”过程序列;在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根据该情境设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制定设计方案,实践操作,最终总结汇报形成成果,整个过程以学生动手“工作”为主要学习过程。
学生在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这一“工作”过程中,开展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将知识用于完成项目任务的“工作”,最后通过相互的成果展示和阶段评审达到知识的更新、职业能力的巩固和升华。
建立多元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突出过程与成果结合评价,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评价模式,包括课堂讲评、实践操作、阶段评审、成果展示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将课程考核与企业的岗位需求融合在一起,形成多元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2.课程目标
工作任务目标:
本课程主要为从事软件设计、开发企业培养具有软件设计开发能力,了解软件项目开发规范,具备软件项目管理知识的实践型人才。
根据岗位的需求,学生需要完成如下典型工作任务:
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客户调研与需求分析、软件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项目发布于维护。
2.2.1职业能力目标
能够按照规范的软件项目开发流程来设计、开发软件;
能够规范地编写软件项目开发各阶段的文档;
能够使用Project工具软件进行软件项目管理;
能够使用Rose或Viso等工具软件进行项目辅助设计;
能够准确地设计测试用例,进行软件项目测试;
能够规范地发布项目并制定合理的后期维护计划。
2.2.2知识目标
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掌握软件工程各个阶段的目的与任务;
掌握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
掌握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设计建模方法;
掌握软件测试的常用方法和选取测试用例的原则;
掌握软件发布的正规操作流程;
掌握软件后期维护的原则和方法。
2.2.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规范的系统设计、开发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岗位意识和岗位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求真务实、遵纪守时、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学习情境
工作任务
技能要求
参考学时
1
制定项目计划
1.可行性研究
2.编写软件项目计划
3.使用Project管理项目
1.能够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项目是否立项;
2.能够根据项目特点编写项目计划;
3.能够使用Project工具软件进行软件项目管理。
8
2
客户调研与需求分析
1.需求获取
2.建立需求分析模型
3.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4.需求验证
1.能够进行客户调研,获取需求;
2.能够使用Viso或Rose建模工具建立需求分析模型;
3.能够编写规范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10
3
软件设计
1.软件总体设计
2.软件详细设计:
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
1.能够使用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设计建模方法建立系统设计模型;
2.能够运用软件设计的原理及方法进行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
3.能够编写规范的软件设计文档。
10
4
项目实现
代码实现
1.能够根据项目需求选择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
2.能够形成良好的程序编写习惯;
12
5
项目测试
设计测试用例进行软件项目测试: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1.能够准确地设计测试用例,进行软件项目测试;
3.能够编写规范的软件测试文档。
8
6
项目发布与维护
生成项目发布文件
编写用户使用说明书
撰写用户培训材料
后期维护
1.能够生成项目发布文件;
2.能够编写便于用户操作的使用说明书;
3.能够正确阐述软件后期维护的原则和方法。
6
注:
本课程教学环节均在教学做一体的实训室完成,采用讲、仿、练、做方式。
4.课程实施
4.1教学条件
4.1.1软硬件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具有软件技术实训室、网络技术实训室,其中软件技术实训室分为软件技术实训一室和软件技术实训二室。
软件技术实训一室配备服务器1台、计算机80台及相关多媒体设备、VisualStdio、SQlServer、Oracle、MyEclipse等开发工具,主要面向生产性、仿真性中大型项目,培养学生软件项目综合开发的能力。
软件技术实训二室配备服务器1台、计算机80台及相关多媒体设备、VisualStdio、Java程序设计、SQlServer、DreamWeaver网页设计等开发工具,主要面向中小型实训项目,培养学生软件开发的基础编程和设计能力。
网络技术实训室配备服务器2台、计算机50台、路由器和交换机及相关多媒体设备,主要培养学生对Windows、Linux服务器环境的搭建、管理及Web开发项目的部署。
校内实训基地能够完成单一与综合实训,满足学生对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调试与维护各个环节的学习和训练。
通过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和系内网络硬盘,为学生提供常用的经典电子书籍、视频教程和专业网站,并将授课资料转换成电子材料,发布在网络硬盘,便于学生查找、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营造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环境,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组织技能大赛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长期开放实验实训室,建立师生、学生之间交流渠道,拓展学生学习资源,引导并支持学生参与诸如“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等技能比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4.1.2师资条件
本课程授课教师除了具备理论知识的讲授能力外,还应有一定的软件项目设计和开发经验,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2教学方法建议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在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法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创设职业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项目教学法
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项目为载体,将实际开发项目由教师作为一个项目任务引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进而获得项目成果。
通过项目教学法的使用,实现以项目带动教学,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加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配合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通过实际项目分析,设计若干学习情境,并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工作任务,确定任务名称、任务完成时间、任务目标及任务成果,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来驱动教学。
3.分组讨论法
依据项目规模和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组,在项目实施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要展开小组讨论,以解决当前问题和确定下一个工作步骤。
5.案例教学法
针对项目开发过程中关键技术的应用,以项目案例为教材,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学习氛围。
4.3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课程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且,课程评价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和改进的有利手段。
应建立多元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1.过程与目标结合评价,结合课堂提问、现场操作、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采分。
2.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3.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结合真实产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4.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4.4教材编写
4.1.1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4.1.2 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4.1.3 教材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采用递进和并列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会实际操作。
4.1.4 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作,同时要具有前瞻性。
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实际操作中应遵循的新知识及时纳入其中。
4.1.5 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1.6 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习资料资源:
教材选用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软件工程》,实训指导书选用自编教材,与项目开发需求匹配。
信息化教学资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营造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环境,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精品课程和软件技术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软件工程》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
软件技术授课单位:
信息工程系
学时:
54(20)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安静2010-7-9
学分:
3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王趾成、王东红2010-7-20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信息工程系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
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软件项目开发各阶段的任务,掌握传统的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能够使用Rose、Viso等建模工具进行软件项目设计,按照标准规范地进行软件项目开发,在整个软件项目开发各阶段形成规范的文档,,并具备基本的软件项目管理能力。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积累软件项目开发经验,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起重要支撑作用。
本课程是一门较综合的课程,需要学生具有软件程序设计基础,其前导课程有《电路与电子学》、《VB.NET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后续课程有《项目综合开发》等。
本课程主要为软件设计、开发企业培养具有软件设计开发能力,了解软件项目开发规范,具备软件项目管理知识的实践型人才。
帮助学生进入该类企业,从事软件项目设计、开发、测试与维护奠定基础。
1.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在课程设计、建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下教育理念:
终身学习的教育观:
本课程要把学生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而教师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教师是本课程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
重视学生的学习权,使“教学”向“学习”转换。
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
多元智能的学生观: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让学生再遭遇智慧关闭的经历,让学生多体验智慧开启经历,增强学生自信;高职学生具有形象思维的智能结构和类型,采取“做中学”的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因材施教,按学生自己的特点,学习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发掘学生潜能;把我们的教育从制造失败者的教育变成塑造成功者的教育。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教师是本课程学习情境的创设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采取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的互动和动手实践,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从初学者到“技能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
过程导向的课程观:
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从软件项目开发技术职业工作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及安排教学顺序。
课程要回归社会职业,建设以岗位典型工作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课程,强调的是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
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顺序组织每一个知识点,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
能力本位的质量观:
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学习,学生在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从初学者到胜任软件项目设计、开发岗位人才的职业能力发展。
学生要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软件技术专业的“岗位人”和“职业人”,更要成为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和能参与中外合作的“国际人”。
学生不仅要获得就业实用的职业技能,更要获得内化的职业能力,在今后变动的职业生涯中有能力不断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3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座谈,了解企业需求,梳理岗位任务,构建适应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内容。
通过企业调研,深入了解软件开发企业的需求,分析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情境,摒弃传统的从结构设计角度学习本课程的方法,从软件项目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的角度将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若干学习情境,以完成岗位任务所需知识和能力选取教学内容,使其符合企业真实的工作程序、技术标准。
以行动导向组织实施教学。
课程教学遵循“计划、调研、设计、实施、测试、发布与维护”这一“行动”过程序列;在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根据该情境设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制定设计方案,实践操作,最终总结汇报形成成果,整个过程以学生动手“工作”为主要学习过程。
学生在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这一“工作”过程中,开展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将知识用于完成项目任务的“工作”,最后通过相互的成果展示和阶段评审达到知识的更新、职业能力的巩固和升华。
建立多元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突出过程与成果结合评价,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评价模式,包括课堂讲评、实践操作、阶段评审、成果展示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将课程考核与企业的岗位需求融合在一起,形成多元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2.课程目标
工作任务目标:
本课程主要为从事软件设计、开发企业培养具有软件设计开发能力,了解软件项目开发规范,具备软件项目管理知识的实践型人才。
根据岗位的需求,学生需要完成如下典型工作任务:
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客户调研与需求分析、软件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项目发布于维护。
2.2.1职业能力目标
能够按照规范的软件项目开发流程来设计、开发软件;
能够规范地编写软件项目开发各阶段的文档;
能够使用Project工具软件进行软件项目管理;
能够使用Rose或Viso等工具软件进行项目辅助设计;
能够准确地设计测试用例,进行软件项目测试;
能够规范地发布项目并制定合理的后期维护计划。
2.2.2知识目标
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掌握软件工程各个阶段的目的与任务;
掌握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
掌握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设计建模方法;
掌握软件测试的常用方法和选取测试用例的原则;
掌握软件发布的正规操作流程;
掌握软件后期维护的原则和方法。
2.2.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规范的系统设计、开发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岗位意识和岗位适应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求真务实、遵纪守时、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学习情境
工作任务
技能要求
参考学时
1
制定项目计划
1.可行性研究
2.编写软件项目计划
3.使用Project管理项目
1.能够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项目是否立项;
2.能够根据项目特点编写项目计划;
3.能够使用Project工具软件进行软件项目管理。
8
2
客户调研与需求分析
1.需求获取
2.建立需求分析模型
3.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4.需求验证
1.能够进行客户调研,获取需求;
2.能够使用Viso或Rose建模工具建立需求分析模型;
3.能够编写规范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10
3
软件设计
1.软件总体设计
2.软件详细设计:
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
1.能够使用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设计建模方法建立系统设计模型;
2.能够运用软件设计的原理及方法进行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
3.能够编写规范的软件设计文档。
10
4
项目实现
代码实现
1.能够根据项目需求选择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
2.能够形成良好的程序编写习惯;
12
5
项目测试
设计测试用例进行软件项目测试: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1.能够准确地设计测试用例,进行软件项目测试;
3.能够编写规范的软件测试文档。
8
6
项目发布与维护
生成项目发布文件
编写用户使用说明书
撰写用户培训材料
后期维护
1.能够生成项目发布文件;
2.能够编写便于用户操作的使用说明书;
3.能够正确阐述软件后期维护的原则和方法。
6
注:
本课程教学环节均在教学做一体的实训室完成,采用讲、仿、练、做方式。
4.课程实施
4.1教学条件
4.1.1软硬件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具有软件技术实训室、网络技术实训室,其中软件技术实训室分为软件技术实训一室和软件技术实训二室。
软件技术实训一室配备服务器1台、计算机80台及相关多媒体设备、VisualStdio、SQlServer、Oracle、MyEclipse等开发工具,主要面向生产性、仿真性中大型项目,培养学生软件项目综合开发的能力。
软件技术实训二室配备服务器1台、计算机80台及相关多媒体设备、VisualStdio、Java程序设计、SQlServer、DreamWeaver网页设计等开发工具,主要面向中小型实训项目,培养学生软件开发的基础编程和设计能力。
网络技术实训室配备服务器2台、计算机50台、路由器和交换机及相关多媒体设备,主要培养学生对Windows、Linux服务器环境的搭建、管理及Web开发项目的部署。
校内实训基地能够完成单一与综合实训,满足学生对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调试与维护各个环节的学习和训练。
通过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和系内网络硬盘,为学生提供常用的经典电子书籍、视频教程和专业网站,并将授课资料转换成电子材料,发布在网络硬盘,便于学生查找、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营造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环境,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组织技能大赛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长期开放实验实训室,建立师生、学生之间交流渠道,拓展学生学习资源,引导并支持学生参与诸如“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等技能比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4.1.2师资条件
本课程授课教师除了具备理论知识的讲授能力外,还应有一定的软件项目设计和开发经验,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2教学方法建议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在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法
根据职业岗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软件工程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