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
- 文档编号:9456274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55.37KB
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
《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
第一篇总论
1概述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排水专项规划》(2012~2020)
1.1.2项目地点
内蒙古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
1.1.3主管单位
阿右旗建设局
1.1.4规划编制单位
陕西中晟规划计研究院
1.2项目背景
城市排水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强的特点。
城市“外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与排水系统陈旧落后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城市内涝的解决迫在眉睫,例如今年夏季发生在京津地区“7·21”暴雨内涝特灾害,暴露了我国城市排水设施普遍存在的“短板”。
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沿用现有的雨污合流制,仅在部分地段设雨水口,对很少的雨水径流进行收集排放。
雨水主要靠地面漫流散排、蒸发和下渗解决。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极端气候灾害的频发,城区遭受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例如今年镇城区“7·20”暴雨内涝灾害,拷问着城市排水系统的可靠性。
因此对城市管理者来说,编制整体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排水专项规划显得重要而紧迫。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为发展社会与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为人民创造一个舒适的宜居环境,旗政府已规划并启动对中心城区排水管网系统水进行全面的治理,因此,一个全面的、专业的排水专项规划也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2城镇概况
2.1地理位置
阿拉善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龙首山与合黎山褶皱带北麓,位居北纬38°38’~42°02’,东经99°44’~104°38’,东接阿拉善左旗、甘肃省民勤县,南邻甘肃省金昌、山丹、张掖、高台、临泽、金塔,西连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北与蒙古国接壤。
巴丹吉林镇位于旗域南偏西、东大山西侧,辖区与甘肃省民勤县相接,东至甘肃省民勤县169km,西南到甘肃山丹县90km。
曾为巴温苏木驻地。
1965年旗政府从雅布赖镇迁至此。
镇区东、南为重要的煤炭资源分布区。
已形成了以行政事业、商业、交通运输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为主,以煤炭、建材、轻纺、绒毛加工、酿酒等为辅的经济结构,目前是一个以消费性为主的城市。
巴丹吉林镇是阿拉善右旗的政治、文化生活服务中心。
现有城市人口1.14万人,流动人口0.36万人。
其中非农人口0.97万人。
城市建成区面积4.0平方公里。
2.2自然条件
2.2.1气象
规划区属暖温带荒漠干旱区,为典型的干燥大陆性气候特征。
四季分明,平均气温8.4℃,1月平均气温-7.8℃,7月平均气温25.4℃。
无霜期150天。
年平均降水量11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390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3104.6小时,日照百分率70%。
年平均大风78天。
2.2.2地形地貌
阿右旗平均海拔1200~1400米。
南、西南部有龙首山脉、合黎山,中部有雅布赖山山脉,西北部为巴丹吉林沙漠,在山地与沙漠之间有戈壁、丘陵、滩涂纵横交错。
巴丹吉林镇位于旗域南偏西、东大山西侧,中心城区地势平坦,整体呈东北高、西南低。
2.2.3水文地质
阿右旗地处阿拉善台块的南沿与祁连山地槽的结合部(即祁吕山字型构造体系的脊南端)。
在漫长的地质时代中,受到各种构造地质营力作用,但在中生代以前很少受海漫,故基本处于陆相隆起状态,使前古生代地层大部分缺失,到了中生代由于古气候变得湿热多雨,区内低洼地带大量积水,形成众多湖泊,同时,外营力作用将大量的碎屑物质源源不断地搬运,堆积于各湖泊中,在长期的堆积作用下,形成了大面积、几十至几百米不等厚度的红色陆相碎屑岩地层。
随着古气候的日趋于旱,地面缓慢上升及新构造运动的隆起、断陷,大部分湖泊干枯,红色堆积物露出地面,形成了盆地和准平原,逐渐构成了阿右旗现代地貌形态的基础轮廊。
进入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以来,地壳的不断上升,气候更加干燥,加之西北风盛行,故外营力对地面的剥蚀作用为之加剧。
造成了大片的石质戈壁(石漠)、红色细土戈壁和沙丘地的荒漠景观。
第四纪堆积物,除湖水盆地和雅布赖槽地因断裂凹陷接受了较厚的堆积外,其余大部分地区零散分布,其厚度不超过5米。
由于上述区域地质特点和气候变迁,决定了阿右旗地下水量小、质差的特定水文地质条件。
2.3社会经济
巴丹吉林镇是阿拉善右旗的政治、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
2.4城市规划要点
2.4.1阿右旗巴丹吉林镇总体规划
根据《阿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总体规划(2005~2020)》(额肯呼都格镇现改名为巴丹吉林镇),规划要点汇总如下:
2.4.1.1城市性质:
是阿拉善右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以资源型加工工业为主、商贸繁荣的边境旅游小城市。
2.4.1.2城市发展规模:
(1)、现状人口与用地:
2004底年巴丹吉林镇常住人口1.14万人,流动人口0.36万人。
建设用地4.0平方公里。
现状人均建设用地为351m²/人。
(2)、规模预测巴丹吉林镇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0年):
2.3万人。
远期(2020年):
3.7万人。
用地规模为:
近期4.6平方公里,远期6.0平方公里。
2.4.1.3城市发展方向
根据用地现状和建设“门槛”,确定城市发展用地为:
西靠、东限、南填、北备。
(1)、西靠:
城市西侧过境环路交通量较大,规划以防护林带和植物园予以隔离,避免过境交通穿越城市。
(2)、东限:
东面距东大山只有lKm左右,规划将东环路以西做为发展用地的东界线(路东做为防护林地)。
避免城市受过境交通的切割。
(3)、南填:
南面填充补齐到光明嘎查。
光明嘎查以南有冲沟,且地势相对较低,不宜建设。
规划作为城市的排水用地和防护绿地。
(4)、北备:
北侧地势较平坦,距固化沙漠4公里,规划期内路南作为过境交通服务带。
远景北环路可继续北移,作为城市发展的备用地。
2.4.1.4给水工程规划
(1)、给水工程设施现状分析与评价
巴丹吉林镇平均日用水量800—1000m3,冬季800m3,,夏季最高日达2000m3,供水普及率100%。
主要是生活用水,工业及其它用水极少,巴丹吉林镇人均平均日综合用水量为64.6升/人·日,人均最高日综合用水量为162升/人·日。
现城市给水管网基本敷设到建成区,干管200-250mm,支管150-100mm。
给水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供水压力不足,现只能满足四层建筑的需求。
2)、给水管网系统不够完善,未全部形成环状供水网络,保障性低。
3)、供水量不足,满足不了远期发展的需要。
(2)、给水工程规划
1)、给水原则
根据现有水源的水质状况,采取分质供水、分质计价的方案,现有的金昌水源供水系统业已形成,继续作为居民生活用水的供水系统;工业、市政、建筑、消防、绿化用水采用南板洼水源地供水,就地取材,节约运营资金,可有效持续发展。
2)、水源
生活用水仍采用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宁远乡西坡村引水工程,现给水能力为4000吨/日,为确保巴丹吉林镇生活用水,近期抓紧设施金昌引水二期工程。
其它用水采用南板洼水源地供水,开采量为4834立方米/日。
3)、用水量预测
①、总用水量:
按《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阿拉善右旗属三类地区,城市综合用水量指标为238-365L/人.日;而巴丹吉林镇现状平均日综合用水量仅64.6升/人.日.根据该规范“各城市工业结构及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应结合现状用水量,不能盲目照搬”的标注,参照金昌市用水现状,巴丹吉林镇近期综合用水量标准取160升/人.日,远期210升/人.日。
则城市总用水量为:
近期为3680立方米/日,远期7780立方米/日。
现有的两水源满足远期供水需求。
②、生活用水量:
按《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平均日生活用水量定额为70-110L/人.日。
以城市总体规划人口为计算依据,结合用水现状,用水标准采用近期80升/人.日,远期90升/人.日,给水普及率100%,则近期居民生活用水量为近期2200立方米/日,远期3885立方米/日。
除住宅用地外,其它用地全部采用分质供水系统,其中,生活用水平均按15升/人.日(主要为从业人员饮用水),共计生活用水量为3885立方米/日。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宁远乡西坡村引水工程和现有的供水能力可以满足城市远期的需求。
③、其它用水量=总用水量-生活用水量,近期1500立方米/日;远期4400立方米/日。
包括市政用水(街道保洁、绿化浇水、汽车冲洗等)、建筑用水、一般性工业仓储用水、公共设施卫生用水等。
现有的两水源可满足巴丹吉林镇远期用水的需要。
4)、调节构筑物
规划在现有高位水池处再建2座高位水池,容量共4500立方米,用于南板洼水源地供水设施。
这样可存储平均日富裕水量,提高用水保证率。
5)、城市给水管网布局规划
生活给水管网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连通管,形成环状加树枝状管网系统,保障供水安全性;综合考虑给水管道与其它各类管线之间的协调关系,合理布置;规划给水管径100毫米-250毫米之间,沿主要道路敷设。
2.4.1.5排水规划
巴丹吉林镇污水排放系统基本形成,由东北向西南排放。
主干管径600~800mm;支管200~400mm。
(1)、排水体制
阿拉善右旗年均降雨量仅为113.6mm,而蒸发量高达3937.4mm。
加之沙漠地质的下渗能力极强,径流系数小,硬化路面积所占比例较小,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很少,根据这一情况,只设污水排放系统,不设雨水管道。
适当加大污水管道管径,在适当地点设雨水口,对很少的雨水径流进行收集排放。
雨水主要靠蒸发和下渗解决。
排水仍沿用现有的雨污合流制。
(2)、水量预测
城市污水总量根据城市用水量乘纳污系数计算,纳污系数近期采用0.8,远期采用0.85。
则城市污水总排放量近期为0.3万吨/日,远期为0.7万吨/日。
(3)、污水处理
巴丹吉林镇用地开阔,土地价格较低,适宜采用稳定塘污水处理方式。
稳定塘容量按平均日污水量计,稳定塘占地15ha。
(4)、管网规划
现有基础上,填充补齐,与新建道路同步实施。
因巴丹吉林镇水资源缺乏,在此不得建设大用水量的工业项目。
(5)、中水:
巴丹吉林镇水资源非常缺乏,故可考虑部分污水进行中水回用,主要是居民生活污水,以达到再利用,节约用水的目的。
其中近期中水回用量约为900吨/日。
远期中水回用量约为2000吨/日。
3规划依据
3.1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3.2政府文件
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1);
2.《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设部,2002);
3.3国家规范和标准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138-2000);
3.《室外给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013-2006);
4.《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6.《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
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J8978-96);
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1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B3082-1999);
13.《防洪标准》GB50201-94。
3.4县政府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
1.《阿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总体规划(2005~2020)》(额肯呼都格镇现改名为巴丹吉林镇);
2.《阿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总体规划-道路规划(2003-2020)年》(额肯呼都格镇现改名为巴丹吉林镇);
3.阿右旗巴丹吉林镇1:
10000地形图。
第二篇排水规划
1规划原则及规划目标
1.1规划编制原则
本次排水规划依据以下原则进行编制:
(1)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排水规划应与总体规划相一致,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满足城镇总体布局的要求,并与城镇防洪、供水、供电、环境保护等专业规划衔接;同时还应符合国家和自治区颁布的环保、卫生、供水、供电、劳动保护等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
(2)与城镇经济发展相协调
城镇排水工程规划应以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保证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水质和改善水环境为目标,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
(3)坚持全面规划的方针
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置,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及“开源节流并重”的方针进行规划,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协调各方关系,减少污染。
(4)与科技发展同步
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对排水工程的影响,提高排水工程的科技含量,以节省资金,提高效率。
(5)近远期结合
城镇排水规划应近、远期结合,以近中期为主。
对现有排水系统要尽可能掌握准确、详尽的资料,提出合理的改造完善办法。
(6)节省能源
布置排水管网,应采用合理的排水体制,考虑节约能源。
雨水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多点分散排放的原则,充分利用保留水体的调蓄作用,减小排渍泵站规模;在保证污水收集的同时,优化管径和埋深,尽量不设或少设污水提升泵站,减少管网投资和运行成本。
(7)合理确定设计参数及规模
排水规划应综合现况和城镇发展情况,对城镇排水量进行科学预测,合理确定污水处理的规模;根据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城镇的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周边环境状况,合理确定排水系统各设计参数,合理确定排渍泵站的数量及规模。
(8)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充分掌握和分析现状资料,尽量利用和发挥原有排水设施的作用,使新规划的排水系统与原有排水系统有机结合。
(9)运用系统工程原理优化整体方案
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进行排水系统的优化分析,确定合理、有效、经济的排水系统,力求整体最优,局部服从整体。
确保城镇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10)投资和运行最经济
因地制宜根据客观实际,在保证排水设施运行可靠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节省工程投资、节省用地、节省能源、降低运行成本的规划方案,追求最好的性价比。
1.2排水规划目标
1.2.1近中期:
规划区内按照合流制建设排水系统。
管网率覆盖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污水处理达到二级处理深度;建成区在设计重现期内暴雨时,不发生内涝及渍水。
1.2.2远期:
规划区内按照截流式合流制建设排水系统。
规划末期,管网覆盖率达到100%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
2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
2.1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与总体规划年限一致:
近期:
2012年-2015年
远期:
2016年-2020年
2.2排水规划范围
依据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双方签订的规划合同,本次排水专项规划范围为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的全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共6.0km2。
3排水现状
3.1污水排放和处理现状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城城区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局部街道布置雨水口收集雨水,大部分道路无排水管道或者布置排污管道但没有布置雨水口,导致雨季局部地段内涝时有发生。
目前,在城区西南设一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能力4000立方米/日。
3.2污水排放现状分析
城区内污水排放存在有以下几个问题:
(1)排水系统不健全,只有老城区敷设了部分排水管道,且排水管网建设标准偏低、渠道尺寸偏小,导致排水不畅,另外还有很多地方尚处于无组织排水状况;
(2)管材较差、污水渗漏严重;
(3)污水收集系统缺乏系统完整的规划。
3.3雨水排放及城镇防洪现状
3.3.1水系分析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地处内陆沙漠边缘,区域内无地表径流水系。
雨季行洪形成的沟道主要分布于城区的东侧和南侧,洪水由东北向西南排放。
现有防洪设施由东部和北部防洪堤及排洪渠构成。
3.3.2雨水排放现状
在规划区范围内,目前基本没有独立的雨水收集系统,属于雨污合流系统,局部街道布置雨水口收集雨水,雨季局部地段易形成内涝。
3.3.3防洪排渍现状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城区地势自东向西倾斜,自南向北抬升。
城区东侧和北侧修建了排洪渠、防洪堤,但标准低,防洪能力较差。
中心城区排涝设施薄弱,仅修建了几条排污管道,其功能为既排雨水又排污水,如遇雨季暴雨来袭,城内雨水排除困难,再加上局部管内淤积严重,水流不畅,每遇暴雨洪水,内涝成灾。
3.3.4雨水排放系统和防洪排涝系统存在的问题
(1)雨水排水系统仍然以散排为主,无法满足城镇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2)已建成的雨水排放管渠没有经过统一规划设计,无法满足快速排除城区雨水的需要;
(3)已建成的雨水排放管渠全部都是雨污合流,雨季污水雨水溢流,易造成环境污染。
4排水体制
4.1排水体制的分类
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径流采取的汇集方式,称为排水体制。
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类型。
4.1.1分流制排水系统
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径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排水管渠系统来汇集和输送时,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
排除生活污水、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的系统称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雨水排水系统。
分流制系统又分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两种排水系统。
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具有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
而不完全分流制只有污水排水系统,未建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沿天然地面、街道边沟、水渠等原有渠道系统排泄,或者为了补充原有渠道系统输水能力的不足而修建部分雨水管道,待城市进一步发展再修建雨水排水系统转变成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4.1.2合流制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分为直泄式合流制和截流式合流制。
直泄式合流制是将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水体,由于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使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
截流式合流制是在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污干管,同时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置截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厂。
晴天和初降雨时所有污水都排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随着降雨量的增加,雨水径流也增加,当混合污水的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就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
4.2排水体制的选择
排水体制的选择是一项既复杂又重要的工作,应根据城市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情况、原有排水设施、水量、水质、地形、气候和水体情况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
合理选择排水体制,关系到整个排水系统是否实用,能否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也影响排水工程的总投资、初期投资和经营费用。
对于目前常用的分流制和截流式合流制的分析比较,可从下列几方面比较。
4.2.1环境保护方面
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同时汇集了部分雨水输送到污水厂处理,特别是较脏的初期雨水,带有较多的悬浮物,其污染程度有时接近于生活污水,这对保护水体是有利的。
但另一方面,暴雨时通过溢流井将部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泄入水体,周期性的给水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有时甚至达到不能忍受的程度。
分流制可以把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水体环境的污染能控制到最低,但不足的是降雨初期的收到严重污染地表径流不能被收集处理,对水体环境还是具有一定的污染。
一般情况下,研究表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对保护环境卫生、防止水体污染而言不如分流制排水系统。
4.2.2基建投资方面
完全的合流制在降水丰沛的南方地区,将大大增加主干管管径和污水处理厂的规模。
截流式合流制的优点是造价比分流制要低,据国内外有的经验认为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道的造价比完全分流制一般要低20%~40%,可是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厂却比分流制的造价要高。
4.2.3维护管理方面
合流制排水管渠可利用雨天剧增的流量来冲刷管渠中的沉积物,维护管理较简单,可降低管渠的维护管理费用。
但对于泵站与污水处理厂,由于设备容量大,晴天和雨水进入污水厂的水量、水质变化大,从而使泵站与污水厂的运行管理复杂,增加运行费用。
分流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水质变化比合流制小,利于污水处理、运行和管理费用。
4.2.4施工方面
合流制管线单一,减少与其他地下管线、构筑物的交叉,管渠施工较简单。
4.3排水体制的确定
排水体制的确定以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城区的气候、地形地势、城镇环境现状及城镇发展要求的大局为前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从环境保护方面考虑,分流制在环境保护方面优于合流制,但分流制也存在初期雨水污染的问题,因此,如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必须采用恰当措施解决初期雨水污染的问题。
(2)建设施工难度和资金筹措方面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年降水量约120毫米,且远期居住人口有限,排污量小,采用雨污合流制既满足排污要求,节约管网建设投资,也避免雨污分流改造带来的大挖大建。
所以雨污合流较经济合理。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城的排水体制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
4.4截流倍数的确定
4.4.1本规划区考虑截流倍数的原因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中心城区,建筑密度大,路网复杂,而且大部分居民住房都是依排水沟而建,甚至有的房子直接建在排水暗涵之上,如要采用合流制,这就需要考虑与降雨径流受地表污染程度以及地表水应达到的水质目标控制值有关的截流倍数。
根据许多大中城市环境监测资料数据显示,建成区初期降雨的多项污染物浓度指标都远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所以将初期雨水收集起来与污水一并处理后,再排入水体,可使得水体避免因初期雨水而造成的污染;而且有其他数据资料显示,降雨经过一定的历程后(大约10分钟后),径流中的污染物浓度便趋于一个稳定的低值,显然,初期雨水集中了城区地表的大部分污染物,所以截流一定量的地表径流,经过处理后排入环境水体是合适的。
4.4.2推荐使用的截流倍数
截流倍数的确定,是依据经济条件和环境要求的合理性,截流倍数越大,其环境污染的程度越轻,而相应的截流管基建投资越大。
因此,截流倍数的确定需兼顾经济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
由于本规划区域各片管网的建设程度不一,因此应从建设施工难度和资金筹措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截流倍数的取值。
根据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城的实际发展状况,规划截污系统的截流倍数取1~2。
5污水处理系统规划
5.1污水去向
巴丹吉林镇现有一座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位于城区西南省道北侧,纳污范围为整个城区。
采用二级氧化塘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尾水达标后将来可用于城郊防护林浇灌以及城区市政绿化用水。
5.2污水处理厂厂址
污水处理厂选址考虑了以下几项原则:
(1)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结合地形、功能分区、道路等因素,满足发展的方向,尽可能做到近远期建设相结合;
(2)离人口稠密区较远,又离城区过远,以减少输水设施投资和节省运行费用,尽可能与城市排水管道系统布局相配套;
(3)不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4)选用土地价值低的地区,尽量少占或不占良田;
(5)选用地势利于重力流输水,避开洪水淹没区,考虑防洪要求;
(6)供电供水方便;
(7)工程地质条件基本符合要求。
5.3污水处理规模
5.3.1生活污水量
生活污用水量规模计算采用城市单位人口生活用水量指标法。
城市单位人口生活用水量指标法是根据规划人口数,综合考虑预测期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用水的影响因素预测各年的用水量。
根据《阿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总体规划(2005~2020)》(额肯呼都格镇现改名为巴丹吉林镇),近中期人口规模为2.3万人,远期人口规模为3.7万人。
下面以此作为生活污水量预测的依据人口数量。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总用水量:
按《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阿拉善右旗属三类地区,城市综合用水量指标为238-365L/人.日;而额肯呼都格镇现状平均日综合用水量仅64.6升/人.日.根据该规范“各城市工业结构及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应结合现状用水量,不能盲目照搬”的标注,参照金昌市用水现状,额肯呼都格镇近期综合用水量标准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水 专项规划 说明书